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朋礼松 律师

从4月29日晚上10点左右,接到外地疫情防控中心(还是防疫办)的电话,被告知因前一天乘坐高铁,同车厢内有密接人员而被认定为次密接,需集中医学隔离7天。因当晚需要搬家,经过几轮协商,街道及社区那边允许我先搬家,且与搬往地的社区进行了对接,并表示会在12点前往小区带人。

在4月30日12点40左右,在急忙搬家的劳累后,紧急收拾出一些换洗衣物,便赶忙踏上了在小区外等候接运的救护车,看到接运车时,媳妇还调侃说, “这还是人生第一次坐救护车呢” ~

上车后,车子闪着呼啸之声快速行驶,怀着不知道会被带去哪里的担忧,一路上不时盯着手机上的高德地图,看着自己的位置光标,在不断变换着位置。4月30日的凌晨1点半左右,车子终于停了下来,抵达了本次的隔离地点——杭州运河希尔顿欢朋酒店。所以,这也是疫情三年以来,自己第一次被采取隔离措施,与疫情来了一次真正的“密切接触”。

入住隔离酒店后,便被要求加入一个微信群,名叫“良渚希尔顿隔离酒店”。我刚进群的时候,群内好像是96个人,除了警官,值班医生,酒店工作人员以及其他防疫人员外,剩下的应该都是隔离人员。初略看下来,差不多有80多人吧。虽隔离酒店地处杭州,也有不少人微信名片上的地址ip是上海。据当天晚上跟我一起被转运至隔离酒店的同车人员说,他是刚到上海打工不久,因为疫情工地被封,导致无法开工,老板也赶他们走,他在上海呆不下去了,才不得已坐汽车走高速来了杭州。

我注意到,群内成员人数也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基本上每天都是有增有减。出去的人,个别会有仪式性地在群里祝福大家尽快“出狱”,而进来的人,则是群内询问他们的疑惑。说来也巧的是,在我们隔离的第七天,群内工作人员告知该隔离酒店,将不再接收新的隔离人员,其他还未隔离结束的人员,会被转运到其他酒店,我们成了最后一批隔离人员,因隔离到期,也免了再被转运之烦,又“幸运”了一些。

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而有微信群的地方也一定少不了争吵与吐槽。除了对饭菜不可口(用油不好、蔬菜不新鲜等)的吐槽,对缺货少物的抱怨,还有对隔离期的不解与质疑,甚至对什么东西属于生活必需品,到底该如何定义,也能引发群内一些讨论。

在这个微信群里,最让人期待的事情,除了工作人员提前告知翌日解除隔离人员的消息之外,就是每天晚上在群内需求用品的接龙了,你需要什么日用品,都可以接龙填上,第二天早餐后会安排派送。当然, 也不是你想要啥,就一定会有啥。

毕竟,接龙只是一个充分形式下产出有限结果的需求处理路径,有路不通也常有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有些日用品并不能保证,但一日三餐却总不会打折扣,自入住隔离酒店后,一日三餐,从未落下。那就说说这几日的吃食,怎么说呢,这些天的隔离生活,一日三餐中除了早餐,剩下的两顿多少有点像开盲盒,比如第一天的黄豆猪蹄只吃了一颗颗黄豆,蒜苗炒肉只能吃一点肉丝,第四天的洋葱辣炒鱿鱼只能吃洋葱,第五天的毛豆鸭肉只敢吃毛豆…唯一不会让人害怕的那就是早餐,因为无须考验厨艺,蒸熟了就行,所以我每天的早餐都能干完。

可能会有人说我,“你别身在福中不知福”,毕竟在隔壁魔都被长时间封控的日子里,多少人为了日常生活所需的物资,即使耗费不小的力气,却仍有很多人为抢不到物资而无能为力。但我觉得,这个问题咱应该换个角度来看,因为在疫情封控期间,保障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是当地政府的义务,而不是我一个普通民众的责任,特别是当我还处在另外一个城市的时候。

