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经常觉得工作毫无意义且多余?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类又是如何一步步变成金钱的奴隶的?今天,我们就从《工作消费核心新穷人》这本书给大家解读一下,工作是如何限制你,他们又为何要执行人口清除计划?悄悄说真相。

随着科技的进步,西方国家率先进入了工业社会,机器的产生摧毁了原本的家庭作坊,这意味着原本家庭作坊生产的个体经营者需要进入工厂工作了。但是当时的人们大多不愿意进入工厂,毕竟原本是给自己打工,但突然变成了给别人打工,谁都不愿意。而且大多数的人只要吃饱穿暖,就没有继续奋斗的动力了。

但是进入工厂就意味着需要服从并且遵守996规律的工作节奏。为了让人们心甘情愿地进入工厂,当时的政治家、哲学家和传教士们设计出一种叫做工作伦理的道德,就是说工作是一种正义,不工作是一种罪恶。即使这个工作对你来说毫无意义和收益,你也应该工作,在今天,这种工作伦理早已深入我们的血液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想想自己,周围没有工作的人是不是会遭到其他人的白眼?自己失业的时候又是不是会不断陷入焦虑和自责?所以,所谓的工作伦理其实是一种道德说教。统治阶级希望劳动者向非洲的黑奴一样,只具有奴隶的价值。这些工人应该勤勤恳恳,专注工作,对主人忠诚,依附于主人,不用考虑自己。但是,光有这样的道德说教还不够啊,还需要让无知的生产者们恐惧。于是他们便找出了一个理由,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不工作。久而久之,这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

直到现在,依然有很多人这样认为。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都会指着穷人说,看,如果你今天不好好学习,没有一个好工作,以后就会像他们一样。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资本家和包租婆也不工作呀,但是他们不是穷人。此外,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斯特迪弗洛在他们的书《贫穷的本质》中也不止一次。强调穷人之所以穷,并不是因为他们更笨更懒,没有工作,而是因为其他原因。用说教的方式恐吓还是不够,还需要让生产者们切切实实地看见。于是他们故意把救济所和收容站间的破败不堪,条件艰苦恶劣,时不时还会发生个失踪死亡的事件。看到救济所悲惨的生活处境,惊恐的手工业者纷纷走进工厂,开始内卷儿。

工厂呢,因为有了资本和筹码,可以不断压榨底层工人,将他们锁死在工位上,如此30年,直到大厦崩塌。当这套工作理论的道德体系被建立,他们就需要贯彻执行。于是,教会建立的学校率先开始教授学生们这套伦理道德,而接受了这套伦理道德的绵羊,最后也会进入他们安排的羊圈之中。一开始是教会的学校,后来是初中、高中、技校,甚至是大学,这样教育出来的人,区别只是一个大号螺丝钉,还是一个小号螺丝钉,所以有人总会说,学校是不会教你如何赚钱的。

学校当然不会教你如何赚钱,他们培养的从来就是技术工,不仅不会叫你赚钱,反而会限制你,让你觉得不工作就是罪恶,从而锁死在工作的牢笼当中。与此同时,人们也变得更加狭窄了,这里的狭窄是指建设和技能的狭窄。在古代,如果你是一个木匠,那么你可能需要自己砍树、包销、加工、雕刻、上漆等等一系列工序,在这一件件不同的工作中,你感悟生命,获得了人生的意义和满足。

而现在,你只需要在格子间或者是工位,成为一个螺丝钉或者是齿轮,做着枯燥乏味、机械重复而又无意义的工作。当你质疑这份工作没有意义,他们就会变成一个美国梦,美其名曰,你想成为大老板,就需要安安稳稳按部就班继续这样工作。每一个老板都是这样一步步干出来的,多么美丽的谎言,而这套体系所建立的共识。是不分左右的,无论左派还是右派,是资本家还是哲学家,只要是统治阶级,就是这套理论为根本,因为这符合统治阶层的最基础利益。

