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国家曾对外公布实行关于大额资金流转监管新规,一旦个人存取资金高达5万元起,便需要到银行进行预约登记资金来源及去向。但不久前,央行又再度发声,表示新规于2022年3月1日起取消执行,这又是为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规取消的原因

众所周知,新规最初只是在个别地区进行试点,分别是浙江杭州、广东深圳、河北。为了让新规更有利地展开,对应不同地区的真实情况,新规的细则也有所不同。

关于资金限定额度,浙江杭州的限额是三十万元起,广东深圳地区的限额是二十万元起,而河北地区则是十万元起。这都是在对试点地区的当地经济情况以及区域人民资金流转需求有了深入了解分析后,才确定最终的限额。

可尽管在制定前做了全面的分析调整,但当一项新规开始真正落地实施时,终归还是会存在大大小小的各种弊端和漏洞。

技术层面的问题:实际上,一项新规的实行,不仅对用户的习惯有很大的影响,对于银行来说更是工作量的剧增。

新规的暂停,有一部分原因确实是因为技术上的不成熟。为了实现新规的要求,对于每个大额客户进行实名登记以及资金的来源及去向,银行方不仅需要记录到用户的详细信息,还需要保存好所有相关交易单据。这也意味着银行需要一套新的系统来完整地保存用户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其中,光是记录所有单据凭证等信息就已经是极大的工作量了,更何况还需要记录用户的所有数据。银行员工需要迅速地适应新系统,同时详细了解数据登记的所有要求,银行的数据库及业务量本身就是极其庞大的,这在短时间内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即使是进行一系列的培训也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

同时,银行在更换新系统后,也是需要时间和精力去不断地进行优化改进。最终考虑到技术和工作人员能力的不完善,若是一直持续执行下去,对于银行和用户反而弊大于利,最终暂停新规的执行。

银行资金流动问题:除了银行方面的问题以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新规的实行导致用户产生不信任,同时部分用户对于新规的初期表示出不习惯、不适应等怨言。根据央行的数据统计,2022年我国流通货币数突增18.5%,银行有大量资金流出,对于银行的发展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意味着银行的流动资金也在大量减少。

银行业务减少、资金池减少,便容易引发一系列金融风险,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对于未来的发展极其不利。此时央行发布暂停新规的实息,也是为了稳定银行资金的流转,同时给予用户们一定的时间去了解新规的必要性,稳定用户的心理不安,确保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正常运营。

对数字货币的影响: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如今国家正大力推进数字货币,除了方便人们日常使用以外,同时也可以加大国家对于资金往来的管控,有效地防止犯罪分子的违法行为。

然而,在新规试行期间,相关数据表示现金货币的流通竟然产生了变化,截至2021年1月份我国社会的现金流通便超过10万亿元,这意味着我国开始出现现金使用回流,而线上支付份额处于下降趋势,严重影响到数字货币的推行。为了稳定社会现金流通数额,同时为数字货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国家不得不叫停新规。

新规实行的必要性:有不少群众提出疑惑,如今新规都被取消,那么最初真的有提出新规的必要吗?毕竟新规在提出之时,遭受到各种非议,存款都需要被问资金的来源和去向,更是多了几项办理手续,客户们都表示流程变得麻烦许多。

实际上,之所以央行出台这项新规,主要是加强对资金流转的管控,防止出现各种金融违法犯罪行为,例如洗钱、诈骗等。为了躲避监管,犯罪分子经常使用线下现金交易,而在收取到现金后,他们还是会经过银行进行存款转账,而新规的制定,便是提高对这部分资金流转的管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目前虽然新规被取消,但是并不意味着国家会对这类金融犯罪行为松懈。相反,在试行期间所发现的种种问题,都会一一进行分析并且提出解决方案。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新规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届时再重新运用到现实中,效果必然倍增。

今日话题:央行发声,个人存款超5万登记被取消,这是又在释放什么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