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导语:

“新冠疫情导致的社交隔离、孤独、对健康的焦虑、压力以及经济下行,
这是一个伤害人们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完美风暴。”
文章着重关注公众心理健康,以及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2019年12月份到2022年4月份,

新冠疫情发生将近2年半的时间。

由于病毒的全球大流行,病毒自身也在不断变异,毒性越小,感染力也越强。

不管是政府,还是民众,对于全域静态管理的政策,都将感受到巨大压力。

新冠大流行的第一年,世界卫生组织就表示,全球焦虑和抑郁的发病率增加了25%

这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面对病毒压力,政策压力,更应该关心民众的心理健康。

现有社会万象也充分证明,这场新冠大流行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病毒本身造成的死亡和疾病

1:病毒不会消失,造成的民众焦虑和压力增大是可以预期的,

更严重的是抑郁、自残或者自杀的人数也会有上升的趋势。

尽管目前还没有具体的因为新冠疫情而导致不幸的数据,

可以参考2003年SARS疫情,有论文指出,疫情期间,65岁以上的自杀事件增加了30% 。

2 : 因为管控病毒扩散的政府政策,对经济造成打击,将无可避免地增加失业率,

民众更加贫穷,从而对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只有在允许远程工作的职业中,相应的职员的健康状况得到了改善)

2022年一季度,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5%。

2021年全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

相比较疫情发生前,2019年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2%。

失业率的增加几乎是一个连锁反应:

• 企业的财务状况不好,裁员或者倒闭。

• 个体户经营不下去,只能关闭。

• 自由劳动者也因为区域封闭,失去工作的机会。

各种情况导致收入减少,甚至完全没有收入。

民众面对收入减少,而需要支出的:

房贷、车贷、房租、食物、看病、子女教育、父母的养老等等,没有变化,

反而因为物价上涨面临更糟糕的情况。

压力与日俱增,没有更好的救助,只能自己面对。

在此环境下,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需要关注。
早在2020年,bbc报道援引专家在《柳叶刀精神病学》的论文,

有八类人,对于全球新冠大流行的体验与一般公众不一样:

童、年轻人以及家庭(学校关停、家庭暴力等)

年长者以及有潜在健康问题的人(隔离、孤独、丧亲等)

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士(支援服务受影响,以及旧病复发等)

线医护人员(害怕被传染,工作压力)

习上有困难的人(时间表以及支援方式改变)

收入人士(工作和财政不稳定)

犯、无家可归者及难民(社交隔离)

有卫生条件的人(居住环境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财新网报道:

3,4月份我国施行全域静态管理的城市有几十个,受直接影响的人口数量达到6000万以上。

并且病毒的爆发是此起彼伏,受影响的人口还在扩大。

基于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政府支持民众心理健康的服务也会格外承压。

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陆林院士曾发表文章说:

新冠肺炎疫情凸显了我国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建设的不足。未来应不断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政府也看到了不足的地方。

最近民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各地民政部门要指导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发挥专业优势,依托乡镇(街道)社工站及已开展的服务项目,密切关注所在村(社区)的救助对象、老年人、困境儿童、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身体状况、心理和精神状态,及时提供政策咨询、心理疏导、危机介入、资源链接等专业支持性服务。引导社会工作者帮助病亡者亲属、康复患者、受疫情影响的特殊困难群体、一线防疫工作人员更好地融入家庭、融入社区、融入社会,助力化解 “疫后综合征” 。

我们自己该如何面对?

你和你的亲人也许会出现某些症状:

• 抑郁

• 复杂的丧亲之痛

• 创伤后应激障碍

• 药物滥用障碍

• 焦虑障碍

请记住,这些不是个别现象,你并非孤军奋战,你不需要为自己的心理问题而自责。

我们每个人都在经历一种百年一遇的创伤。

压力和焦虑是对异常情况的正常反应。

如果别人打开心扉讲述自己的挣扎时,

我们要认同他,要说:“听起来确实很困难,我们会一起想到解决办法的。”

你也许喜欢抽烟,喝酒,但要控制在平常水平,尽自己所能不能酗酒,不能放任不管。

英国医学科学学院做过调查,提出几点有助于自己心理健康的建议:

1:与朋友、家人在网上保持联系

2:保持忙碌状态,做爱好的事、拨弄手艺、阅读、看电影以及改善家居环境等

3:让身体活动起来,比如散步、跑步和运动课程等

4:保持平静,通过正念自我觉察、冥想、祈祷或者养宠物等

5:吸收信息——管理对新闻和社交媒体信息的接收(特别注意限制阅读新闻数量,留意阅读内容,适当的中断社交媒体或关闭信息提醒)

6:通过每日计划来保持日常惯例

7:洗手:但不要过度(特别是强迫症患者)

有一点特别需要指出,

根据《中国心理学前沿》发表的《高校学生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的心理应激及应对特征研究》:
“ 对疫情的关注程度增加与明显的心理应激反应相伴随,体现了认知与情绪的关系。更多关注(一直关注和经常关注)疫情,可能就是焦虑的体现。”

并且指出:

让公众了解,适当而不过度关注疫情信息。不让自己淹没在信息的海洋而失去自我控制,不把疫情妖魔化,相信人类终能找到战胜病毒的方法的平常心态应对,将有利于降低心理应激水平。

就像格拉斯哥大学的罗里·奥康内尔教授(Prof Rory O'Connor)所说:

“ 更多的社交隔离、孤独、对健康的焦虑、压力以及经济下行,这是一个伤害人们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完美风暴。”

面对这种风暴,

政府和服务机构现在不仅需要知道如何正确地帮助别人,

还要知道长远的影响可能是什么,而且还需要有服务去帮助人们重建他们的生活。

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陆林院士在中国青年报《关注“疫后综合征”:如何减少疫情对心理健康的长期损害?》所说:

“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将疫情带来的负面社会影响降至最低,

并在应对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健康挑战中,贡献中国智慧,

提升人类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心理健康和脑功能损害的能力。”

民众总是善良的,配合政府防疫政策的同时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不要遏制民众的哀悼,重视民众的心理健康。

部分参考资料:
2022年2月第4卷第2期 《中国心理学前沿》《高校学生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的心理应激及应对特征研究》
2022-4-1 ,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2020-10-10 ,新华社《世界精神卫生日:重视疫情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
2020-1-14,新华社《2019年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2%》
2021-4-20,《中国新闻网》《关注“疫后综合征”:如何减少疫情对心理健康的长期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