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83年初春,改革开放的微风如同春雨般洒入了千家万户,作为山东省日照县委统战部部长的夏良柏,最为担心的就是基层农民的生活情况。

当年3月夏良柏来到孙家庄进行调研,当夏良柏结束了一天的调查,来到村大队准备休息片刻。可就在这时,夏良柏的注意力却被一位负责端茶倒水的老农吸引了过去。

夏良柏放眼看去,这位老人身穿一条空军拉链裤,行走时孔武有力,举手投足之间有着军人的气魄,于是他赶忙说道:“老人家您先别忙,我想知道您以前是否当过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延周老人

经过一番询问,夏良柏知道了这个老人叫做王延周,是一个在田间种地22年之久的农民。

但真正让人吃惊的是,这个普普通通的老农,不仅当兵参战,还是黄埔军校的第16期学生,并且在战场上击落了数架飞机,在开国大典中接受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的检阅。

参战、黄埔、飞机、检阅,这四个词是如何集中在老人一个人身上?他为新中国的建设又有着什么贡献?他又为何隐居田间,每日与稻谷作伴呢?

参军兵败,入学黄埔

1920年10月,王延周出生于山东省日照市孙家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中,他的父母虽然是普通的农民。但他的祖父与外祖父都是远近闻名的秀才,他们王家也因此受到尊重。

依仗着父辈的资产,王延周得以在当地上了几年私塾,虽然没有熟读四书五经,可对于识字读写还是可以做到。

1935年,王延周只身来到青岛,在当地成为了一名学徒工,依靠苦力养活着自己。若是按照父母的本意,他只需找一个糊口的营生,然后娶妻生子、延续香火,以此安稳地度过余生。

日军占领东三省

但这般稳健的计划在当时那个战乱的年代并不适用,此时的日本已经开始了对中华大地的逐步侵略,而东三省的人民更是因为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遭受了百般欺压。

当时王延周正在商店里做工,突然街上出现了打骂之声,王延周急忙上前看去,只见一队日本人在当街殴打中国工人,而远处的国民党警察却无动于衷,慢慢地走到茶馆聊天。

如此情形,激发了王延周埋藏在心底的爱国情怀,可是国民政府却在此时积极“剿共”,对日本人的欺压视若无睹。可怜的王延周空有一腔热血,却没有以身报国之路。

1936年春节,王延周的堂兄王延德回到老家过年。王延周看到堂兄如此精神,便走上前问道:“延德,我看你的样子发生了好大的改变,是去哪里深造了啊?”

堂兄王延德摸了摸头,随后缓缓说道:“我现在是国军二十九军的连长,我看你也长大了,为什么不和我一起出去走走,到军中崭露头角,保家卫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9军军长宋哲元

王延周听到这里有一些心动,随后他说服了父母,并在自己堂哥的帮助下来到了国民党二十九军北平南的军事训练团,在此地接受军事训练,而王延周的团长便是善于带兵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

佟麟阁曾对部下说过:“中央如下令抗日,麟阁若不身先士卒行,君等可执往天安门前,挖我两眼,割我双耳。”

如此宣誓必然不是戏言,而佟麟阁也将用自己的行动,来实践他的诺言。

1937年7月7日夜,驻守卢沟桥的日本关东军谎称一名日本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进行搜查,在被我军严词拒接后,日军对中国驻军的第29军37师219团进行猛烈进攻。

当时二十九军的军长宋哲元正在后方休养病情,作为副军长的佟麟阁接过大任,指挥整个二十九军进行反抗,发誓与卢沟桥共度存亡。

北平南苑战斗

1937年7月28日,随着战况的急转直下,二十九军的兵力严重不足,作为民国最高领袖的蒋介石非但没有帮助抗日,反而处处设绊,将希望寄托于欧美列强。

迫于无奈的佟麟阁只能命令军训团的青涩战士们来到北平南苑阵地阻击日军。可军训团的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拿枪,甚至向敌人射击都不会,当他们面对凶狠的日军之时,不可避免地惊慌失措。

