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的加深需要一种“友好、积极的态度”,这种态度使我们关注他人。如果我们关注自己,就会担心别人对我们和我们的行为是怎样的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我们友好地关注他人时,我们会注意到别人的好恶、兴趣和需要。这种态度有益于增加对话和透明度;人们因为彼此感到安全而相互交心。
忠诚的友谊和深刻的交流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如果丧失了积极友好的态度,交往关系是很难加深下去的。
1.向他人展示真实的自我
不要以有别于自我的形象出现,人们喜欢接近真诚的人。不要抑制自己内心的真实,如你的趣味、幽默感等。
如果你表现出紧张,别人也会紧张,谈话就会肤浅而紧张。不要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弱点上;将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注意他在说什么。
他人也跟你一样是有弱点的。平等地对待他人,而不是将人看得过高或过低。
2.用提问的方式了解别人
人们一般都喜欢谈论自己。通过提出几个问题来鼓励他人谈话,这样便于找着容易讨论的话题,同时也便于更多地了解一点对方的情况。
不要提出用“是”与“否”便可以回答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没有进一步谈论的内容,也易使谈话陷入僵局。
不要问:“你喜欢老师关于友谊的讲课吗?”而要问:“老师关于友谊的讲课,你喜欢什么地方?”学会提问“为什么”,你将会惊奇自己会长时间讨论一个话题,而且通过一个问题了解许多内容。
同时,我们还要知道,这并不是什么情况下都适宜的提问方法。如果用得太多,会让别人感到自己好像是在被审问。对别人的感觉要敏锐,学会以适当的方式提问。
3.学会倾听别人
提问有助于发展对话,倾听回答则有助于使对话的继续。别人谈话的时候,我们不要分心;别人还没讲完时,我们不要考虑该如何应答他。
让别人把话说完,然后用几秒钟构思我们的答语。目视别人表示自己认真对待谈话,跟随他的思路,在他讲话时不要催促或打断他。
这样做有助于增进相互了解,发现共同的爱好,并体验各自的不同之处。
随着交流的发展,我们会感到可谈的话题越来越多。我们彼此的信任程度也会随之增长,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得到一两个挚友关系。
随着交往的加深,我们相互间自然会出现冲突。处理这些误解的方法决定着我们交往关系的未来。
这一篇文章给大家讲解了在人际交往中的三种方式,下一篇文章将向读者分析常见的四种性格类型,了解自己以便于更好地与他人交往。
(关注我,每天分享情感故事和正能量,帮助你在人际交往和赚钱方面更胜人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