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苍山和洱海之间,

是很多人的理想,

而对于大理人杨永娟来说,

这是一个出走又回归的过程。

她在十六岁那年离开了家,

去了更大的城市发展。

但从没忘记家乡美好的童年,

内心始终有一个“回去”的声音。

2015年开始,杨永娟起心动念,

想在祖传宅基地上建一座大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永娟的“兰往”,建在美丽的大理山水间

因为多种复杂的原因,

洱海曾一度污染严重。

2017年开始,当地政府投入巨大成本治理,

洱海的水终于又恢复了清澈。

治理初获成效后,

杨永娟的房子也终于完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栋宅子,融合了现代性和她的民族记忆。

站在天台,

就能看到洱海和苍山的美景,

和童年记忆里风光并无二致。

看着熟悉的景色,

就会感觉充满了能量。

同时她也发现,

疫情后,家乡悄悄迎来了一批“新居民”,

和第一批移民不同,

他们都选择把大理的家“打开”,

共享给邻居、朋友们,

实践一种更注重“交流”的生活方式。

撰文 | 周天澄

责编 | Tang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兰往”位于大理喜洲的环海路边上,距离洱海非常近,在那一带,是很难被忽略的一栋宅子。网上有人称,这是环海路一带“最美的建筑”。

“兰往”自2021年正式完工,一半自住,一半开放作为民宿招待朋友。屋主杨永娟是大理本地人,离开大理生活多年,经营自己的服装品牌,日常生活在省会城市昆明,但每个月总有这么一两周,她会开上3小时的车,回到大理的家中过周末。她说,这是她“充电”的方式。

照壁,是云南白族人辨识家族的重要依据

整座宅子连同院子在内,共有1400多平米。在房子整体的设计上,杨永娟和设计师李万鸿达成了一种共识:要尽可能地将民族传统的建筑和设计元素融合进来。因为这是一栋承载了她对故土的乡愁、对童年的情怀的房子。

门楣是传统的白族式样,青色砖瓦、翘翅飞檐。走进院子,就能看到上书“清白传家”四个字的照壁。这是杨永娟特地保留下来的家族传统。

云南白族非常看重照壁的含义,杨家在当地算是望族,祖上曾出过清廉的名臣,“清白”的名号传了下来,写在照壁上。对于当地人来说,看到这四个字,便知道是姓杨的后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院内流水映出光影的痕迹

沿廊下的中古椅子隔出坐区,是她一家喜欢闲坐的地方

院子里种着羽毛枫、月季、绣球等等植物,在大理的晴好天气里,花朵依季节盛开。院落里有水池和沙发座椅,屋檐下摆放着三张中古椅子,杨永娟喜欢和家人朋友在水边晒太阳、喝茶、聊天。

石材皆为当地匠人手凿

在房子的外墙上,点缀着当地开采的有色石皮,泛出带有时间痕迹的青绿或锈黄色。这些石皮都是匠人手凿,很有分量。

杨永娟说,在大理白族,人们非常尊重“手工制作”的传统,所以她请来了许多当地的匠人用传统手艺来一起打造这个空间。

雕花木门,来自小时候的老宅记忆,既实用、又美观

从院子通往室内的雕花木门,来自她小时候住的家族老宅,关上门后,冬暖夏凉。木门上的繁复雕花,都是手工雕出,上面的纹饰是当地人的精神寄托:仙鹤象征长寿、石榴花象征多子多福。

客厅开阔,窄长的条形窗取到了最美的景色

一楼是一个大的公共空间,有客厅、餐厅和厨房。客厅开出一扇扇扁长的条形玻璃窗,能恰到好处地看到环海路的景观:茂盛的湿地树林随着季节而产生的色彩形态变化,仿佛一幅动态的画卷。

最大的窗户正对着一张柚木的中古长餐桌,坐在这里一抬头就能看到窗外的景致。光线随着一天的时间变化,均匀地洒在餐桌的位置。

家居陈设,都有古朴的气质

杨永娟很喜欢中古家具里的古朴味道,所以设计师也有意识地凸显了这一点。在客厅,他们使用铜质的船头造型的壁炉取代了传统的火盆,顶面则是拼贴的老旧木板。火光燃起的时候,会和窗外的阳光相互呼应。

