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产业,在全球任何国家,看来都是关乎安全与发展的核心产业。

2005年,白俄罗斯,卢卡申科一纸总统令,让白俄的“硅谷”——明斯克高科技园区,破壳而出。

信息技术产业(IT产业),开始得到白俄罗斯当局的大力扶持。

这个公认“苏联遗产最多的国家”、这个公认的“精苏”总统,真正想走的路,是让白俄罗斯大踏步地迈向世界。

其实,他并不想让自己的国家,成为任何附庸。

1.从国营农场长到白俄罗斯第一任总统

1993年,时任白俄罗斯总理的克比奇,提名卢卡申科为反贪委员会主席。

卢卡申科,这个苏联时期的国营农场长有何过人之处?

克比奇看中的,是卢卡申科未从过政、不属任何派系的履历,克比奇想用他来打击自己的对头,时任白俄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科维奇。

彼时,舒什科维奇采用叶利钦式的休克疗法,让白俄罗斯经济像俄罗斯一样全面崩溃。在卢卡申科的打击下,舒什科维奇一推就倒。

但克比奇想不到,卢卡申科搂草打兔子,顺带查处了克比奇的贪腐行径,他的派系也被一网打尽。

在时代的多重碰撞下,卢卡申科意外上位,成了白俄罗斯第一任总统。

上台之后,卢卡申科貌似让白俄罗斯大踏步地迈回苏联。

比如,这是他的首次就职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面国旗,在中国被戏称为“五花肉旗”,是白俄民族主义的象征。

上台一年后,卢卡申科就恢复了苏联时代的白俄罗斯旗帜。(只是去掉了苏联的标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俄罗斯国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联白俄罗斯旗

在经济政策上,摒弃休克疗法,重回国家对经济的强力控制。

在外交上,与俄罗斯组建俄白联盟,跟普京大秀“哥俩好”。

所以,他不是标准的“精苏”、“亲俄派”,还是什么?

2.卢卡申科自己培养出的反对派

卢卡申科很清楚,白俄罗斯是什么处境,尤其是在俄罗斯面前的处境。

白俄罗斯地小人少——面积相当于中国的陕西省,人口不足千万,相当于中国一个二线城市。跟乌克兰比,完全没什么战略纵深可言。

俄白边境离莫斯科仅400多公里——装甲部队两天即可行军至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苏联时代的产业分工——比如一辆汽车的不同部件,各加盟共和国专精一部分,但不能全精——白俄赖以支柱的机械制造和重化工产业,基本被俄罗斯控制。

更重要的是,俄罗斯控制白俄经济的根本动力——能源。

所以,如果不对俄罗斯“事大主义”、甚至倒向其对手阵营,终究会招祸自身;但是,一味受制于俄罗斯,更不是安全的长久之计。

美日关系如此紧密,美国农产品出口那么多,日本也坚持保有自己的粮食生产,尽力少依赖美国。

卢卡申科更清楚,白俄罗斯需要新的出路。

但白俄自身地小人少、资源有限,论家底别说跟俄罗斯比是九牛一毛,就算比起乌克兰,也是一穷二白。

但白俄有一样资源无比宝贵、是其他第三世界小国无法比拟的: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0年-2020年白俄罗斯与中高等收入国家高等教育入学率对比(来源:世界银行)

苏联时代的教育体制,让苏联解体后,前苏联国家人民的受教育水平,远超同收入国家,甚至不逊于很多发达国家。

充足的高素质人口,是白俄罗斯的王牌。

2005年,塞普卡洛卸任白俄罗斯驻美大使。

驻美期间,塞普卡洛深为硅谷高科技所惊叹,他向卢卡申科提议,以发展外包IT产业的方式,建设白俄罗斯自己的硅谷。

在世界互联网兴起的大潮中,白俄罗斯扶持本国发展IT行业:鼓励白俄年轻人学英语、学电脑,给外国IT企业做外包程序员。

白俄罗斯政府也对这些产业给予了大力支持,利润税、增值税之类的皇粮统统免除。

尽管白俄码农们做的活,大多位于IT产业链的中下游,跟富士康的活没有本质区别,但终归迈出了新步子。

白俄的IT产业,确实做出过相当不错的产品,比如著名网络游戏《坦克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著名游戏坦克世界,白俄罗斯码农设计的

还有著名的亿磐(EPAM)公司,尽管并非白俄企业,但其作为明斯克高新科技园的发起企业之一,大批白俄罗斯码农在此敲键盘写程序。

在2020全球IT服务外包100强榜单中,有8家白俄罗斯企业上榜。

白俄罗斯的信息产业,在GDP中所占比例,从2009年的2.3%增至2019年的6.3%,在白俄罗斯所有经济部门中排名第三位。

但是,就像前面说的,这种外包IT终究只是下游产业。

当然,对于后发国家而言,外包发达国家的下游产业,基本都是融入国际贸易体系的跳板。以此进行一定积累后,再努力产业升级,不失为一条可行且稳妥的发展道路。

就像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东亚经济体,都是这么走过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国早期加工工业

