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党员,我能为身边人做些什么呢?”上海疫情发生以来,看到小区群里业主的各种诉求、想到小区里孤寡老人的生活问题,河南濮阳市驻沪团工委副书记、上海祎琛消防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贾胜博萌生出了做志愿者的想法。主动联系居委会后,贾胜博成为了小区里的第一批志愿者。在他的号召下,小区志愿者队伍逐渐壮大。

疫情来势汹汹,让上海按下了暂停键。来自河南濮阳的一群青年志愿者,他们默默守护着家园,为小区、校园平稳运转,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

主动请缨,逆行而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说:贾胜博分发快递 濮阳市驻沪团工委供图(下同)

“志愿者说起容易,做起来又是何等艰难。”穿着大白服,贾胜博在核酸检测点位一站就是大半天。防控宣传、环境消杀、入口值守、人员排查、核酸采样辅助、现场秩序维护、物资发放、居民配药,只要需要志愿者的地方,贾胜博都会到场,保障了小区居民在封控期间的基本生活。

志愿队伍是温暖的大家庭

“穿着防护服在小区里走动的时候,居民看到我都会打招呼,有些也会表示感谢,看到大家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感激,心里面会觉得特别充实。”加入社区支援队伍以来,濮阳驻沪团工委委员、中国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金融科技经理李展说,“以前,社区里基本不认识其他的居民。但仅仅通过这几天,我就认识到了很多邻居,真切感受到了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说:李展

志愿活动的过程中,李展了解到居委正在对社区独居老人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于是他也帮忙一起订菜订肉、集中配药,并进行抗原检测指导。切身参与其中,他感受到了居委社区工作的不易和对居民的温暖。

看到校园里的另一番亮色

“我们的青春总有一些遗憾,但我们却能够透过口罩和隔离带,从一声问候、一份餐食中感受到人性的温暖,看到高校里的另一番青春亮色。”濮阳驻沪团工委委员葛海洋是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学生,通过志愿者服务,他为疫情防控贡献了自己一份微薄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说:高校志愿者

在疫情封控下的校园里,他为同学们分发抗疫物资、组织同学做核酸,让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了时代的责任与担当。“疫情虽然来势汹汹,给我们的生活都蒙上了阴影。但作为学生,应把这次的疫情当作一次学习的机会,利用好这个机会,静下来想一想自己的人生规划。”葛海洋说。

这是责任和义务

“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我的责任和义务。”濮阳驻沪团工委委员刘泽康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兼辅导员。疫情管理期间,他不仅要保障所带班级96名学生的日常生活、疏导情绪、处理突发情况,还要协助学院师生搬运物资,配送一日三餐,为无法来学院进行科研工作的同学做实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说:分发餐食

在办公室的折叠床上,刘泽康一睡就是37天。“疫情带给我们的考验是难得的,我们需要迎难而上、勇挑重担。”

通讯员 吉世鳌 新民晚报记者 吕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