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郑州小区公园里发现了一条路灯中的鱼,疑似在特大暴雨期间滞留在路灯中,引起了网友的注意。看得出来,这条鱼是因为路灯中少量残留的水活下来的。而在情侣之间有一句话:“我离不开你,就像鱼离不开水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直以来,大家对鱼的印象就是生活在水里的生物,没有了水,鱼的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然而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种鱼类:它不仅可以离开水,离开水的时间还不短,甚至可以达到三四年之久。世界上还有这样的鱼吗?它又是怎么做到的呢?下面就由小纪带着各位看官老爷去一探究竟!

能离开水的鱼在世界上确实存在,它就是非洲的肺鱼。这种鱼长得像大号的泥鳅,有多大号呢?它的身长可以达到一米以上。这是一种生活在非洲的淡水鱼,要知道,在非洲当鱼可不容易,其他地方的鱼可能担心的是被大鱼吃掉、被捕捞,非洲的鱼却会面临严重的干旱。原本生活的河流在炎热的天气下直接干涸,甚至还会再烤到开裂,迁徙可能也比较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了,非洲的鱼也不都需要考虑这么复杂的问题,如果生活在雨林区、刚果河和尼罗河或者其他不会干涸的河流,只需要身体“皮实”一点,水温高也能生活就行了,但肺鱼可是真真切切和干涸的大地较上了劲。人们甚至能在土里找到这种鱼,看上去像是被土地困住了一样,但等到雨季来临,它又会恢复活跃。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原来,非洲肺鱼有着和其他鱼类不同的鱼鳔,可以说它甚至发育成了肺,同样具有肺拥有的基本功能,这也是它得名非洲肺鱼的原因。有人曾经吃到过鱼鳔发育得比一般情况更接近肺的肺鱼,甚至认为这个器官已经很接近肺了,同时也是分左右的,这样的事情还不止一例,也许过的时间长一点,肺鱼就要成为名副其实的“肺鱼”了。

同时,在每年八月份干旱季节到来的时候,肺鱼都会在快要干涸的河道里找一处淤泥,为自己打造干旱季节的容身之处。为了顺利的度过旱季,这种鱼要先给淤泥开一个“天窗”,也就是透气孔,这样它就可以通过呼吸避免缺氧了。然后非洲肺鱼就钻进淤泥,把自己缩成一团,身体折叠起来,分泌出一层粘液。

这层粘液不仅能让肺鱼自己保持湿润,更是可以让四周的泥壁变得坚硬起来,这样一来,就不容易因为晒干而坍塌了。就这样,肺鱼在自己精心打造的“小屋”里蜷缩着身子,等待着旱季的到来。

但是,缩在这里它又要以什么为食呢?

这就要说到肺鱼的另一个独门秘籍——夏眠了,由于最差的情况需要在土块里等上三到五年,非洲肺鱼果断进入了休眠模式,仅保持最低限度的生存,必要的话连呼吸都能省则省。毕竟在这段时间里,它们只能靠消耗自己的脂肪和肌肉生存。同时,它们的新陈代谢率也降到了原来的六十分之一,原来一天的量,现在可以顶两个月,六天的量就相当于一年,运气好的话只需要等到旱季结束,“饿两天”就没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哪怕这样也得听天由命,毕竟除了干旱之外,非洲大地上的人类活动也是会产生影响的。比如有的人在外出打猎干活时就可能遇上这种鱼,努力储存水的肺鱼也就这么变成了非洲人的新水壶。也有一些可怜的鱼,由于藏身的整块土都被带去搭房子了,没能得到回到河流的机会,一番准备自然也是白费了,也许过了几千万年之后才能作为化石重见天日。

不过,科学家关心的可不是鱼的命运,而是它极低的新陈代谢。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假死状态,已经涉及到了细胞科学的高难领域。试想一下,如果人类能让自己的细胞代谢降低到六十分之一,岂不是可以静等时间流逝,一关就是几百年吗?要知道,虽说之前有冷冻人体的技术,但是争议很大,而如果能把新陈代谢降低到很低的幅度,是否能让很多得了绝症的患者撑到医疗科技水平发展到足以治愈这种疾病的日子呢?

或者是否可以推动科幻电影中出现的那种低温休眠仓,目前支持宇航员进行长距离的太空探索呢?现在我们还不得而知。也许就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来自于自然界神秘的动物身上的特性会被现代科技研究透彻,最终应用于人类身上。但科技迅速发展之下,我们要始终对自然界怀抱敬畏,毕竟还有更多奥秘人类无法探究,来自于久远的时间和自然的鬼斧神工,毕竟大自然的力量要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加伟大。

好了,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了,不知道各位看官老爷对此次在河南郑州小区中所发现的非洲肺鱼又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最后记得给小纪点赞加关注,我们下期节目再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