但是生产者们也不傻,不会满足于枯燥乏味的工作,他们也有欲望需要满足。于是统治者们想出了一招,把这些欲望导向消费,借由不断地消费满足他们的欲望,让他们沉溺在消费之中。想让生产者成为消费者,统治者们做得非常简单,就是让消费品成为身份和阶层的象征。你用iPhone,那么说明你的消费水平不错,至少也是个白领,也能实现车厘子自由。恭喜你,你显得是个人上人了,就连出门打个球,穿什么球鞋都可以彰显出你的身份、地位和阶层。一些消费品就是比另一些消费品显得更加高级,即使他们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时装、奢侈品和化妆品就是最好的例子,很多人觉得用上。这些产品自己就显得高其他人一等,但实际上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大家都是打工人了。

放眼当今世界,韩国青年是被这种思潮影响最深的一群人,他们买不起房子,所以用u only live once的思想来及时行乐,打扮的精致漂亮,物质上攀比也成为韩国MC时代的标志之一。只要你陷入了这种消费主义的陷阱,你就可以无限制地消费升级,因为欲望是无止境的,但是拨开消费主义的外套,你会发现不同档次的商品最终的区别也许只是一些可有可无的功能,又或者符合独特审美罢了。最终消费成为一种美学,取代了工作伦理,替统治者统治着人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要你能消费,不管你有没有工作。而打工人为了更好地消费,所以安安稳稳好好工作,随着消费美学的建立,工作逐渐也成为了一种美学理论,尚360行,行行出状元,工作并无,高低贵贱。但是在美学的包装下,工作也分成美的和丑的。你能为自己的兴趣工作,那么恭喜你,你的工作就是美的,反之则是丑的,你的工作充实、丰富且有意义,那么你的工作就是美的,反之,那些无意义的机械劳动就是丑的,这些美的工作成为少数人的特权。

如果你名校毕业,恭喜你能做一份美好的工作,成为预备精英的一员,如果你文化水平不高呢?很可惜,你只能做一些丑的工作。于是,在一种五十步笑百步的攀比之中,人们为了追求有意义的工作而不断内卷,卷赢的人藐视那些输了的人,但实际上都只是打工人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穷人不再是没有工作的人,而有了一种新的定义,他们首先是没有稳定工作的人,其次他们是不合格的消费者,抠门、不消费成了这些穷人的标签。在这样的社会中,没工作的穷人往往会发现自己特别无聊,因为所有原本不需要消费。就能获得的快乐,现在都需要消费才能获得。比如,原本你想去哪儿爬山就去哪儿爬山,现在去哪爬山不可以了,得要个门票,原本几个小伙伴红灯绿灯小白灯就能玩儿一下午,现在都需要手机游戏才能满足。

所以久而久之,人们自发形成一种共识或者观念呢,就是只有消费才能带来快乐,而想要消费就得要有钱有工作,所以工作无所谓意义,它唯一的价值就是为了能消费产生快乐所承受的痛苦。然而现实真的如此吗?在他们编织的谎言中,似乎只有工作才能消费。然而现实情况往往是,就算你有了工作,也没有闲钱去消费。于是人们退而求其次,开始追求小而美、小确幸和所谓的精致生活,甚至开始为了自己能消费而不去找对象,美其名曰,我自己都养不活怎么找对象啊?我自己都养不活怎么生孩子呢?为了消费去工作,为了消费放弃一切与生俱来的权利已经深入我们的每一寸毛孔。

我的天哪,多么畸形而又可笑,有时候我甚至想,也许这样的社会秩序就是作为人口灭绝计划的一部分被设计出来的。当然,我这个想法更切实的论据还在后面。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力的增长,巨无霸企业越来越多,你工作与不工作已经影响不了生产力的增长了,你爱干不干,有你没你一个样。

企业根本不需要更多的人来增加利润,甚至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他们永远可以找到成本更低的地方。在20年前,中国搭上了这趟便车,成为他们转移生产力的目的地,而现在,随着中国的发展,用工成本增加,他们也自然而然地选择东南亚成为他们生产力转移的下一个目的地。于是,对于大公司而言,进步意味着裁员。注意,我说的大公司的进步意味着裁员,而优化只是听起来没那么恐怖的说辞罢了。