多年之后,王延周对当时的情景依然是记忆犹新:

“那一天清晨,有好多架日本的飞机在头上飞来飞去,就和乌鸦一样多。他们仗着我们没有重武器,就不停地在低空投弹,我耳边的爆炸声、扫射声一直没停……同学们更是伤亡惨重,阵地上也有很多人发出了惨叫,那些缺胳膊短腿的人就更多了。”

战场上的王延周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是新兵而畏惧战斗,但敌人的子弹却分外无情,直接打穿了绑腿,深深镶嵌进王延周的左腿之上。

深受重伤的王延周不得已退下战场,并在后方让同学帮忙按住自己的伤口,在路边用两根树枝将子弹挖了出来。

看着沾满鲜血的树枝和满是污渍的弹头,王延周的眼角不由得流出了泪水,这些泪珠不光是树枝取弹的疼痛,更因为这些子弹还打在了自己的同学身上,导致他们至今无法回来,只能任由野狗啃食。

此次作战让二十九军损伤惨重,除了高级将领佟麟阁和赵登禹在此次作战中壮烈牺牲之外,王延周的很多同学也壮烈牺牲,整个军训团伤亡了三分之二,并且遭到解散。

抗日将领赵登禹、佟麟阁

王延周和几个同学来到了陕西修养伤势,当他得知延安的抗大正在招生之时,他准备收拾行李前去学习,可这一切都被军队的哨兵阻止了。

国民党的士兵威胁道:“你们胆敢去延安,我就直接把你们拿下。”听到威胁的王延周不知如何是好,这时远在山东的父母也给他寄来信件,希望他脱离部队,安心回家。

回家?国都要没了,哪里来的家?

1938年夏,王延周参加了黄埔军校(西安分校)的16期招生考试,并在当年十月顺利入学,并在这里接受了为期两年的正规军事教育。

然而黄埔军校并非王延周的终点,让众人没想到的是,这个陆军高材生将会在祖国的上空书写一番动人的史诗!

鹰击长空,翱翔于天

1940年12月,此时距离王延周在黄埔军校毕业还差三天时间,得知自己将会被授予少尉军衔时,他更是喜出望外,他迫不及待地寻找堂哥王延德,与他分享喜悦。

可就在这时他看到西安街头有一张“笕桥空军学校招生启事”的告示,这则消息让王延周不由地想起了在北平遭受轰炸的情景,当他想到自己能驾驶飞机保护战友之时,他决定参加空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飞行员

可这个决定受到了堂哥的严厉反对,王延德痛心疾首的说道:“你不要异想天开,在天上打仗能容易吗?地上都打不明白了!”

王延周当即反驳道:“我可以学!我报名就是去学的!”

王延德见到堂弟还是不肯放弃,他大发雷霆的骂道:“你自己不知道日本的飞机是啥样子吗?咱们配备的飞机就是一副棺材,你干嘛非得送命啊!”

其实堂哥说的并没有错,仅以1937年淞沪抗战前的中日空军兵力进行对比,日军共有飞机2300架,预备飞机280架;作为本土抗战的中国空军只有600架的飞机,可以执行任务的只有223架。

双方兵力差距有十倍之多,再加上当时的中国空军建设并不充分,连基本的燃油供应都显得十分的困难,作为亲人的王延德自然不愿意看到王延周在战场殒命。

可是堂哥的好意并没有打消王延周的热情,他并不想和堂哥一样在军队后方安稳度日,而是能在前线保家卫国,为那些战死沙场的同学报仇雪恨。

就是在家人反对的情况下,王延周向笕桥空军学校递交了报名表,并在重重考核下被成功录取,但让王延周没想到的是,他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日军飞机轰炸

