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金山天华路方舱医院;再见了,日夜守护的大白们;再见了,新冠病毒,以后再也不要见到新冠病毒了!谢谢同济医院的大白姐姐们、大白叔叔阿姨们对我的关心!我以后还会做志愿者的,为更多的人提供志愿服务!”。今天(3日)上午,金山天华路方舱医院年龄最小的感染者志愿者小词恋恋不舍地跟大白们告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金山天华路方舱医院容量最大的D舱,每天一日三餐开饭的时候,会有一位穿着红色志愿者马甲的小女孩一蹦一跳穿梭于舱里,为感染者分发水果、牛奶、筷子;而其他时间,总能看见她在上网课、认真学习,不时会看到大白在辅导她做功课,跟她做游戏、谈心和聊天。她就是来自静安区某小学的三年级学生小词,今天她和妈妈一起出舱了。

“大白姐姐,我可以做志愿者吗?”4月19日上午,瘦弱的小词来到当班护士长薄密珍面前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啊?几岁啊?为什么要做志愿者?你能做什么事情?”“我叫小词,今年九岁,我想像妈妈和其他志愿者一样去帮助别人,我可以发牛奶、水果呀!”就这样,小词成了一名金山天华路方舱医院年龄最小的志愿者。每天上好网课后,帮助方舱志愿者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发放中午和晚上的餐食和饮料。

大白们很快都知道了小词这个年龄最小的方舱志愿者,工作间隙总会来到小词的床边,关心小词身体恢复情况,也悉心了解小词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由于按规定接种了新冠疫苗,小词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症状,这让大白们很欣慰。

冷不丁出现在床边的一个小玩偶,是小词每天醒来后最大的惊喜;而活泼和灿烂的笑容是小词每天送给舱内感染者和大白们的礼物;小词和大白们闲暇时做游戏的轻松氛围更让感染者们心情愉悦,为方舱单调生活带来欢声笑语。

人在方舱,学习可不能落下,大白们非常关心小词的学习,虽然方舱医院环境略显嘈杂,大白们想方设法为小词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医护人员专门开辟出来的一间方舱教室里,小词和其他小朋友一样能安静地上网课。大白医生和护士每6小时会换一次班,但对小词的关心却一直在没有停下来过,就这样一个充满爱心的小小志愿者和D舱内的大白们,彼此支持,彼此爱护,感染着舱内的每一个人。

在方舱医院期间,同济医院医疗队陆续收治了一些感染新冠病毒的少年儿童,大白们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方舱之中,孩子们虽然身旁有父母的陪伴,但在陌生的环境里,他们的内心还是经历着种种考验,尤其如何在方舱进行高效学习成为孩子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护理管理组尤春芳、张佩英和护士长们商量,把D舱相对独立、离舱区相对较远的D2护士站腾出来,添加椅子和台灯,贴上卡通画,精心布置了“方舱教室”。对于学习遇到的难题,遇到问题,大白们也都会发挥自己在数学、语文和英语等学科的特长,为孩子们一一解答。

5月2日上午,医护团队进行日常查房、核对准备出舱的患者名单、处理部分患者的常见症状后,大家便邀请即将出舱的小词来到心愿墙请她留言。亲历一周多的方舱生活,小词不禁拿起笔写下了内心所感:“我希望方舱内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早日康复出舱,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节奏。”

当天下午医务管理组李福兴副主任和尤春芳护士长,来到舱内,把方舱志愿者证书颁发给舱内年龄最小的志愿者小词,对她在方舱医院出色的志愿者服务表示感谢,并对出院后的居家健康观察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交代。

同济医院医疗队出征以来,综合协调组积极在世博展览馆方舱医院、普陀区新曹杨方舱医院和金山天华路方舱医院招募志愿者,截止目前累计有300余位来自各行各业的感染者化身为“方舱志愿者”,在舱内协助一日三餐和他物资的发放,协助护理组组织核酸采样,分担医护人员的压力,成为医护人员的“隐形战友”。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