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历了上海、长春汽车工业接连停摆,4月中国车市可以说是哀鸿遍野,集体腰斩。而作为目前唯一公布的单月销量过10万辆的汽车品牌,比亚迪俨然已经成为众人心目中“无冕之王”。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根据重点企业上报的周报数据推算,2022年4月,汽车行业销量预计完成117.1万辆,环比下降47.6%,同比下降48.1%;2022年1-4月,销量预计完成768万辆,同比下降12.3%。

一边是竞争对手深陷困境,往日排名靠前的南北大众、一汽丰田以及长安、吉利、长城等品牌都受疫情影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销量下滑;另一边则是比亚迪“孤注一掷”后的强势发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宣布正式停产燃油车后,比亚迪将所有产能聚焦于新能源板块,官方数据显示,比亚迪4月累计销量继续突破10万辆大关,达到105,475辆,同比增长136.5%。今年1-4月,比亚迪累计销量已经达到了38.8万辆,同比增长达到395%。

甚至还有内部文件显示,目前比亚迪在排产未交付的订单已经达到40万辆,让人艳羡。

此前,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直播连线中也表示,“今年,比亚迪或将坐二望一。”这样的评价,可以说是对比亚迪的高度肯定。

比亚迪为何能够一骑绝尘?

多年深耕新能源市场的品牌认知、技术积淀等优势,毫无疑问是比亚迪销量能够逆势持续上涨的最主要原因。

作为全球唯一一家掌握新能源三电核心技术的公司,比亚迪不仅拥有独一无二的技术优势,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做到竞品车型望尘莫及的成本控制。 而DM-i超级混动系统是比亚迪目前最强大的武器。

众所周知,早在2018年,国内车企就开始陆续推出插电混动车型,但一直没能真正普及。 最直接的原因是,同一款车型衍生的混动和插混车型的定价都会比燃油车型更高。 所以尽管插电混动在当时拥有可以上绿牌、无续航焦虑、节能又省钱等等优势,也没能搅动新能源市场的“水花”。

而比亚迪DM-i车型之所以能够火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打出了“插混与燃油同价”的招牌,很快就让插电混动在新能源汽车板块异军突起根据比亚迪一线销售人员透露,目前DM-i全系产品的提车周期至少需要4个月。

尽管,目前包括长城、吉利、传祺和奇瑞等头部中国品牌也都推出了各自的混动品牌,技术上也都各有千秋,但仅就成本控制一项,还是能让比亚迪DM-i在众多插混车型中成为最佳选择。 数据显示,比亚迪4月销量中,插电混动版车型销量为48,072辆,占比高达45.6%。

而除了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优势,全产业链布局恐怕也是比亚迪能够在4月不受大环境干扰的重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知道,长三角地区是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聚集地,此前有媒体统计,在2021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名单中,长三角共有38家企业入榜。

所以上海疫情后,连带的工厂停产、物流停运问题,影响才会如此深远。 包括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华为消费者业务CEO、智能汽车BU CEO余承东都先后表达过“如果上海及其周边供应链企业不能复工复产,5月所有整车厂都将面临停工停产 ”的担忧。

但比亚迪显然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这很大程度得益于比亚迪的区域布局能力。 资料显示,比亚迪目前已经在全球设立了30多个工业园,实现了全球六大洲布局,涉及电子、汽车、新能源、轨道交通等多领域,最重要的是实现了全产业链自研。 目前比亚迪的大部分零件都能够实现自给自足。

可以说,比亚迪销量的跃升和体量的庞大,是顺应天时、地利、人和的必然结果。

快速发展背后也面临诸多课题

总的来看,比亚迪全产业发展的技术能力,不仅让其在长三角供应链断裂的情况下独善其身,更重要的是,依托技术和供应链优势,进一步降低成本,从而拿下更有竞争力的定价。 如无意外,随着规模效应的发展,未来比亚迪的成本优势会越来越明显。

