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吴蓉辉

妈祖宫,位于洞头岛东北部,东与大王殿相邻,西与东沙接壤,北与妈祖宫顶相连,南临东沙渔港。隶属北岙街道北沙社区东沙行政村。

沿环岛公路向东沙方向前行,见山脚下有一排12生肖石雕,不远处有座金黄色的妈祖庙,便到妈祖宫自然村了。妈祖宫自然村,原是个无名的小山坳,村因妈祖宫而得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洞头,人们与海相伴、靠海为生,特殊的环境形成了信奉妈祖的独特习俗。据统计,洞头共有妈祖宫庙23座。这些妈祖宫有的历史悠久,而有的年代不远;有的规模宏大,有的小且简易;有的称妈祖宫,有的称天后宫;有的专奉妈祖,有的与其他神灵一起供奉……

东沙妈祖宫,又名东沙天后宫。它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1997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曾多次修缮。宫殿坐北朝南,面对东沙渔港,结构古朴。宫中有一副长联把东沙妈祖宫的由来、发展的历史及重建后庙貌一新的景况概括得十分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说,妈祖宫得以很好的保护,离不开一个人——池云。上世纪六十年代“文革”时东沙妈祖宫遭受严重破坏。为了保护妈祖金身等文物,池云冒着生命危险把金身藏到北岙娘家的老屋。妈祖宫一度成为东沙海带生产队的仓库,后来成了饲料仓库。在“破四旧立四新”运动中,造反派到她家中搜查妈祖金身,抄家没有结果,就把她当成牛鬼蛇神进行批斗。“文革”后期,为了收回妈祖宫,让妈祖金身能重回宫殿。她磨破嘴皮子,饲料厂终于从妈祖宫搬出去。在她的努力下,妈祖宫最终恢复原貌,金身重新安坐圣殿,妈祖文化重放光芒。

如今,每年五月初,村里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妈祖平安节,各地游客和当地群众欢聚一堂,不忘初心,共同传承和弘扬妈祖文化,共同构建两岸文化交流,祈福平安和谐。2010年,《洞头妈祖祭典》还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中的民俗项目呢。

庙后,村子最左边有一条溪沟从山上下来,淙淙溪水汇入东沙渔港。顺着溪沟可以到达山上的妈祖宫顶自然村,再到水头岩自然村,这是早年村民外出邻村的必经之路。溪沟里,不时有我手掌大小的猷蠓从这块石头下快速爬到那块石头下,然后一眨眼功夫就不见了踪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寺庙前,两三条的小船搁浅在港湾,是载不动的思念,还是留恋家园的美好?岸边,渔妇趁着天气补着渔网。渔家的生活,总是忙碌于开渔的日子,而闲散的时光,阳光暖暖,风平浪静,晒晒鱼干,剥剥红虾,丰收惬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远处,避风港里渔轮整装待发。每年开渔节到来时,村里可热闹了!老渔民在岸边为渔民和每一艘渔船进行了简单而庄重的祈福仪式,祈祷开渔一帆风顺、鱼虾满仓。随着鞭炮声和马达声,渔船慢慢从港口驶出,平静的海面热闹起来,绣有“独占鳌头”字样的“头鬃旗”随风舞动,鲜艳的旗子在船头迎风飘扬,渔船驶过的海面泛起白浪,船上的渔民向着丰收不断前进。

早年,妈祖宫村交通闭塞,新世纪初环岛公路从村前经过,村民进出方便了许多。现在村前环岛公路畅通无阻,人行道特别适合散步。漫步其间,蔚蓝的大海、金色的沙滩、灰色的公路,以及远处山上翠绿的树木让人一扫视觉疲劳。

漫步村子,这是以石头堆砌的海边村庄。石屋依山坡而建,坚固厚实;石路依山势而铺,蜿蜒曲折;路边开满各色小花,很有“海上布达拉宫”的感觉。

几户村民开起了民宿。 这些民宿大多是别墅式和农家小院式相结合的海景房。 带着一天 游玩的兴奋与疲惫,晚上在宽敞的阳台上,听着乡村音乐,和亲人、朋友在此喝茶、聊天,分享旅游的快乐,欣赏美丽的夜景,倾听大海发出的涛声,体会居高临下的感觉。

入夜,静谧,远离尘嚣,让心灵升华。 早晨起来,可以爬山看日出,呼吸天然氧吧带给来惬意的享受,倾听山鸟的叫声,看看海鸟的飞翔姿势,让自己与大自然融在一起,一切美好。

不论你来自哪里,当你来到妈祖宫村,你会不自主地放下尘世的纷繁,一种心灵的契合油然而生,倍感自在、安心、舒适。忙里偷闲,来吧,寄身山海之间,和风暖阳,粼粼波光,一盏茶,梦里去,胜却人间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