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不自觉地注视之下,我们应当警醒自己保持一种对自我的审慎,一种不刻意强调外在身体特征的审慎。」

4月29日,诗人余秀华和男友杨槠策在社交平台上直播拍摄婚纱照,引发网友关注。几日之后,相关话题#余秀华与90后男友结婚#也登上了热搜榜。

提起余秀华,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她农妇、脑瘫患者的身份特征与鲜活、热切的诗歌创作。她的走红总是或多或少伴随着“天才灵气”的称赞,而她却绝不仅是大众认知中的“网红女诗人”。

在因诗歌走红后,余秀华身体力行地展示着那种存在于文字中的生命力与尖锐,比如果断结束了名存实亡的婚姻,公然表示“离婚是我一辈子做的最幸福的事”。

人们感叹她脱身不幸福婚姻关系的清醒与坚定,但当余秀华的新恋情公开后,这份感叹也渐渐衍生出了些许不解与好奇。

(杨槠策公开恋情的视频)

2022年1月1日,名为“杨槠策”的用户账号在抖音中发布了一条视频,公开了余秀华和他本人的恋情。在这之后,两人不时会以短视频、直播的形式和网友分享恋爱故事。

曾说出“一个女人没有爱情,就没有任何人可以打败”的余秀华,如今看起来深陷爱情的甜蜜之中。人们好奇她的新恋情,在得知杨槠策为90年生人、与她相差15岁后,也暗暗揣测杨槠策的身份与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抖音网友评论)

这位90后男朋友是否别有所图?双方的情侣关系又是否是在演戏?面对部分网友的质疑与恶意,余秀华的回应视频直接且坦然:“任何两性关系的本质就是有所图。”

“各有所图”的爱情,正如“这也配叫诗歌”的争议一般,映射出余秀华对传统社会规范的抵抗。值得警醒的是,作为读者和局外人,当我们在关注余秀华与90后男友的恋情时,是纯粹的好奇,还是置身于规训中的妄自演绎?

从诗歌到现实:

以“抗争”闻名的余秀华

初入大众视野,余秀华便以诗歌中出奇的想象、热烈的感情表达惊艳了诸多读者。出身于农户的余秀华,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甚至没有健全的身体,字里行间却表现出一种扎根泥土的自然和真挚,那无疑是一种不同于现代主流诗歌的气息。

《诗刊》的编辑刘年就曾将余秀华的诗歌描述为“烟熏火燎、泥沙俱下,字与字之间,还有明显的血污”。尚且不论“血污”之形容准确与否,但余秀华成名后所面临的诗歌争议不可不谓喧嚣。

(余秀华引发争议的诗歌作品)

她写爱情,便就是写情与爱,对于情欲的表达也丝毫不含蓄。最初那个写下“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余秀华,在之后的作品中依然延续了对爱和性的直接、大胆书写。

作为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和残障人士,余秀华将自己对于爱情和欲望的叙事与追求公然置于凝视之下,实际上也在挑战着传统的性别制度框架。

尽管关于其作品好坏的争议始终存在,凶猛、赤裸的语言表达又让争议不断升温,但余秀华似乎并不畏惧非议的存在。她在微博等公共平台上与恶评公然对峙,表现出战斗姿态,毫不留情地行使自己反击的权利,还曾被网友称为“键盘侠克星”

(余秀华在微博回怼恶评)

从“网红女诗人”到“键盘侠克星”,大众视野中的余秀华早已不只是那个表达直率的诗人。实际上,对余秀华的个人经历了解越多,越能感受到她自语言文字中流露出的恣意反抗。这种抗争,延续于诗歌之外,贯穿于她自出生以来就遭受的现实苦难。

农妇、脑瘫、离婚,面对自己的个人身份标签,她不愿将自己标签化,但似乎也并不介意将这些身份标签暴露于大众视野中,而是在和身体残疾、婚姻枷锁的抗争中书写自己的生命故事。

对余秀华而言,她因诗歌走红,也因自己的抗争而闻名。

“各有所图”的爱情:

打破世俗的又一举动

除了作品争议之外,余秀华也曾因成名后的离婚选择而饱受争议。

2015年,当时的余秀华走红不久,刚凭借出版费实现了经济上的独立,便决定要与丈夫离婚。有人认为余秀华成名后抛弃了“糟糠之夫”颇为无情,但也有人赞赏她从不幸婚姻中抽离的勇气。

