由于感染新冠的人数过多,这种病症一时得不到解决,不少人必须依靠肺部辅助呼吸机才能完成呼吸

这让人不禁想起了在上世纪的一段历史,该事件是什么呢?

充斥着“铁桶”的病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世纪50年代在世界各地曾流行过脊髓灰质炎,这种疾病通常会感染免疫能力低下的儿童。

疫苗未问世之前,儿童一旦患上这种疾病,等待他们的往往是死亡

保罗·亚历山大是一个意外,他没有像其他儿童那样死去,而是继续顽强生活了70年

绘画中的保罗·亚历山大

无法自由呼吸的这70年里,停电就意味着死亡,但他的经历却激励了不少受到生活挫折的人们。

当年的脊髓灰质炎大流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保罗·亚历山大遭遇了怎样的变化?他又是怎样活下来的?为什么他成为了幸运的极少数

本文将从脊髓灰质炎流行病史、“铁肺”呼吸机这两段历史来介绍保罗·亚历山大,他一生无法自主呼吸,被困“铁桶”成为铁肺人70年,停电就意味着死亡,他又是如何克服这份恐惧的?

“铁肺”:第一个代替人体器官的机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死神选中的男孩

故事发生在1952年的夏天,德克萨斯州每天温度都在38℃左右,这般炎热的日子,就连酒吧都关闭了。

但这对于天性爱玩的男孩又算得上什么呢?七月的达拉斯郊区因炎热显得十分安静,一名叫保罗·亚历山大的6岁男孩却仍然乐在其中

当他决定回家休息时,问题便出现了。

小时候的保罗·亚历山大

刚回家不久的亚历山大感到了头疼,随后是脖子,疼痛让他顾不上礼仪,他直接将沾满泥土的鞋子扔在了一旁。

随后倒在自己的床铺上,他的母亲收拾完后发现了高烧的亚历山大。

在接下来的几天,亚历山大的病情不断恶化。期间他的家庭医生经过简单诊断,判定他患上了脊髓灰质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儿麻痹症

这种病症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有过一段时间的大流行,通常经由粪便污染物传播,简单来讲就是卫生条件差,便容易患上这种病。

脊髓灰质炎传播广泛,是一种急性传染病

另外,脊髓灰质炎的传染性也很强,并且在温带气候的地区中有很强的爆发周期

只要病毒留存在粪便、唾液中就可能会进行传播,美国当时的许多儿童都中过招,部分地区的医院甚至都接诊不过来。

因此家庭医生建议亚历山大留在家中照顾,也许这样还有更多的医治机会

但后来亚历山大就连最简单的说话和吞咽动作都无法进行,病情也越发严重,亚历山大的家人将他紧急送往了帕克兰医院,因为这里有专门的小儿麻痹症病房

小儿麻痹症的专用病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一系列的紧急抢救,亚历山大的命算是保住了。

三天后当他醒来,亚历山大发现自己被困在了一个铁桶中,而这正是当时最有效的治疗手段,“铁肺”负压呼吸机

这还不是最惨的事情,最惨的是接下来的18个月里,医生为了保持他的呼吸状态不得已进行了气管切放手术,如果不能进行及时的痰液清理,亚历山大很可能会死于痰液引起的窒息

由于无法说话,他只能进行简单的面部表情交流,不过这对其他刚认识的孩子来讲却是十分残酷的。

只能用面部表情进行沟通交流

“钢铁斗士”

