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世界有许多人受到荒漠化的影响。

科学家粗略统计全球约三分之二的国家和地区,约35.92亿公顷的土地受到荒漠化的危害,中国也不例外。

土地沙漠化简单地说就是指土地退化,也叫“荒漠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自“十三五”以来,我国荒漠化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防沙治沙土地已达880万公顷毛乌素、呼伦贝尔、浑善达克、科尔沁和四大沙化地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沙化土地减少16.9万公顷,绿化覆盖增加226.7万公顷

然而,就在一山之隔的印度,其西北部也有着一个“印度大沙漠”,然而印度却将这片沙漠变成了一片可以耕种的良田

内蒙古多伦县实现了由“沙中找绿”到“绿中找沙”的巨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是怎么做到的呢?其实是因为其建立了一套独有的灌溉体系

那我国过去的沙漠化防治措施是如何进行的?印度又是怎样的一套做法?其中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科学家表明,我国沙漠治理已见成效,而印度的灌溉成就实则借助了大自然的天然优势——青藏高原,近千万亩良田得到水源的滋养,孕育一方土地。

青藏高原的湖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防治漫漫

截至2022年,我国干旱、半干旱、亚湿润干旱区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3成左右。

我国荒漠化的类型主要分为风蚀、水蚀、冻融荒漠化和土壤盐渍化四种,而造成我国荒漠化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四点。

我国北部沙漠及荒漠化土地分布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是因为土地的粗放利用

在我国荒漠化地区,大多采用旱作农业,水耕地仅占总耕地面积的36.4%

这些土地由于缺乏水源灌溉,长期经受风吹,从而导致了荒漠化。

旱作农业指无灌溉条件的地区,依靠天然降水从事农业生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是因为草场管理不善,过度放牧

我国放牧区家畜多达9000多万头(只),过多的家畜导致草场生产力下降,草场不断萎缩沙化

过度放牧指草地放牧牲畜密度过大,超出生态系统调节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是因为乱砍乱伐,破坏植被

我国薪柴林供不应求,薪柴供应缺口巨大,牧民们为了填补缺口便砍伐其他树林和收割草地来解决薪柴短缺的问题。

乱砍滥伐破坏森林的生物多样性,降低森林的生态调节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一点是因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当

河流上游由于过量的灌溉造成了大片土地次生盐渍化,而上游过量用水造成河流下游的流量减少甚至断流,下游地区荒漠植被得不到充足的水源灌溉,加之地下水位的下降,成片枯死,从而造成土地沙化

土地次生盐渍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我国出台了多项整治措施

首先,我国建立了一套荒漠化监测评技术体系,通过实时监测对土地发展和逆转的动态、防治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并预测其发展趋势。

风蚀-荒漠化气象监测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采用生物防风固沙技术

利用各类树木还有土壤微生物等,进行防风固沙和改良土壤环境,同时还可以生产燃料、饲料、食物和药材等。

阿拉善左旗吉兰泰镇附近的戈壁上,工人准备种植梭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者,采用机械工程防沙技术

利用秸秆、树枝、板条等材料固沙,这种方法效率快,成本也少。

我国在荒漠化治理中,将上述几种方法综合运用起来,相辅相成,从而进行防沙治理

宁夏灵武市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职工扎草方格固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下来我们看看印度的操作。

浑然天成

印度之所以能将荒漠变耕地,成为一个农业大国,其根本原因,是他们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正在丰收的印度人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背靠喜马拉雅山脉雅鲁藏布江进入印度后,在水流冲刷作用下,形成了恒河三角洲

其北部是山地地形,中部是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东西两侧是海岸平原。

平原约占国土面积的40%,山地占25%,高原占三分之一,但这些山地、高原海拔大都不超过一千米

印度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气候分为三季,分别是六到十月的雨季,三到五月的旱季以及到次年二月的凉季,冬天时,受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冷高压和寒冷气流都被拒之门。

加之印度是热带季风气候,土壤为肥沃的冲积土和热带黑土,一年四季都可以耕种。

据统计,印度拥有的可耕地占世界可耕地总量的10%

目前全世界主要的黑土地大都分布在北纬45度一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我国与印度以喜马拉雅山脉为分界线,由于它海拔高,阻挡了来自印度洋的风,这就导致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南面的印度,降水量充足,北面由于受不到来自印度洋的水蒸气导致降水量少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印度就开始利用喜马拉雅山脉流下来的水源。

例如萨特累季河上的巴克拉楠加尔水库,这个水库的蓄水量高达100亿立方米,它的存在可以让印度在干旱季节有水灌溉农田。

喜马拉雅山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0年,印度在水库旁开凿了一条运河, 将水库里的水通过运河运往西北部的“印度大沙漠”

因为运河的开凿,其沿岸地区拥有了充足的灌溉水源,辟田千万亩,进一步扩大了印度本土的耕地面积

不仅如此,印度还有一套自己的灌溉体系

关于印度灌溉系统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不过后来的发展并不显著,真正飞跃式的发展,是在大航海时代

塔尔沙漠:印度西部和巴基斯坦的沙漠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印度被英国殖民,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印度修建起了一套现代化的灌溉系统,这一套灌溉系统浇灌了约500万亩地。

正是得益于19世纪的灌溉系统建设,截至2008年,印度的农田灌溉面积高达9.3亿亩。

正是有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灌溉体系,才能让印度将沙漠变为良田

英国总督与印度土著王公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借鉴之处

通过对印度做法的分析,我们从中可以学到什么呢?

首先,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土地资源丰富,我们也要充分利用起我们的优势资源

例如“南水北调”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环境保护意识

在上个世纪,印度就开展了“绿色革命”,人人都参与到了荒漠化的防治中来。

我们应将环境保护、荒漠化防治的理念转化为我们自觉的行动

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相关的管理部门也要高度重视

印度在荒漠化的防治中,是由当时的领导人带头推动“绿色革命”

其三,要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防止人为破坏

在我国荒漠化防治中,有许多的荒漠化是因为过度的人为活动导致的。

工人在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千层板林场内运输苗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四,重视科学技术在荒漠化防治中的运用,提高成效

上文中,我们就提到了我国在荒漠化防治中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手段

有了科学技术的加持,荒漠化防治将不再是难题。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塔拉滩绿色产业发展园区的光伏电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望未来

虽然,我国在荒漠化的防治中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我国荒漠化形势仍然严峻

在未来的治理中,我们要理清思路和对策,对不可治理的荒漠化土地,加强监测,在荒漠边缘建立防风阻沙带,防止沙化向外蔓延

经过30多年治理,库布其沙漠林草综合植被覆盖度明显提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荒漠化的最终目的是改善生态环境,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既要保护现有森林草地,还要防止新的荒漠化土地出现,同时,也要逐步治理已经荒漠化的土地,在治理中积极开发利用当地资源。

我们必须坚持保护优先、有效治理、合理利用的策略,实行综合治理办法,对农、林、牧和荒漠化地区的特色资源进行开发,多种经营模式双管齐下,追求更高的效率

数十年矢志不移防沙治沙,为4.5万亩沙漠披上了绿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充分利用目前现有的技术,充分开发运用到防治荒漠化的行动中来。并且加大对荒漠化地区居民的宣传,提高他们的防治意识,大家携手共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