但现在,比亚迪的成本优势还未实现。 销量的跃升更多来自于为了抢占市场而定下的激进价格策略,财报已经足以说明问题。

4月27日,比亚迪发布的2022年Q1财报显示: 今年第一季度,比亚迪营业收入达668.3亿元,同比增长63.02%; 净利润达8.08亿元,同比增幅达240.59%。

虽然营收不断上涨,但比亚迪一直以来被质疑的盈利能力弱的情况依然没有好转, “卖得多、赚得少”的问题亟待解决。 据测算,比亚迪今年第一季度的销量为284737辆,单车净利润仅为480元至1510元,毛利率为15.6%。

最具冲击力的对比对象是特斯拉,数据显示,特斯拉Q1单车利润高达1.07万美元,毛利率高达32.9%。

对比之下,比亚迪的赚钱能力确实有待提高。 官方解释原因主要是成本端上游原材料的上涨。 但实际上,近年来巨额的研发投入、激进的定价策略、全国各地扩大产能的建厂投入,都在某种程度上拉低了比亚迪的盈利水平。

不过好在,这些都是长期投入。 同时,比亚迪在进入2022年后,也宣布了诸多措施来补齐短板。比 如在4月3日,比亚迪宣布从2022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ALL IN新能源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比如,为了强化智能化水平,比亚迪自今年2月开始,陆续与百度、英伟达、地平线等科技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今年2月,比亚迪宣布百度成为其智能驾驶技术供应商,百度将向比亚迪提供行泊一体的ANP智驾产品与人机共驾地图; 3月底,比亚迪宣布与英伟达在智能驾驶技术方面达成合作,从2023年上半年起,比亚迪将在部分新能源汽车上搭载英伟达DRIVE Hyperion平台; 4月,比亚迪与地平线正式宣布达成定点合作,未来将在其部分车型上搭载地平线高性能、大算力自动驾驶芯片征程5。

与智能化同步推进的还有高端化品牌,今年比亚迪将力推腾势参数图片)以及一个全新高端新能源品牌,从品牌、产品到销售服务网络、运营团队都将是独立运作。

同时,为了招揽更多人才,比亚迪还在4月22日发布了员工持股计划,宣布将以18亿-18.5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不超过300元/股,回购的股份将全部用于实施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参与持股计划的总人数不超过12000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员工持股计划受让价格为0元/股,即参与对象无需出资,即可分享比亚迪总价值18亿-18.5亿元的股票。

这是对员工最实在的嘉奖,以此可以看出,比亚迪开始重视员工培养和人才引进,这将从根本 上强化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结语

作为公认的“国内新能源汽车引领者”,比亚迪的市场表现总能不断创造惊喜,这在资本市场也已体 现无疑。

早在2003年选择跨界造车的时候,比亚迪创始人、董事长 王传福就表示 : 不考虑利润最高、回报率最高的方向,而是首先进入一个解决社会问题的大市场,然后利用技术和成本优势,成为新产业的参与者、领先者和创新者。

“企业家要善于在解决社会问题中发展自己,让自己和社会双 赢。 ” 在他 的领导下,比亚迪建立了自己的风格: 崇尚技术,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创新解决问题,以及坚持。

在他看 来,新能源车就是一条“大鱼”。10年前,没人相信电动车时,我们就开始“养”,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我们坚持、不放弃,因为我们认为中国有石油安全、空气清洁、气候变暖这三大问题必须直面。“在这场变革中,一定是快鱼吃慢鱼,绝不是大鱼吃小鱼。”

所以,我们看到比亚迪宣布停产燃油车,做最快ALL IN新能源的整车厂;我们看到比亚迪从去年8月开始就是全国新建大型生产基地以保证产能供应,并称预计到2023年,将拥有9大整车基地,覆盖深圳、西安、长沙、常州、济南、合肥等地,规划产能达 到365万辆。

从这个 意义上说 , 王 传福和他带领的比亚迪,值得当下的市场认可 和 属于 他们的新 时 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