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一手并不出色的牌,最后却打出了王炸。

高考三次,创业四次,最惨的时候去肯德基面试服务员都惨遭拒绝,30多岁的时候依然无人问津。

即便如此,马云还是建立了阿里巴巴这个商业帝国。

可以说,他的一生,比金庸笔下的小说更精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来马云的资质真的不高,参加了三次高考,都没能过本科线,这个成绩放在哪里也是妥妥的差等生,还好在马云最后一次高考后,杭师大因为英语专业没招满因此降低分数线,让他上了一个本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一年,这个少年只有20岁,而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马云在学校当过四年多的老师,后来受到下海潮的鼓舞,辞职开了一家翻译社,老白猜可能是因为马云英语口语比较好所以选择了自认为比较擅长的行业,马云从小就在西湖边给外国友人当向导,他的口语得到了锻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翻译社的生意不好,没经营多久就倒闭了,为了维持翻译社的运转,马云倒卖过小商品,还做过医药代表。一次偶然的机会,马云出差在美国接触到了互联网,让这个嗅觉敏锐的年轻人一下察觉了商机。

马云的一个外国朋友帮马云的翻译社做了个小网站,刚上线没多久,马云就收到了好几个国家的邮件,他们说:这是第一次在网上看到中国公司,期待能与他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国后,马云立马成立了“中国黄页”,组织身边一众好友,成为公司第一批员工,并成功说服了自己的美国朋友斯图尔特,免付定金帮助他们做网页。

但好景不长,杭州电信也增添了黄页业务,马云的公司发展因此受阻,最后只好与杭州电信业务合并。

1997年,已经33岁的马云,把公司卖了10多万后,决定北上。

对外经贸部邀请马云团队为他们做官网,并答应给予马云30%的股份以及200万的创业资金。在马云与团队不舍昼夜下,终于让对外经贸官网成功上线,还实现了287万元的净利润。

项目漂亮地完成了,但当初许诺的股份和创业资金,却被搁置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9年,离开北京前夕,马云带着团队爬长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天,有人说不甘心,想要从新开始。马云也很激动地说:“我们回去,从头开始,从零开始,建个这辈子都不会后悔的公司”。

回到杭州后,虽然中国黄页失败了,但马云与互联网的“姻缘”还没有结束。

1999年大年初五,在杭州湖畔花园小区内,18个人听马云激情澎湃地讲了2个小时,史称“18罗汉大会”。

一番演讲结束后,他们一起凑了50万,成立了阿里巴巴。

但由于商业模式过于简单,50万资金很快就全部消耗掉了,彼时马云只能借钱给员工发工资。

转机是“大佬级人物”蔡崇信的加入,让马云终于告别了黑暗时刻。

蔡崇信放弃了70万的年薪,拿着每月500块的工资,给阿里做出了国际化的公司章程以及架构体系。

也是在蔡崇信的搭桥下,阿里拿到了由高盛为首的天使投资500万美元,还有软银2000万美元注资。

这是阿里的第一桶金,再后来,就有了淘宝,有了支付宝,也成就了今日的阿里巴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马云的历史大家都知道,老白今天还在回忆,一个是因为个人对于马云的崇拜,其次就是当下的很多年轻人早就失去了当年前辈们的拼搏奋斗的勇气,全都变成了一群精致利己主义者。

虽然马云现在成功了,但是老白就问一句话,当年的马云穷困潦倒的时候做的那些关于互联网的事,他能知道他今天能做这么大吗?他不知道,但是他依然有无尽的勇气去拼去闯。

三十多岁一事无成,难道他就不会彷徨无措吗?反观我们很多今天的年轻人,动不动就是躺平、摆烂,说什么阶级固化,顶上都压着自己,马云当年年轻的时候上面就没有很多权威很多既得利益者压着他吗?我们看当年的很多录像,马云当时不是也总是被当时所谓的权威怼的一愣一愣的。

别害怕失败,大不了从头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