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教学成绩。近年来的职称评审,对教学成绩的要求越来越重视了,成绩能直接反映出教师班级管理能力和教学水平,教学成绩不理想的教师,可能无缘副高。以我市为例,教学成绩是评副高的硬指标,今年出台的文件明确规定,教学成绩必须要独立成一个自然段,把乡排名、县排名、优秀率、合格率等列出来,成绩优异的教师,评委们写评语的时候,才有依据呀!若是同年级县排名倒数15名,一票否决。

获奖证书。各类证书也是教师教学水平、教育教学研究和班级管理的直接证明,比如教育部门和政府部门表彰的 “ 教学能手、先进教师、优秀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教学成绩在乡、县位居最前列的教师,乡和县两级表彰必然会有,虽是精神上的奖励,但在职称晋升时用处特别大,这也是评委写评语的依据之一。

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从事教育科研的起点,关系到教育科研的方向、成效、价值和意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型教师的直接证明,从立项到揭题,自己无论是主导还是参与,都能享受这其中的光环,这是评委比较认可的评审要求之一。

教育教学经验文章。这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或教学反思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成果体现,直接反映出教师工作开展达到了一定的深度。教学成绩和表彰奖励人人都有,但教育教学经验文章,未必人人都有,而评委都属于管理层,也喜欢搞研究,喜欢写文章,他们最欣赏的,就是把平时工作中的经验、方法、成果等以文章的形式呈现出来。如果一线教师多一点这方面的文章,对评委而已,如遇知音,会大大提高评审通过率。

副高职称的指标每年对于一所学校来讲是比较少的,特别是对小学就是少之又少,大约一年只有一个副高职称的指标(指标由教育部门根据学校的情况下达),由于指标少,想评聘副高的人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刚开始评聘副高的指标都被学校领导们评了。近两年随着指标数有所增加(两三个),平头教师有了希望,但是竞争就随之而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副高评聘的硬性条件较多,主要在几个方面: 1. 教龄要长,也就是从事教学工作二十年以上,担任一级教师(现在新的级别,以前的小学高级教师)五年以上。2.学历,必须具备大学专科以上。3.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成绩均在称职以上,并且至少有两次年度考核为优秀以上。4..任现职以来,应有公开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或在学术交流的教育教学论文;又或者在本校与本系统有较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5.城镇教师晋升高级职称应有在农村学校任(支)教2年以上的经历。6.每年的继续教育学时要达标。

副高评聘的软性条件: 1.本人应与学校领导和老师搞好关系,特别是学校的职称评聘小组。2.本人应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品质,既教书又育人,和学生打成一片,与家长关系和谐,受到学生喜爱。3.本人历年来获得的各种奖状越多越好。

故事分析: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是真理!2018年我参加中小学副高职称的评聘,很幸运,一次通过!其实能顺利评上副高,是幸运也是自己努力的结果。我2005年就是小教高级,也就是现在的中小学一级。那时中小学职称还没有合并,对于一个农村小学教师来说,小教高级也就是最高职称了。当时也有小学教师评中学高级职称的,我们叫小中高,当然能评上小中高的是凤毛麟角,一个县里也没几个,作为农村教师的我想也不敢想。

2013年,听同学说农村的小学教师也能参评中小学高级了,我就打听了一下需要哪些必要条件,自己开始慢慢准备。在教学之余,撰写教学论文,学做课题,积极参加班主任基本功比赛。数学教师基本功大赛和评优课等活动,功夫不负有心人,各种比赛都获得的奖状,课题也顺利结题,论文在省级刊物,当然教学成力也不错。2017年参加教师教学能力测试也通过了。从2016年开始我们省对乡村教师的职称评定也不断倾斜,16年我们镇给了3个名额,17年,18年都给了5个名额。乘着政府的好政策,2018年,我参加了副高职称镇里的初选,综合评定第二名,申报到省里也顺利通过!

我觉得农村教师参加副高评审主要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副高比例接近饱和,名额变少,我们镇19年,20年每年只有2个名额了。二是缺少证明自己教学能力的证书,就是优质课,基本功等奖状。有不少老师教学成绩每年都不错,但不热衷参与各种竞赛活动。对于写论文,做课题也不积极。请职称光有教学成绩是不够的。再说了,想参评自己就得积极准备,哪个评上的教师都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总结语:

评聘副高职称的确较难,最主要难在副高的指标太少。另外全国各地的情况不同,也许副高的评聘要求和条件也有所不同。假如中小学教师晋升机制能够按照公务员改革后的晋升机制实施,我想是会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欢迎和赞美的。

晋升副高,是所有中小学教师的愿望,虽说职称改革的政策越来越人性化,但我们还是要多付出点努力,多争取一些荣誉,在同等条件下,会比别人多几分优势,通过率自然会更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