楼梯回环曲折,转角处都有风景

“兰往”一共有六个房间,分布在二楼和三楼,每个房间窗外的景致都不一样。楼梯是狭窄而回环的设计,在室内光影的暗处。

每个房间的窗户都能看到不同的美景,上图为最受欢迎的四号房

最受朋友欢迎的是三楼的四号房,房间里有错落的小窗。四号房内部是一个日式的榻榻米,只需要躺着,就可以看到窗外洱海的日出美景。

二楼的客厅,有大的落地窗,也有窄长的小窗,
看出去是不一样的风景

在二楼,还有一个客厅,朋友日常喜欢在这儿小坐闲聊。杨永娟在这个空间挂上了一些自己设计的服饰。在家乡有一个展示自己作品的地方,对她来说意义不同寻常。

天台的美景,百看不厌

顺着楼梯继续拾级而上,就会来到杨永娟在整个房子最喜欢的地方——顶楼的天台。这是一个绝佳的观景位置,是真正的“面朝洱海、背靠苍山”。

天台摆放着简单的沙发,早上可以坐在这里,看到洱海那一端的太阳升起,自然的美景会让人忘记言语。

所有人都喜欢这个天台,杨永娟每次回来都会在天台坐上好久。“好像也没有做什么,好像只是发呆而已。”她笑着说,“尽管只是发呆,都会感觉自己从城市生活的压力里面瞬间被解放了出来。”

她记忆中的童年,永远是这样的青山绿水

16岁之前的岁月,杨永娟是在洱海边上度过的。在她的童年记忆里,洱海清澈得可以看见水里的小鱼游动。晚上的洱海是小孩子的天堂,尤其是麦子成熟的季节,大人在洱海里洗麦,小孩子就在海边跑跳、玩闹,是她成年后都念念不忘的美好景象。

后来,随着旅游业的过度开发,洱海逐渐浑浊,再也看不到鱼。1998年,杨永娟也随父母迁居到了昆明,长大成人、拥有了自己的事业,但是她一直都知道,自己一定会为家族传承做些什么。

2015年,她动心起念,有了造一座房子的念头。之后,她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了“兰往”。整个工期因为配合洱海治理的项目一度暂停。随着洱海治理初显成效,2021年5月,“兰往”才基本全部完工。

她说,大理白族人有这样的传统:吃喝衣饰上可以非常简单,但是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住宅非常用心打理,所以这栋房子从设计和建造,她都和设计团队反复讨论打磨,力求做到心中的完美。

有人说,这是环海路周边最让人难忘的房子

房子承载了她对故土的乡愁。小时候,她在当地的大家族长大,住在一个大院中,是被宠爱的小辈。那时候,祖辈做生意,常会带她在身边。她耳闻目染,从家族长辈身上学到了淳朴、坚定的品质。即使在长大后自己创业,这些来自童年的记忆都始终在给她力量。

在她看来,“回去”,是早晚的事。

2017年,当地政府在76个项目上投资了270亿元,用于保护和整治洱海水质。这一治理项目很快有了成效。杨永娟说,现在她能看到的洱海,和童年记忆中的并无二致。她自己也没想到,还能看到那一片熟悉的海域回到原来的样子。

回到家乡,她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去逛当地的市场。“这里的市场特别好玩,五颜六色的,比城市里的有趣得多。“大理喜洲当地的市场有许多特色时令的食物,乳扇、生皮等等。”

和奶奶一起做饭,是她最爱做的事情

她喜欢买回去自己烹饪。甚至她自己也不知道烹饪的手艺从何而来,她说,自己小时候,总是跟在长辈身边,看着长辈做家务,好像自然而然就会了。

她提到当地的一种乳扇,虽然现在外地也能见得到,但是手工制作的技艺已近失传。她觉得很可惜,一直希望能够将当地美食的制作手艺保留下来。

几乎每次回去,她都会去看望奶奶。“尽管我自己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但是在奶奶身边,我就总还是像小孩子一样。”

奶奶腿脚已经不太利索,但还是会在早上起来,精心为她准备早餐,又从自己的老宅拎到“兰往”。院落里的果子成熟了,奶奶顾不上自己已经年纪很大,也会想要努力摘下果子给小辈们吃。

当地村寨的老人们都是看着杨永娟长大的,她有时候惊异于无论过去多久,这些长辈都是一如既往地朴实、善良、智慧。在村子里走上一圈,每个人都会和她打招呼。这种回家的归属感也令她感到无比放松。

“有时候,仅仅是和这些老人一起待上一会儿,也不用说什么话,都会感觉被注入了力量一样。”