笕桥空军学校原本在杭州教学,但是因为战乱只能搬到昆明躲避战火。但日军的飞机仗着国民党防空力量不足经常前来轰炸,王延周只能在炮火中学习知识,在天气不好时起飞训练。

1941年底,王延周得到了出国留学的机会,他和其他的几个同学被送到了美国的亚利桑那州的鲁克及雷鸟基地接受空军训练。

当时的训练环境要比国内好上很多,他们再也不用躲在山洞中读书写字,在这里他进行了初高级飞行训练,并且学会了多种性能、种类的飞机驾驶,得到了空军学校的高度赞赏。

1943年春,即将毕业的王延周将会面临他人生中最重要的选择:

第一条, 留在美国任教,享受丰厚待遇的同时不受战火的摧残;

第二条, 回到中国参战,直面战争的怒火甚至为国牺牲。

就在其他同学纷纷犹豫之时,王延周却直接选择了回国,面对同伴的询问,他说道:“我的国家养了我这么多年,他正在招我回去抵抗侵略,我怎么能因为一点点的钱财而忘记了他?”

陈纳德将军

满怀壮志的王延周在回国之后,被分配到由“飞虎队”创建者陈纳德将军所领导的中美空军混合团当中,这个空军混合团被分为六个大队,其中的一、三、五大队都是国民党的军官,二、四、六大队则是由美军飞行员组成。

王延周被分配到三大队的第八中队,就在这一刻王延周终于有机会在中国的领空上与侵略者来一场正大光明的对决!

1944年6月1日,十八架飞虎队战斗机从四川凉山起飞,并顺利地轰炸了日军控制的郑州火车站,就在王延周驾驶P-40N战斗机准备返航之时,他的飞机引擎却突然停转,稍一不慎便会机毁人亡,丢了性命。

飞虎队

眼见危险将至,王延周依然凭借着熟练的驾驶技术保持滑行高度,寻找较为平稳、开阔的地域进行迫降。

回到地面的王延周对飞机进行了各方面的检修,发现飞机的左油箱油量已经耗光,于是他在使用转换开关之后,在此将飞机拉升了高度,准备寻找自己的战友。

就在这时,他发现飞机的左上方圆点,王延周赶紧向前飞去,只见一架日军的运输机正在天空飞翔,并且启动了战斗装置。

“小日本,我送你回老家吧!”随着话音落下,王延周咬紧牙关,用拇指按住机枪的开关,战斗机前方的六挺机枪立即喷射出耀眼的火蛇,而日军的运输机在遭受攻击后,只能冒着黑烟向下跌去,并升起了巨大的蘑菇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延周和P-40合影

当天下午,回到基地的王延周将此事告知给了领导,随后安心在床榻休息。

第二天一早,美军队长就将王延周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激动地对他说道:“日军报道,一架载有7名空军将领的运输机失踪,我们按照时间和地点推断,这架飞机就是你击落的那架,我们都要恭喜你啊!”

在之后的抗日战争当中,王延周共击落了5架日军飞机,击伤敌军十多架,穿越8次驼峰航线,获得了“王牌飞行员”的美誉。

这条驼峰航线更是危险异常,驼峰本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一部分,山峰主体集中在五千米左右,其中最高处可达7000米。

因为这条航线全是高山险地,再加上变化多端的恶劣天气,以及随时会中断的通讯设施,在短短三年的时间,我方就损失了六百多架运输机、一千六百多名飞行员,因此被冠以了“死亡之旅”的称号。

飞越“驼峰航线”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全中国的人民都陷入了喜悦当中,经过多年的抗战,他们终于打败了侵略者,带着一身荣誉的王延周终于得到了休息。

但他并没感受到久违的幸福,反而让他陷入了深深的苦闷。

选择光明,隐居回乡

抗战结束后,王延周因为在战争中表现得十分突出,随后被调到济南国民党空军第九战区司令部。可就在这时,王延周从报纸中得知蒋介石居然撕毁了停战协议,将枪口对准了自己的同胞。