当然,不管是面对灾难,面对这次的疫情,抑或是面对那些背后的人祸,对那些正在遭遇,或已经遭遇过困苦的人们,我依然会心存悲悯,保有同理心。

不得不说,隔离生活之下,更容易引发胡思乱想。在这里,每天中、晚餐的时间都明显早于自己平常的生活节奏,这一点多少是有点不习惯的。突然想起,以前去看守所会见当事人的时候,也会碰到看守所的食堂师傅,用小推车给里面的羁押人员送餐,碰到了偶尔也会寒暄一下,“怎么吃饭这么早呀”,“今天是什么伙食呀?”不曾想,在疫情隔离之下,我也成了那个“吃饭早”的家伙。

在酒店集中隔离期间,看了比较多的新闻,当然更多还是关于隔壁魔都的,我们也仍在持续目睹这场疫情封控下的那些“虚假”与“怪诞”——有差点制造惨剧的殡仪馆到福利院接“活尸”,有制造感动的无人机生死时速般跨江送药(注:除无人机接力之外,应该还有另外一架无人机全程跟随拍摄,贴心啊),有制造愤怒的物资囤积与倒卖,还有制造典型的“生离死别”般的下基层…

在隔离的日子里,除了一日三餐的开门取餐和测体温、采核酸,其余时间都不能离开房间半步,连开门扔一下垃圾,都规定了固定时间。禁足,在我日常工作中经历最多的,便是目睹我的那些被羁押看守所的当事人了。这一次多少有点别样的“感同身受”,不得不感叹,自由多么珍贵!

当然,有一点要吐槽的,那就是隔离期满的「释放」问题。既然是隔离七天,本来应该是在第七天(5月7日)的晚上24时之前被「释放」,而我们这群隔离人员,却只能在第八天(5月8日)的早上,刚刚拿到《解除医学观察告知书》才离开。这要放在我们行业里,这可属于「超期羁押」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幸好房间位于酒店的西北角,窗外虽没啥可观的风景,却有一条不那么清澈的河,在五一假日期间,这条河还比较热闹,河边迎来了好几批的垂钓者。而引起我注意的,则是河边一幢建筑,其上赫然写着某企业的一句slogan——“科技呵护生命”。我想,科技呵护生命的背后,一定是以科学作支撑的,它一定不是违逆科学的科技。

经此一役,让更多的人看清了太多的东西,有大白们前赴后继般的奔赴,还有更多一线工作人员的辛苦与坚守。当然,也有那些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有不堪,有惊悚,有无奈,也缺不了那些借着疫情生出的形形色色的罪恶。在现如今的疫情局势和防疫政策下,我们都在尽全力配合着“顾全大局”,但这个大局应该是以什么作为标准,到底是科学,还是政治与权力?我想绝大多数人的答案,应该已经比较清晰了吧。

犹记得,在史铁生《来到人间》的封面上,有这么一句话:“是天堂,也是地狱的地方。我想,是有一个简称的:人间。”

这人世间,总会在一些困境时刻,显露出人性中的恶。我们可能没办法完全回避这些人,也无法规避这些丑陋,但我们最为反对的,是这些残酷与罪恶,借着权力之手大行其道,借着疫情之机暗室欺心,进而伤害那群“顾全大局”的民众们。

当前,自上而下都在说着“清零”,作为普通民众,我只知道这个政策背后的一系列举动,着实给我的正常工作、生活造成了困扰,至于以后是否仍会持续,虽纷纷争争不一,却也仍是一个科学的问题,就让它回到科学讨论的轨道。

只是,通过这一次次的清零,希望被清零的不仅仅是一个个的确诊者(包括感染者),还应包括那些暗自躲在背后,利用疫情制造丑陋,尸位素餐、借机敛财,甚至是违法犯罪的害群之马。这是一次「无行」的隔离,却还是要做一个有声的个体。

一年又一年,只是期待生活能早日回归正常,因为我们每一个普通民众,只有动起来,才能活下去。

今日解除隔离,咱可以江湖相见了~

@刑辩之道

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并标明作者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