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近日,一条#医生建议吃小龙虾1个人不要超过1斤#的消息上了热搜。原来在福建厦门,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头一天在吃了小龙虾之后,次日发生了横纹肌溶解症。医生也建议吃小龙虾不要超过一斤。现在正是吃小龙虾的季节,难道小龙虾不能吃了吗?……(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一条#医生建议吃小龙虾1个人不要超过1斤#的消息上了热搜。原来在福建厦门,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头一天在吃了小龙虾之后,次日发生了横纹肌溶解症。医生也建议吃小龙虾不要超过一斤。现在正是吃小龙虾的季节,难道小龙虾不能吃了吗?

别着急,其实横纹肌溶解症的病因非常复杂,与遗传、药物、饮食、疾病、过量运动等因素都有关系。目前已知的,可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因素有140余种。不止是吃小龙虾,有些人会在食用鳕鱼、鳝鱼、梭子鱼等淡水水产品24小时之内,发生不明原因的横纹肌溶解症,主要症状为严重的肌肉僵硬疼痛,部分伴有咖啡色尿。医学上管这种现象叫哈夫病。

2000年5-8月,北京报道6例吃蝲蛄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症;2008年6-9月,巴西玛瑙斯市有27人吃银鳕鱼、淡水鲳发病;2010年南京报道23例与小龙虾有关病例。目前,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病机制仍无法确定,可能是吃小龙虾这一行为和其它一百多种发病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所以并不是小龙虾吃得越多,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病概率越高。并且,小龙虾的出肉率只有大约14%,也就是说我们吃一斤小龙虾,只吃进去70g虾肉。远少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建议每天吃120~200g动物性食品的建议量。如果不幸吃小龙虾或其它水产品真得了横纹肌溶解症,我们能做的也就是积极配合治疗。

小龙虾真正隐患有四个:致病微生物、寄生虫、洗虾粉、重金属。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我们可以通过彻底将小龙虾烧熟煮透来预防。洗虾粉主要成分是草酸,要想让餐饮店像家里做饭一样,一只一只地洗小龙虾,显然不现实。很多地方就使用洗虾粉来快速泡掉小龙虾身上的脏东西。

草酸本身毒性不大,许多蔬菜中就含有一定量的草酸。只要商家能多冲洗几遍,小龙虾上残留的草酸就会少很多。所以大家最好选择一些有口碑,卫生条件比较过关的餐饮场所吃小龙虾。

但重金属问题比较难办。重金属在小龙虾中,检出率还是比较高的。好在铜、砷、镉等重金属元素,主要富集在小龙虾头部,并且结合的比较牢固,炖煮也不容易分离。所以只要不吃虾头,这三种重金属一般不会摄入超标。但是铅、汞这两种重金属并不太受“虾头”束缚,如果养殖环境中重金属超标,那小龙虾肉中的重金属也可能超标。

从重金属超标的角度看,一次不要吃太多小龙虾也有一定道理。毕竟我们每次都吃到重金属超标小龙虾的概率并不高。还是建议如果消费者要买活的小龙虾,尽量去那些大型商超或水产市场,有检验检疫的地方,相对放心一些。

夏天的第一顿小龙虾,你准备好了吗?

日期:2022-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