人到中年,这段起始于父母安排的婚姻也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对余秀华而言,诗歌写作上的成就给予了她独立的资本,让她不必因为身体的缺陷而依附于丈夫,而是更有力量地寻找自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余秀华在家中写作)

同样具有非同寻常的天分与才情,《那不勒斯四部曲》中的莉拉苦苦挣扎于被压迫的女性命运,却难以真正地从不幸的婚姻关系中出走。相比之下,余秀华则幸运地依靠诗歌创作冲破了包办婚姻对于一个农村残障女性的桎梏。

然而,外在身体特征的缺陷仍然存在,仍然在考验着余秀华的生活。在采访中,她坦言:“离婚后那几年,我就是在跟自己较劲,我非要找一个人来证明我这个身体(获得)爱情是没有阻碍的,结果是打了自己的耳光,实在是证明不了。”

或许当时的余秀华也未曾想到,自己会陷入到一份因诗结缘的爱情中。在公开了和杨槠策的恋情之后,余秀华通过抖音视频回应网友的担忧和揣测,一句“任何两性关系的本质就是有所图”引发了不少支持声。

(网友表示认同余秀华的观点)

在余秀华的表述中,这段恋情并非恋爱脑上头的冲动之举,她对亲密关系亦有着清楚的自我认知,既不否认自己的声名带来的吸引力,也不排斥再次投入到一份感情中的魄力。

事实上,人们支持的不仅是余秀华在两性关系和婚恋观上表现出的坦率、通透,更是她在苦难的人生中,将这份抗争的勇气、对自我的追求一以贯之的坚韧。

揣测之外,

能否脱离“健全人”的高傲?

我们当然可以理解,对诗歌的品评仁者见仁,对爱情的理解也因人而异。只是,写诗的人诸多,人们为何频频关注于余秀华的一举一动?

一种可能性在于,当我们在关注余秀华时,不仅是在注视着一个公众人物、一个名人的作品与生活,也会不自觉地审视着她不同于常人的地方,比如那些被刻意提及的身份标签,比如她言行举止的“出格”。

(杨槠策在评论区回复网友质疑)

恋情公开后,尽管不少人予以支持和祝福,但部分网友对余秀华秀恩爱举动的排斥、对其情侣关系不对等的猜测依旧存在。尤其是在余秀华配合直播拍婚纱照之后,“看重名利”、“团队合作”的质疑声纷纷扰扰。

实际上,这种对恋爱企图的揣测仍然将爱情的基础限定在身体魅力之上,默认了余秀华在亲密关系中的弱势地位。似乎在大众评价标准中,真挚的爱情只能建立在健全、年轻、美丽的外在身体特征之上,当 余秀华的恋情不符合传统规范时,人们理所当然地将名利视作恋爱的交换条件。

然而,身体残障人士就只能依附于亲密关系中的另一半吗?

(余秀华恋爱后写的诗歌)

余秀华曾因这个理由被迫进入上一段婚姻中,却并未收获幸福的人生。相比于余秀华将恋情公开于社交网络中的勇敢与坦荡,随之产生的猜测与质疑充满了观看者居高临下的恶意。

在电影《推拿》中,梅婷饰演的“都红”一角拥有漂亮的外貌,前来推拿的顾客无不夸奖她的外表之靓丽。然而,对于失去了视力的都红而言,健全人眼中的“外表美丽”于她毫无意义。所谓“正常人”的夸奖也许并无恶意,只是在夸奖之外流露出的同情和惋惜始终无法摆脱一种居高临下的高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源自电影《推拿》)

由此,当我们将目光聚焦在余秀华身上,或许很难摆脱“健全人”视角下的不自觉垂视,但在这不自觉之下,我们应当警醒自己保持一种对自我的审慎,一种不刻意强调外在身体特征阻碍的审慎。

对余秀华而言,或许人生不是切断过去后重启,而是一直正在进行时。坦然陷入到一段真实的新恋情中,也是她身为弱势者与命运抗争的一环。

对相隔屏幕的我们而言,妄自揣测与评价也许不费吹灰之力,但余秀华所拥有的生命力与抗争勇气,却是我们难以拥有的。

(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资料:

[1]最人物 《46岁余秀华:我恋爱了,男友90后》

[2]三峡晚报《46岁“鬼才”诗人余秀华恋爱了,男友是90后》

[3]在人间 《余秀华:一个女人没有爱情,就没有任何人可以打败》

[4]新京报书评周刊《余秀华新诗引发争议:女性的情欲书写冒犯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