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又来了。哦,不对,是“抗疫”又来了。

今年1月那次郑州疫情,郑说连写了六篇《疫情日记》,记录了当时的见闻感受,也引发了一些共鸣。

随着这波疫情的爆发,郑州似乎又要重复半年前的那段非常时期……

5月3日上午,就有许多群在讨论“全市进入静态管理”的消息。和上次一样,小道消息变成正式通告,也走了好长时间。

下午17:22分,郑州发布发布郑州“疫情防控办关于做好全市多轮核酸检测的通告”。

看似是一个稀松平常的核酸检测通告,但内容足矣让你感到震动:居家办公!足不出区!严禁聚集!线上教学!

虽然全文没有出现“静态管理”四个字,但这些内容和全市静态管理没啥两样。可能他们在刻意回避“静态”二字,以免造成恐慌。

但得到小道消息的市民,从中午就开始囤菜了。等正式通告一发布,全市立马陷入抢菜的紧张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久不见的大堵车,又出现了。我家楼下西向东的这段路,一直堵到晚上快10点,自从搬到这儿住,第一次遇见。

虽然又发布了重要提醒,说“物资充沛且可以每天外出采买,不囤积物资,不必恐慌!”

但有了上海的前车之鉴,大家即便相信物资充沛,也担心自己万一突然被封楼、封户,人出不去,食进不来,两眼抓瞎,谁都不想被时代的一粒沙给压扁。

坦言之,郑州这波防疫,有可圈可点之处。

首先,流调公布的细节,比以往更加文明,病例的年龄与性别全部隐去,只保留了行动轨迹的关键信息。

注重隐私的保护,就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那种炒作流调信息、恶意攻击病例的垃圾文章。

而这,也是我曾在《郑州疫情日记(二)》中呼吁过的。

其次,5月3日晚的新闻发布会说,“全市摸排辖区风险人群就医需求”,重点对血液透析、肿瘤放化疗、孕产妇等特殊患者进行摸底,并登记造册建立工作台账,主动告知就医服务流程,协调解决好特殊患者的就医需求。

对于罹患高热急症、心脑血管疾病等急危重症患者,可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由120调派救护车接诊,转送有相应救治能力的定点救治医院

希望这些未雨绸缪的措施,能够避免防疫带来的次生灾害。

要知道,近期公布的死亡病例,没有一例是新冠导致,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体来看,郑州面对这波疫情反应挺快,决策层敢于及时按下暂停键,需要一定的魄力。他们也很好地贯彻与执行了上面的总体抗疫方针,誓把“清零”进行到底。

面对这种大好局面,有些网友不淡定了。开始去怼上海,“郑在努力,拒绝沪弄”,“上海看好了,我只教你一遍”……

我相信这波郑州网友,和上次去怼西安抗疫的是同一拨,因为他们亢奋的G点是同一个位置。

“此轮疫情过后,郑州必将被委以重任”,“南深圳,北郑州“……诸如此类的口号,都喊了出来。

好友西坡说,“那些一直致力于论证北京与上海不一样,或者上海与全国不一样的人,对中国到底有怎样的误会?”

我和他的判断一致,都是“大局”之下,郑州也没有什么不一样。

具体到抗疫策略层面,郑州的某些做法,也受到了部分市民的质疑。

比如“未经批准车辆不得上路行驶”,有人就提出,确有需要的个人出行,驾驶私家车不比乘坐公共交通更安全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比如,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许多封控区的小街道与居民区,都已经被关卡和绿色围挡阻断,快递小哥进不去,封控区的生活物资保障成问题。

5月6日,二七区几乎全域都变成了封控区,只留下几条主干道可以通行。有网友戏称,恭喜二七区“提前实现了社会面清零”,因为已经“清零了社会面”。

与上次疫情一样,底层互害的场面仍有出现,南曹红马甲吐口水、齐礼阎群里拔毛……清零大局之下,各种矛盾也都暴露了出来。

上次我就说过,“抗疫”暴露出来的种种社会问题,比病毒本身更难解决。而最难解决的,就是销声匿迹的“金域医学”案之流。

新一波的抗疫,带来的触动,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慢慢变得麻木。

如同对所在的城市,当你对他的所有期待,都成了泡影,你就没有期待了。

这次,恐怕我也难以坚持“日记”,只是不定期的,不吐不快之时,记录些琐事,定格些瞬间。

以下,便是这几天静态之前,和出门放风一小时内,所拍下的瞬间:

在小区测核酸,大管小队长。测完三小时后,又被告知,要重新测一次,因为后面有大人带小孩插队了……

一家人在顺城街散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漆黑的万象城和门口的巡防队员

透过围挡“窗口”的张望

路边的西瓜摊儿

空荡的下穿隧道

银基门口,直播的小姐姐和第二天的围挡

陇海市场

方中山门口的快递小哥

带着大喇叭的“偏三挂斗”巡逻队

中原路上的洒水车

“地下道”的流浪汉

二七塔

紫荆山

-END-

来谈谈,你的“抗疫”见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