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时期,3万红军后面有十余万国民党军追击,前面又有6万黔军以乌江为依托阻截,形势万分危急。

乌江是贵州第一大河,如果不能渡过乌江,3万红军便有全军覆没的危险。红军领导在1934年12月31日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讨论到底该如何打过乌江的问题。

有人说红军应该绕过乌江另寻他路,但毛主席却认为应该强渡乌江。最后会议采纳了毛主席的看法,可他本人却对能不能强渡成功非常担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5年1月1日,毛主席看着窗外纷飞的雪花陷入沉思。作为这支部队的领导人,他心中的担子可想而知。但他对强渡乌江的总指挥刘伯承充满信心,他相信刘伯承一定会找到强渡乌江的办法。

实际上,红军强渡乌江的战斗确实发扬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优良传统。就当毛主席还在沉思时,前方工兵连早就准备好工具紧急集合。当时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支工兵连为强渡乌江的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次工兵连于1月2日抵达乌江渡口。在他们到达之前,红一军团四团早就对乌江进行了两次试探性攻击。红四团在红军历史上也是大名鼎鼎,一直担任开路先锋的角色。

红四军团的第一次试探性攻击,是由团长耿飚亲自选派了八名勇士。但由于对面黔军炮火非常猛烈,其中一名勇士不幸落水失踪,第一次攻击失败。

第二次试探性攻击,耿飚又选派了18位勇士。但由于其中一只竹筏由于水流过急,不知道被冲往何处,8名战士失踪,导致第二次失败,这让团长耿飚心中蒙上了一层阴影。

此时刘伯承赶到并通告了最新军情:后面的十余万国民党追兵距离红军只有不到100km路程,留给红四团的时间不多了。他们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在一天之内渡过乌江,否则必然会重蹈石达开的下场。

现在工兵连也已经赶到,红军指战员迅速做了分工。仍然由红四团组织进攻,工兵连得立刻架设浮桥。在敌人的炮火轰炸下,工兵连展开了非常危险的架桥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兵连连长王耀南号称工兵专家,可面对如此湍急的河水,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只能一个人坐在江边,望着奔腾的江水发愣。

附近有个小战士看着连长愁眉苦脸的样子,又看了看后方茂密的竹林,突然想到可不可以用竹子作为架桥材料?这种东西越是长时间浸泡就会变得越结实。于是便向王耀南提出建议:用竹子做成篾绳,拉到江对岸,再把竹筏置于其中,不就可以架成浮桥了吗?

王耀南一听大喜。但由于红军人手不足,他们又在当地找到大量老乡一起帮忙。在所有人的努力下,大量建桥竹筏和运载竹筏都已经完成。

这里就真正展现了军民鱼水情深。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良好作风得到了坚决贯彻。红军指战员每砍一棵竹子都要付给当地老乡十个铜板。另外大家只看雄性竹子,不砍雌性竹子。因为雌性竹子一旦被砍掉就很难再长出新的竹子,这些竹林可都是当地老百姓赖以生存的宝贝。

接下来就需要强渡乌江。战士们在铺好的桥梁上承受着敌人的狂轰滥炸,但只要有人一息尚存,桥梁没有被炸断,他们就不断冲锋。

军委纵队的炮兵连也毫不吝惜炮火,向着黔军的地堡和战壕发动了猛烈轰击。其中有三颗炮弹非常准确地落入黔军的炮兵阵地,导致大量炮弹殉爆,敌人的炮兵哑火,战士们趁机发动冲锋。

此时正在焦急观看战局的耿飚突然发现,江对岸不知道从哪个地方冒出了一些红军战士,他们把江对岸的黔军部队杀了个人仰马翻。从望远镜上仔细看,耿飚认出这正是第二次试探性攻击时,由于竹筏被冲走而失踪的八名红军战士。

原来这八名红军战士的竹筏被冲走后,又无法和对岸取得联系。但既然已经到达对岸,他们决定潜伏起来,一旦主力部队发起攻击,他们便会来个里应外合。他们始终保存着体力,等到战斗进行到最关键时刻他们立刻杀了出来,果然打得敌人阵脚大乱。

此时敌人火炮哑火,防御阵地又被突然出现的八名战士打得乱七八糟,黔军已经组织不起有效的防御,红军终于渡过乌江,避免了当年石达开的命运。

但遗憾的是那名献出计谋,砍伐竹子做竹筏的战士的生命永远定格在那一天。虽然他已经牺牲,但他的英魂长存。他牺牲时只有19岁,他在死前还写了一封家书,却已经被鲜血染红。

当毛主席来到乌江边,看着工兵连用38个小时就架起来的浮桥,不由自主地说道:这就是我们的部队,他们就地取材,用竹筏就建立出这样一座浮桥,这是世界军事史上都难以想象的,我们红军队伍中有神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