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的靖难大战以建文帝自焚,燕王朱棣登基即位画上了最终句号。燕王朱棣成为大明王朝的新主人后,自然就该动手清算建文帝一系的臣子了。力主削藩的齐泰、黄子澄,拒绝投降新朝的方孝孺、铁铉,都被处以极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这些人都是文臣,除了守济南的铁铉,并没有真刀真枪地直接威胁过朱棣的生命。那么,那些在靖难大战中与朱棣在战场上真刀真枪厮杀过的武将们,他们在朱棣登基后又都落得了个什么下场?是有仇报仇有怨报怨,还是说战场之上各为其主,得到了军人色彩浓烈的朱棣宽恕?

一.耿炳文

耿炳文是建文帝时,躲过朱元璋屠杀硕果仅存的两名开国功臣之一。朱棣造反后,耿炳文作为主帅北伐。在真定之战中被朱棣击败,拒城坚守,朱棣连攻三日不克,知道耿炳文擅长守城,于是撤军而去。但建文帝知道耿炳文兵败后,就改以李景隆替代他统帅全军。

朱棣称帝后的第二年,刑部尚书郑赐、都御史陈瑛弹劾耿炳文,说他使用逾越制度的服饰,大逆不道。耿炳文被逼自杀,他的几个儿子也都被牵连杀死。

二.郭英

郭英是躲过朱元璋屠杀的另一名硕果仅存的开国功臣。郭英因为早年征战身受七十余伤,所以一直都是以副手出战,先后辅佐过徐达、常遇春、傅友德。到了靖难大战时,郭英作为耿炳文与李景隆的副手出战,虽然颇有战绩,但仍然被建文帝罢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棣登基后,郭英被免官回家,第二年就在家中病死。郭英和耿炳文都死在了永乐元年,标志着明朝开国功臣彻底死绝。

三.李景隆

李景隆是明朝开国功臣李文忠之子,在靖难之役中接替耿炳文成为了南军主帅,先后在郑村坝、白沟河被燕军击败,丧师数十万,以致南北攻守形势逆转,被建文帝罢免。等到燕军兵临南京时,守卫南京城门的李景隆开门献城,迎朱棣入城,靖难大战以燕王胜利告终。

朱棣即皇帝位后,李景隆因有“默相事机之功”,被朱棣尊为了靖难第一功臣,位于诸臣之首。永乐二年,周王、刑部尚书郑赐、靖难功臣朱能等纷纷上疏弹劾李景隆“包藏祸心,谋为不轨”,朱棣削去了李景隆的功臣勋号,后来又夺爵抄家,将他与妻子数十人都软禁在家中,最后在永乐末年去世。

四.盛庸

盛庸是洪武年间官位不显,靖难之役爆发后,以参将身份随耿炳文、李景隆北伐。白沟河之战后,李景隆南逃,盛庸固守济南,燕军围城三月也没能攻下,还被盛庸反击偷袭。盛庸论功被升为平燕将军,总领南军。在随后的东昌之战中,盛庸重创燕军,朱棣被团团包围,在大将朱能、次子朱高煦的拼死攻杀下才逃出重围,此战燕军二号人物张玉战死。夹河之战,盛庸战败,退守德州。最后燕军一路南下长驱直入,盛庸虽一路跟随却无力阻拦,最终在朱棣称帝后向朱棣投降。

永乐元年,盛庸辞官回家。同年,都御史陈瑛劾盛庸怨望有异图,盛庸无奈自杀。

五.平安

平安是朱元璋养子,其父在追随常遇春攻克元大都之战时战死。平安早年曾经追随燕王朱棣出塞作战。靖难大战爆发后,平安以列将身份随军出征。李景隆为主帅后,任命平安为先锋。白沟河之战时,平安作战勇猛,几乎刺中朱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后双方互有胜负,最后朱棣孤注一掷南下时,平安率军尾随攻击,并又一次冲到朱棣面前,差点直接击杀朱棣。燕军与南军在灵璧对峙,由于徐辉祖被调走,南军决定转移。南军转移的炮号与燕军进攻炮号同是三声,结果夜间燕军进攻时南军自己内乱,被燕军彻底击溃,平安被俘虏。

安久驻真定,屡败燕兵,斩骁将数人,燕将莫敢婴其锋。至是被擒,军中欢呼动地,曰:吾属自此获安矣!争请杀安。

朱棣即位后,因为他是太祖养子,并没有杀他。永乐七年,朱棣北巡北京,看到平安的名字后,问左右:平保儿尚在耶?平安知道后,自杀而死。

六.徐辉祖

徐辉祖是开国功臣徐达之子,因为其姐是燕王妃,所以靖难大战一开始,徐辉祖并没有得到建文帝重用。后来李景隆败,徐辉祖才率军援助,稳定住了局势。在灵璧时,徐辉祖率领南军取得胜利。但京师传言因为徐辉祖是燕王至亲,作战不出力,被召回。这导致平安率领的南军势孤而全军覆没,平安也被俘虏。燕军渡江时,徐辉祖仍然在抵抗,直到尾随而来的盛庸再次被燕军击败,燕军才顺利渡江。

朱棣进入南京后,徐辉祖拒绝拥戴朱棣。朱棣大怒,但考虑到他是元勋之子,当朝国舅,仅仅勒令他返回私宅,革去了俸禄。永乐五年,徐辉祖病死,也有传言说是被勒令自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