不过,东亚经济体中,韩国得到了美国大量的援助和支持,这个白俄没有。

新加坡守着连接两大洋的世界黄金水道马六甲海峡,这个白俄更没有。

韩国、新加坡等国,在通过外包西方下游产业,进行一定积累后,都实现了产业升级——掌握科技含量更高、产业链更加上游的高附加值行业。

这个,白俄罗斯没有做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国三星公司

没能成功实现产业升级,白俄的外包IT产业只能使得相关特定从业者受益,没能改变自己经济的基本盘,尤其是依赖俄罗斯的基本盘。

前文所说,信息产业在GDP占比稳健增长,但与之反差之下的是,在此期间白俄罗斯GDP增长仅为3.6%。

尤其是2014年,俄罗斯因为克里米亚危机被西方制裁,经济增长乏力;自此之后五年,依附其的白俄罗斯,GDP增长不足1%。

俄国经济逐步衰落,白俄大势上也在衰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俄罗斯经济增长率基本随俄罗斯起伏,近年衰退明显(来源:世界银行)

那么,在白俄罗斯的码农们看来,自己的同行圈子,与世界接轨的国家如此欣欣向荣;而自己国家居然搞成了这个样子,不用问,肯定是国家政府本身就有问题,卢卡申科这老爹就有问题。

然而,开眼看世界的年轻人,是卢卡申科自己培养的反对派。

互联网是一个冲破各种界限的平台。

信息的迅捷化和虚拟化,使得IT行业的各个分工环节可以跨越空间的束缚。

与父祖辈们终生束缚在厂房和农田中不同,白俄的青年码农们,即使足不出户,他们的同事、合作伙伴可以来自世界各地。甚至他们大量的工作内容,本身受到来自西方国家的指挥,几乎不与本国产生交集。

这既让白俄年轻一代与西方有了更多交流、增长了更多的见识,切身感受到了西方的繁荣富庶;但也容易让他们与白俄的广大社会产生脱节(在工作中与外国打交道的机会可能比本国人还多),让引领舆论的话筒掌握在了外国人手中。

白俄年轻人看到自己国家衰颓的经济,开始将这一切归罪于西方口中“落后”、“专制”的“苏联守墓人”卢卡申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卢卡申科的抗议者

这里形成了一个悖论:卢卡申科自己扶持的获益群体,反倒成了反对他的“生力军“——2020年白俄的抗议运动,码农正是抗议的主力。

而当初提议创立白俄硅谷的前驻美大使塞普卡洛,2020年也与卢卡申科逐鹿总统宝座,在败选后,又率先声称选举涉嫌舞弊,自己也在随后引发的动荡中流亡国外。

产业依附于西方,最终话语权也依附于西方。

3.骑墙派不是想做就能做的

前苏联国家的领导人,大体可分成两种。

第一种,在苏联时代就是官僚政客,他们的政见可能也有差别;但执政手腕都颇具苏联风格。普京、纳扎尔巴耶夫属于这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种,苏联解体后才步入仕途,这些人执政风格与苏联迥异,甚至很像西方领导人。波罗申科、泽连斯基属于这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有人都认为卢卡申科属于第一种,但他在苏联时只是个国营农场长,虽然也是体制内人物,但终究不属于政界。

他其实介于这两者之间,他也比谁都懂得左右逢源。

卢卡申科明白,既然彻底背离俄罗斯并不现实、甚至容易身处险境,那么在不跟俄国掰掉的前提下,尽量多方通融才是正道。

扶持新兴的IT产业,融入西方市场,就是他想给国家的一条新路。

在外交上,他也从没放弃与西方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卢卡申科与美国国务卿蓬佩奥

阿富汗战争时,白俄罗斯曾给北约提供空中支援和补给。

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后,面对俄罗斯的压力,卢卡申科八年未有承认克里米亚属俄。甚至此后开始淡化俄语在国内的影响:本不太会讲白俄语的他,也开始在讲话时使用白俄语。

他其实跟李光耀是一类人,表面立场坚定,但实际左右逢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光耀

但在后冷战时代,西方阵营更强调立场站队,你只要与我的对手友好、只要拒绝“自由民主”,那你就是我们的敌人。

卢卡申科扶持的本国码农,本想用他们促进与西方的友好;但西方想的是,要用他们作为反对你的先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波兰华沙市政厅挂起“五花肉旗”声援白俄反对派

无奈,卢卡申科只得选择再靠近俄罗斯,毕竟俄罗斯不会要你的命——至少不会那么急着要。

承认了克里米亚属俄,乌克兰战争中站队俄罗斯,跟俄罗斯一起被西方制裁。

他是破罐子破摔吗?谁知道。至少西方的决策者搞不明白,是他们放弃了一个瓦解俄罗斯阵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