不仅如此,他还发现很多的国民党官员都存在着腐败的行为,以抗战胜利为名,对老百姓重重剥削,整日沉醉酒色,不可自拔。

作为农民出身的王延周自然看不下去,可又无法反抗,此时的他彻底陷入了迷茫。

王延周军装照

1946年4月20日,王延周驾驶L-5型飞机从徐州飞往济南国民党空军机场,起初飞行之时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从舷窗望去还能看见种地的农民。

下午三点左右,天空突然刮起了大风,云雾也逐渐袭来,让王延周看不清路线,而且坏事接踵而至,他的机翼也出现了漏油,必须进行迫降。

王延周凭借着自己的飞行技巧,在河北省清河县的一块麦田中安全迫降。看到周围陌生的一切,王延周却不敢打开机门,因为他回想起国民党空军中流传的一句谣言:

“飞机若是落在共区,开运输机的要被打百棍,开战斗机的要扒皮活剥。”

就在王延周瑟瑟发抖之际,远处的民兵战士发现了他。小战士轻轻地敲了敲飞机,说道:“国军兄弟,你要是有事情就出来说吧,我们也好帮您安排伙食啊。”

解放区军民

王延周并没有相信民兵战士的话,但他还是默默地擦了擦头上的汗珠,用尽全力将舱门打开,随后瘫坐在飞机驾驶座上喘着粗气。

准备承受皮肉之苦的王延周没有想到的是,民兵战士真的将他送到一户农民家中吃饭,还带他参观了工厂学校,将一个真正的解放区展示在他的面前。

见到解放区的勃勃生机,王延周不由自主地爱上了这里,他发现这里的农民都有自己的土地,不受压迫、蹂躏、欺辱,只要劳动就能得到尊重。

王延周愿意在此地奋斗一生……

可国民党当局却着急了,他们见王延周这样的飞行员被共军“扣押”,直接派人与周恩来进行商议。

周恩来最终作出决定:“来者欢迎,去者欢送。”

听到这话的王延周却不愿意离开了,他当即留在了解放军,并跑到了解放区教导团将校大队、牡丹江航校等单位工作,培养新中国的第一代空军飞行员。

周总理和毛主席合影

1949年新中国即将建立,王延周正式退出国民党,并在开国大典上与战友组成飞行编队,在天安门的上空,接受毛主席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那一年,他29岁。

朝鲜战争爆发后,王延周主动请缨,以落后的螺旋式飞机击落、击伤了美军两架最为先进的F-86战机,授予了二等功。

战争结束之后,如此战功的王延周老人却选择将机会留给年轻人,回到自己的家乡耕地务农,并将自己的故事珍藏了起来。

1983年日照县委统战部部长夏良柏来到农村考察,他发现王延周老人身穿一条空军拉链裤,行走时孔武有力,举手投足之间有着军人的气魄,这才急忙询问他的过往。

听完老人的经历后,夏良柏好奇地问道:“您有这么大的功劳,为什么不恢复您的身份呢?”

王延周微微的叹了口气,将目光转向了田间的树苗,说道:“我在这里太久了,早就习惯了……”

但夏良柏却不忍心这样的民族英雄就此埋没,于是他将此事进行汇报,并最终引起了我国空军的高度关注。

经过有关部门的核实,老人的身份终于水落石出,他就是抗战老兵、援朝战士、王牌飞行员、开国大典的见证者——王延周。

王延周老人和他的荣誉证书

2005年9月,王延周受邀来到北京,参加了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再一次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2012年4月30日,92岁的王延周老人走过了灿烂的一生,临走之前,他给家人留下了遗愿:

“我的丧事要简单,千万不能给国家增添麻烦!”

少年从军、保家卫国,生死不顾、舍生为国。当国家需要,他舍身入伍报名参军;在引诱面前,他起身回国抗击侵略;蒋介石倒行逆施之中,他依然能选择正义,为新中国组建空军;甚至在临终之际,老人要求丧事从简,不为国家增添麻烦。

一生为国,一生为民,这就是我们的抗战老兵!这就是我们的“王牌飞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