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22日,野心勃勃的希特勒在占领了波兰、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荷兰、希腊等14个国家后,终于决定将镰刀挥向了苏联这个庞然大国。为此他下令德军实施“巴巴罗萨”计划,以146个师,3580辆坦克,4980架飞机,47000门大炮等,从北方、中央、南方三个方向以闪击战的方式对苏联发起闪电式袭击,至此苏德战争正式爆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希特勒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在战争初期的表现极为糟糕,甚至还出现了几十万人成建制投降被俘的严重情况。主要在于苏联国内先前爆发的大清洗运动导致许多优秀军事人才缺失,从而直接导致了苏联军事指挥层的断层,在被德军偷袭的情况下,苏军自然是一击即溃,德军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就打到了基辅。

7月初,连胜不断的德军决定发起基辅战役,以围歼苏军当时最大的重兵集团——西南方面军,夺取具有重大战争经济价值的乌克兰。在这危急时刻,斯大林召集苏军高层人员商讨如何应对这一场即将到来的硬仗。在这场会议上,为了保护住苏联的有生力量,避免西南方面军被德军围歼,身为苏军参谋长的朱可夫元帅在作战会议上提出:苏军可以暂时先放弃基辅地区,将西南方面军撤退到第聂伯河的东岸去,等待时机再重新夺回基辅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可夫

不过,斯大林却认为应该坚守基辅,因为基辅资源丰富,那里的小麦、顿巴斯的工农业区、甚至乌克兰后面的高加索的石油一旦被希特勒得到,那对于资源并不是很丰富的德国来说,他们可以达到以战养战目的,从而变得更大强大。而且坚守基辅也能让国内人看出自己坚决抵抗德军的决心,一旦成功守住基辅,那将给予节节败退的苏军莫大的鼓舞。其次,个性强硬的斯大林也觉得不放一枪一弹就撤退的行为是彻底地懦弱之举,是对苏联红军的侮辱,他决定要在基辅和德军一决生死,让希特勒知道苏联红军可不是好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斯大林

按理来说,讨论会上有不同的观点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基辅是守是退都有其道理,但权利欲极盛的斯大林在这种公开场合可不容他人公然忤逆他,因为这是对他权威的挑战,可是行伍出身的朱可夫却是一个性格耿直之人,于是,观点不同的两人从开始的普通讨论慢慢变成的面红耳赤的争吵。

看着性格刚直的两个人越吵越激烈,在场的将领都吓出了一生冷汗,尽管他们都为朱可夫担忧着,可又不敢上去相劝,因为他们都知道斯大林的脾气。在大清洗期间,敢当着众人面顶撞斯大林的下场,不是被拉出去枪毙,也是被流放到西伯利亚挖土豆去了。

在双方争吵最激烈时,朱可夫一气之下对着斯大林怒吼道:“斯大林同志,既然你不赞成的我决定,还要我这个总参谋长干什么?我请求你,把我派前线去。”此言一出,全场将领都吓住了,因为这话相当于是逼宫,朱可夫在以自己的功绩和职位逼迫斯大林同意他的决定,这可是犯了斯大林的大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可夫和斯大林

“—啪—” 突然间,一声嘹亮的耳光声令争吵中的朱可夫和斯大林都安静下来了,原来是斯大林的侍卫长阿尔卡季耶夫突然走上前来,对准朱可夫的脸上就是狠狠一记大耳光。然后阿尔卡季耶夫厉声大声说道:“领袖的命令必须无条件去执行,抗命者将被撤职,情节严重的还将要被送上军事法庭!”。

这一声耳光令朱可夫瞬间冷静下来了,他明白如果自己继续和斯大林争辩下去,那么还未等到德军进攻基辅,可能自己就已经被送上军事法庭了。至于斯大林,在侍卫给了朱可夫狠狠一巴掌之后,他的怒气也消了不少,冷静下来后,他也明白朱可夫不过是心直口快罢了,倒不是故意想给他难堪,所以他不想把事情闹得太大,只是单方面解除了朱可夫总参谋长的职务,并且降职为预备队方面军的司令员。

两个月之后,朱可夫的观点得到了应验,在这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围歼战中,苏军面对了前所未有的败北,苏军第5、第21、第37、第26集团军大部,第40、第38集团军之一部被歼灭,整整65万人被俘。

