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瑜伽—平衡思维】如今社会五彩纷呈、竞争激烈、人才辈出。我等凡人入世,到底是才能重要,还是为人处世重要?或者是智商高还是情商高重要?本期瑜伽找两个唐朝名人来比较一下看看,各位易友自行判断,找到一种平衡吧。

有知识有才华的人,其社会竞争力较强,这是一个基本道理和常识,自古便如此。

现代社会极其复杂,需要各种具备较高知识水平的人才确保社会生产和发展。无论是学理科的、工科的、文科的、艺术类的还是别的,总之都需要,也都能各自找到合适的领域去运用并获得回报。不过在古代,国家教育是没有理、工、文等分科的。隋唐以来的科举考试,也就最多分“文”、“武”两种。而论重要性,自然是“文”比较重要——故,上至皇帝、下到臣子都需要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四书五经类),会写作文才行。这个“作文”包括诗、词、歌、赋、各种应用和政策性文章(古代科举考试时称“策论”,现代公务员考试称“申论”)。作文写得好,自然有治国理政才能,就可以去做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白,可以说是唐朝的天才级知识分子。15岁就发表很多诗词歌赋,得到圈内人士认可推崇。30岁时去往长安,结交很多名人和朝廷重臣,最后被皇帝赏识,招到宫里当上了“供奉翰林”(御用高级知识分子)。这充分说明有才华,很容易得到机遇,从而走上人生巅峰。

可是李白太有才了,不免有些高傲,得罪权臣,甚至最后连皇帝都敢得罪。才当了两年的“供奉翰林”就下课了。再往后就赶上了“安史之乱”,李白到处流浪,最后客死他乡。一代文豪竟然没有做出更大的事业,空留名作绝响,不免可惜!

王维,和李白同岁,也是唐朝的天才级知识分子。王维从小聪明过人,14岁到长安,在文化圈很有影响力。和李白相比,除了诗词之外,王维的书法、绘画、音乐等才能更胜一筹,可谓多才多艺。17岁发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至今传颂!

王维不仅有才,而且性格温和,能做官。21岁中进士,一辈子做官还算顺利,中间遇到两次波折也有惊无险。王维一生曾任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吏部郎中、给事中。安史之乱后,任集贤殿学士、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到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其最后任职,也是其最高官阶(相当于唐朝的副部级)。

然而,王维太过聪明,年轻轻的就看懂社会、人生,26岁就不愿在体制里混了,萌生了归隐心志。中年之后其归隐之心更重,基本上就是一种“隐身”状态。人虽然在官场待着,但谁也不招惹攀附,不追求名利,也不愿卷入是非。身在朝廷、心在田园,过起了半官半隐、亦官亦隐的生活。更特别的是,为了找到精神寄托,中年后的王维迷恋于佛教,在修行中越来越厉害了!《旧唐书》说他“晚年长斋,不衣文采……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就是真实的记录。761年春,王维写了一篇《责躬荐弟表》,请求削去自己全部官职,放归田园。得到批准后,五月写《谢恩状》感谢朝廷的恩准。当年七月安然离世,一辈子与世无争,得以善终。

王维的情商是很高的。本来以其才华和为官经历,还可以做更高官,但他参透当时的社会局面,宁愿去隐居修行,在佛理和山水中寻求寄托。这也使得他后期的诗画作品,自带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的意境,在诗坛树起了一面旗帜。明代胡应麟称王维五绝“却入禅宗”,又说《鸟鸣涧》《辛夷坞》二诗,“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诗薮》)。

让我们来复习一下:《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竹里馆》——独坐幽篁,弹琴复长。深林人不,明月来相。《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易友们细读看看:王维的诗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舒缓,具有极度的禅意美,表现出高度的空灵美,表达了超脱自我的人生感悟。相比陶渊明这样的田园诗人,王维将禅意渗透进诗作中,构建起空明的禅意风格,是其对山水田园诗作出的一大贡献。相比于李白的那种孤傲、狂放、浪漫的风格,后世称王维为“诗佛”,而称李白为“诗仙”,就是这个道理。

唐朝的高级知识分子做到高级官员的,不仅仅有王维。比如:杜牧、韩愈、白居易、柳宗元、刘禹锡……多的去了!【参见本号另外文章“这些著名唐宋诗人竟然都是高干?”】。之所以本期特意提王维,是想做一个对比:在唐朝那个辉煌但又无比波折的时代,既能文采超然,又能明哲保身,谁更适合?后来唐宋时期的名人经历,其实深究一下其背景和最终归宿,大抵能看出所以然了。

【作者:瑜伽所所长。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觉得好?别光点赞啊,分享给朋友。好文分享,知识和快乐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