小儿麻痹症在当时的死亡率非常高,就算帕克兰医院有较为先进的呼吸机也不例外。

许多和亚历山大刚认识不久的孩子都因感染和其他问题死去,因此对他而言,每天面临最多的事情便是同龄人的去世,被困在铁肺里的亚历山大同样也遭受着随时出现的死亡威胁

脊髓灰质炎多发生于6岁以下的儿童

这里简单地说一下“铁肺”呼吸机的工作原理,这种负压呼吸机外形看似铁桶,能够将人完全包裹住,只留出头部,身体的其余部分被密封在气缸中。

为了辅助患者呼吸,气缸内的气体会进行少量的抽取,以形成一种轻微的真空状态,这时气缸内的气压变化便能够帮助患者进行呼吸

整个呼吸装置必须依赖电力才能运作,如果一旦停电,无疑会对使用者造成致命打击

“铁肺”工作原理示意图

由于小儿麻痹症中的脊髓灰质炎病毒会优先破坏脊髓、脑干以及大脑运动皮层中的神经

这就导致大部分患者会出现肌肉无力、吞咽困难、肌肉疼痛,最后就连帮助呼吸的横膈肌也会失效,自主呼吸由此成为了一种奢望

治疗中的患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亚历山大并没有因此被击倒,在他后来的回忆中表示,最初支撑他活下去的那份信念是来自医生的“不”

在医院他每天听得最多的就是:“那个孩子活不下去了,就这么让他走吧。”生与死之间的徘徊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他幼小的心灵,这也让他有着比同龄人对生命更高的认知

这份信念支撑着亚历山大最初的那几年,以至于后来他依靠着这份信念完成了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

病房里笨重又巨大的“铁肺”

到了1954年,这时亚历山大已经8岁,他的母亲接受了一位物理治疗师的帮助。

这位治疗师主要致力于美国的脊髓灰质炎根除机构,也正是他向亚历山大传授了一种新式的呼吸方法,舌咽呼吸

这种呼吸方式通过挤压舌头强迫喉咙打开,将空气灌送进咽喉部,闭合嘴部时,喉咙肌肉将空气压入肺部

尽管这种呼吸方式实际操作起来非常困难,但它还是给亚历山大提供了一种可行性,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训练,才使得他后来可以脱离呼吸机进行几小时的活动。

无所畏惧,勇敢抗争的保罗

不过亚历山大仍不满足于当下的现状,他向父母表示自己渴望学习新知识

在他的诉说之下,亚历山大开始了自己的求学之路

到了1967年21岁的他从学校的高中毕业,并且成绩十分优秀,除了生物学是B以外,其他学科全部为A

后来亚历山大开始对法律学感兴趣,从学校毕业后的他选择报读法律专业,后来还继续攻读法律研究生学位

年轻时的保罗

在这期间,他用嘴叼着笔在纸上做笔记,有时候需要记录的内容太多,他便一次又一次地阅读,并在自己的大脑中留下记忆。

除此之外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画画,练习书写,可以说正常人能做的事情,亚历山大即使躺在铁桶里都做到了。

如此励志的故事自然也就成为了当地的新闻头条,至少在上世纪80年代初,亚历山大成为了新闻头条

阅读中的保罗

成为精神的图腾

完成自己的学业后,亚历山大获得了律师执业证,并且还有许多客户,同时他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保罗·亚历山大名利双收,做到了许多普通人都难以到达的境界。

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的萎缩,曾经的舌咽呼吸法也很难再帮助他脱离铁肺进行活动,年过60的亚历山大又重新回到了那个狭小空间内。

性格乐观的保罗依旧没有被此打倒

另一方面,由于自己无法再利用舌咽呼吸,因此停电带来的问题将是亚历山大此后生存的最大威胁

不过他本人依旧很乐观,毕竟也活了这么几十年该有的、能做的都完成了,剩下的只有安享晚年

尽管现在有较为先进的呼吸机,而这种传统呼吸机也早已被淘汰生产,就连维护起来也十分困难。

不过亚历山大并没有接受新型的呼吸机救助,他表示自己已经习惯了这种铁肺呼吸的方式,并且当人们靠近触摸机器时,他也能感受到那份温暖

现在的亚历山大通过网络传播着自己的事迹,他也希望自己的这份经历能够激励人们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回到“铁肺”里使用电脑的保罗

就是这样一段经历造就了他传奇的一生,生命的奇迹在他身上完美地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