科技进步让机器取代人,进而让软件取代人。当然,总有公知用一个借口堵上恐惧被裁员的人的嘴,那就是每一次科技进步都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人们会向新的职业流动。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你能指望一个在流水线上工作了30年的人出来什么都不会,然后投入一个新兴行业吗?不可能的,所以在宏大叙事上,人们说得很轻巧,会有新的职业,但是加入新的职业对于一个20岁开始工作,工作30年的50岁的中年人来说,一点儿也不容易。

我们再来看看发达国家的前车之鉴。当代欧洲人最关注、最担心和最恐惧的事情的调查中,失业是无可争议的风暴中心。85%的芬兰人、78%的法国和瑞典人、73%的德国人和72的西班牙人认为失业是他们国家最重要的问题,也就是说,新职业产生的速度已经跟不上科技取代。那个工作的速度了,全世界的发达国家都是如此,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大规模的失业产生了。

但是他们不能说失业,他们说这是淘汰落后产能,是过剩,是灵活就业。面对大规模的失业人口,穷人的定义又变了,穷人最终变成了底层阶级。在统治阶层看来,这群底层的垃圾无法适应时代的改变,是在竞争中败下阵来,是被时代所淘汰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有益的贡献,他们最好消失,他们最好消失。这就是书中的原话。很多人庆幸自己并非底层,甚至嘲笑底层的人,因为他们卷赢了。但是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又有哪个行业或者职业能够确信自己长期有用呢?毕竟35岁被大厂裁掉的程序员永远不会认为自己是那个没用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产生了一种普遍的焦虑,这种焦虑其实是由于工作的不稳。导致的对自己未来的焦虑,这是一种本能的焦虑,甚至普通人可能都不知道自己为何而焦虑。为了解释这种焦虑,社会会找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去解释这种焦虑,是因为冷战,是因为共产主义幽灵,是因为中国抢走了我们的工作。总之,你焦虑的原因永远都是外部的,而不是内部的。这就是统治者玩的东西。底层阶级也开始被人抹黑,他们成为了右翼红脖子,当他们被抹黑,不会有人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所以发现了吗?为了让大家保持贫穷,他们绞尽脑汁一直在偷换概念。那这种情况该如何解决呢?在过去,老牌资本主义通过开发新殖民地的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现在的地球早已经没有能殖民的新处女地了。所以为什么马斯克和一些国家要不断地探索宇宙,其本质就是一种殖民主义,是为了解决现代问题的劳动力输出。很多科学家提出。地球已经满负荷了,其实并不是说地球养不活那么多人了,而是说地球上已经没有可供统治者殖民、解决他们构建的社会内部矛盾的方法了。过去的方法失灵了,难以为继了,但是殖民火星也并不容易啊,以现在的科技发展速度,万一火星没殖民成功,大多数人先成为过剩人口了怎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简单,为了不让他们过剩,不让他们意识到这是社会内部的问题,从而隔了统治者的命,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它们消失。怎么消失呢?战争呗,人口清除计划呗。哎呀,和平年代,战争清初,人口太激烈了,那就温水煮青蛙呗,先让他们沉迷在奶嘴文化中,然后一步步地将它们毒死、杀死。但也不能全部杀死吗?这群人只要恐吓一下,就会成为乖乖的市民。那些愿意接受统治者领导的韭菜可以继续服务,不过最好让他们永远处于负债状态,最好从出生。开始就还债,一直还到死为止。工作就是为了还债,统治者相应的施舍他们一些能够满足他们的奶嘴,游戏、电视剧、娱乐等等等等,如此周而复始,直到殖民太空。

这样生下来就还债的说法其实并非空穴来风,在美国公司的相关理论中,其实就有很多赛博朋克的科幻电影,他们花的钱不是钱儿,叫做信用币,其实也就是你能透支的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