基辅的惨败,让斯大林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他也开始放下自己高傲的权威,认真回想起朱可夫提的每一条意见,在两天的思索之后,斯大林也终于明白,战场上的事情还是交给朱可夫吧!于是,他令人紧急找来朱可夫,对他委以重任,让他去战场上解救陷入苦战的红军。

有了斯大林的全力支持,朱可夫在重新执掌军队后,他终于可以充分发挥自己杰出的军事才能,之后历史进程也验证了朱可夫的能力:他在列宁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以及后来的柏林战场上表现非常突出,最终一路高歌猛进,率领苏联红军成功反攻入柏林,攻取了德国国会大厦,并令红军旗帜飘扬其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占领国会大厦

战争胜利后,当朱可夫率领着苏联红军归来时,整个莫斯科红场都沸腾了,人们欢呼雀跃地歌颂着他和斯大林的名字,各式各样的勋章一个个的佩戴在朱可夫身上,彰显他那卓越的功勋,苏联的《真理报》和《红星报》上更是接连不断的描写这位苏联大将的丰功伟绩,朱可夫的风头一时之间,甚至都盖过了斯大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凯旋回归

不过,尽管朱可夫身处一片赞扬声中,但他依然没有忘记当初那个扇过他耳光的阿尔卡季耶夫,朱可夫没办法去责怪斯大林,所以他只能拿这个小侍卫来开刷。他觉得,战争初期苏军之所以败得如此惨烈,就是因为斯大林身边的“小人”在进献谗言。

此后,朱可夫在和许多将领聊天时,都会故意提及所谓的“小人”,让大家远离这个“小人”。但在场的将领都明白当时阿尔卡季耶夫就是为了救下朱可夫才打了那一巴掌的,不然一个侍卫有什么理由敢于上前去打一位总参谋长呢?

阿尔卡季耶夫的朋友知道此事后,都为他打抱不平,认为朱可夫就是恩将仇报,按照斯大林当时的生气程度,如果没有阿尔卡季耶夫那一巴掌朱可夫很有可能脑袋都要搬家了。但朱可夫却不明白这个道理,

很快,这些消息也传到了阿尔卡季耶夫的耳朵里。对此,阿尔卡季耶夫淡然地表示:“我在领袖身边呆了这么多年,难免也会有疏忽的时候,朱可夫元帅能够对此直言不讳,也说明他是一个极为耿直的人,让他为我说好话,岂不是让领袖下不来台吗?”

之后,随着朱可夫的功名日渐盛大,斯大林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他找来一些理由将朱可夫开除了出去,贬为敖德萨军区的司令员,后来又调去了乌拉尔军区担任司令员。可惜,性子耿直的朱可夫却没有从中学会为人处世中的低调和圆滑,他依旧保持着自己的耿直和倔强,以及自大和骄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可夫

斯大林逝世后,朱可夫凭借着对赫鲁晓夫的拥立之功也一度被重新启用,可以说,若是没有朱可夫,那么赫鲁晓夫很难成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但当赫鲁晓夫坐稳了位置以后,这位斯大林的后继者也学着斯大林的操作,将朱可夫再次撂在一边不再启用。

实际上,朱可夫并没有真正犯什么违法乱纪之事,他不过是毫不掩饰自己的骄傲和荣耀,可古往今来,又有几个功高震主的功臣能够做到低调行事呢?谁又能在一片赞誉声中不会迷失呢?

在赫鲁晓夫当政时期,随着朱可夫渐渐被调离权力的中心,很多曾经和他关系较好的朋友要么因为害怕得罪赫鲁晓夫而远离他,要么因为他的耿直而疏远他,但是,当初一直被朱可夫开刷的阿尔卡季耶夫却没有说过朱可夫一句坏话,反而一直尊称他为朱可夫元帅。

晚年时期的朱可夫,听说了阿尔卡季耶夫当年的宽宏大量后也为自己当年的斤斤计较而后悔不已。可以说,在战将如云的苏联军队中,阿尔卡季耶夫这种高尚的品行的人不多,毕竟,他没有在朱可夫落魄后对他落井下石,反而一直尊敬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