杨永娟也会带自己的孩子回来,孩子们都超级喜欢这里,在洱海边丢起石头来,一玩就是两小时不肯走,她仿佛能在这两个小朋友身上再次看到自己的童年。

“更神奇的是,在城市里,总是会担心小朋友磕碰到哪里,绝对不敢让他们脱离自己的视线。但回到这里以后,即使是才三四岁的小朋友,我也放心让他自由活动,从来不会有什么太多的担心。”

洱海治理后,大理的居民生态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这里一度是旅游业过度发展的地方,遍布的是民宿和餐饮。

但是随着水质的治理、旅游市场的整治,这里正在吸引着一批新的移民,以及像杨永娟这样离开后又回归的本地人。

一条曾经报道的设计师谢柯在大理的住宅,可以近距离享受到全天的阳光和月出苍山的景象

有人在城市里拼搏事业,把大理当成一个能时常回来放松的心安之所;有人的工作性质灵活,就索性来到苍山洱海间工作;有人则在大理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发展出了新的事业。

杨永娟有一位来自杭州的朋友,是中古家具的藏家,也经营相关的生意。他放弃了杭州的稳定工作,来到大理购房居住,并且花大部分的时间深入当地的村落,去淘来自民间深处的老家具。“他对大理现在比我还更了解”,杨永娟半开玩笑地说。

又比如一条曾经报道过的来自重庆的设计师谢柯:他在洱海边上买下了一栋别墅,根据光线的走向来装修和改建。他的日常,就是顺着光线的方向在这方空间里喝茶、听古典乐。

谢柯曾说,他觉得现时的大理比他的家乡重庆更具烟火气,就在家的周边,就有好吃多样的清真饭店、拌面馆、社区咖啡店等等。在这里的生活可以非常得日常、闲适。

大理,永远是一个生活气息浓郁的地方

大理这座古城,曾经吸引了太多来了又走的游人,现在又开始有更多“来了不想走”的创作者、艺术家、设计师的入驻。他们在大理重新构建关于生活的想象,同时大理也在因此发生着变化。

旅居大理多年的作家许菘曾说,大理的人和人之间,始终都是以一种“交流”的方式生活。

建筑师舒坦把自己改建的院子对外开放、招待朋友

建筑师舒坦也是旅居在外的大理人。他租下了1000多平米的荒废院子,改建成了民宿“凤阳山房”。房子用原木、原石还原了白族民居的传统之美。舒坦在大理的日子,就住在这里喝茶、看景。

他坚持两个院子作为开放平台给大家使用,熟悉的朋友都知道门禁密码,随时可以进来喝咖啡、会客,根本不需要打招呼。

杨永娟和谢柯等人也类似,他们建造一个符合自己生活审美的家,却又没有把房子当成纯粹的“私宅”,而是一个可以招待、结识新朋友的场所。

“兰往”是半自宅、半民宿,来住的往往也是朋友,或是朋友介绍来的新朋友。属于城市的“中产”“精英”之类的头衔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共同感受这里的生活。

分别为兰往二楼的小露台和四楼天台

这里到处都是可以和朋友小坐聊天的陈设

这些人自然而然地在大理形成了自己的社群。杨永娟喜欢在她的天台和院子里招待朋友,大家一起喝茶、聊天,在厨房烹饪当地特色的美食。

“很多从大城市新搬来的朋友,生活习惯比较城市化。他们会分享大理当地的咖啡馆、甜品店、新开的买手店给我。我作为本地人,则更加了解本地有哪些有趣的菜市场和好玩的地方,我给他们介绍当地的食物,比如生皮要怎么吃、鱼要怎么做,他们都觉得非常惊奇。”

对于她来说,这也是一个思维不断碰撞的过程。

杨永娟对于未来始终还有一个想象:等再过几年,她就真的回来生活,甚至还想要竞选村长。

“这个地方越来越多年轻人离开,很多美好的东西没法传承。比如婚俗、服饰、美食,我想用一些更加创新的方式,把这些东西保留下来”。

她离开家乡后,在大城市生活了很多年,越来越感觉到,她从小习以为常的村民的生活,原来“一点都没有落后,只有超前的地方”。他们推崇手工、讲究爱护自己的住宅、总是会把住处打扫干净、热情淳朴好客,这些都让她充满归属感,也感觉无比珍贵。

可以说,“兰往”这栋建筑本身,也是她对这种精神的一次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