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伤兵满营的情况下,曼联凭借着C罗的进球,在主场1-1战平切尔西。多事之秋下,红魔没有输掉强强对话,绝对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

曼联的首发人员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失去控球权,以及遭遇切尔西的宽度冲击。在边路能跑的埃兰加,就成为一个必须要进行“消耗”的点。在不断承压的情况下,C罗比拉什福德更多的回到边路进行防守,是对过往策略的“复刻”。但现实非常残酷,如今处于身体、状态低估期的拉什福德,并没有兑现预期。

【从左守到右,埃兰加化身丹尼尔-詹姆斯】

图赫尔的战术理念非常具备辨识度:控球、宽度作业,去支撑边肋部冲击或传中。

整个上半场,过往活动范围巨大的哈弗茨,更多的靠近左侧。战术目的之一,把埃兰加压回来。因为,在C罗不断扩大活动范围的背景下,埃兰加在右路甚至内收中路的跑动,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撑前场的均衡。

图1:埃兰加频繁回到防守地位的静态截图,与上半场的热点图

这种复制当年DJ的协防,并没有完全化解切尔西的进攻。因为,图赫尔的球队拥有足够的进攻宽度。一是通过哈弗茨、坎特的策应,可以实现横向的转移;二是通过高位的调度转移,又能让里斯-詹姆斯获得冲击机会。

因此,里斯-詹姆斯是整个上半场发挥最为闪耀且踢得最舒服的球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2+3:切尔西宽度作业下,里斯-詹姆斯如鱼得水

为了应对里斯-詹姆斯的右侧冲击,曼联进行了2处调整:第一,埃兰加在下半场来到左侧;第二,上半场增加后腰的协防,并逐渐让锋线增加回防。

但这样的调整,呈现出了一个观感上逐渐“畸形”的态势----C罗比拉什福德的回防更多。为何?

【畸形的防守,为的是赌“过往”的拉什福德】

以上半场第36分钟作为标志,C罗对球队左侧肋部防线的保护力度增加。我们来看一个gif:

图4:C罗从高位回到边路进行防守(1.5倍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5:拉什福德(上图左)与C罗(上图右)热点图的对比

除了这个肉眼可见的积极防守外,锋线上的站位也值得“考究”:拉什福德开始来到中路。这样做目的是什么呢?受压下打快速冲击。

我们都知道,索肖时代,曼联在强强对话中非常看重拉什福德的纵向冲击。这种抓对手防线空间的冲击打法,曾经收获了多场关键胜利。

但是,如今仍在“消化”应力性骨折的拉什福德,在状态、自信的迷茫态势下,能兑现过往的成功吗?很难。同样,曼联如今的防守也无法带来有效的防线保护,最终加剧了问题

图6:曼联的丢球全景

我们可以对曼联的丢球,进行拆分:

第一,德赫亚拿到维尔纳的传中后,他并没有控制节奏,而是直接大脚开球。找的,就是向前冲击的拉什福德。但如今的拉什福德,在冲击节奏、球权争夺上,无法与此前相比。

第二,曼联的后续防守,由于宽度的拉开,呈现出了固有的问题--后腰逐渐拉边,中路交给B费一人。因此,切尔西可以相对轻松的完成横向转移。承担了纵深冲击的拉什福德,以及活动范围增加且此前不断回收的C罗,自然不能给外围防守带来保护。

第三,来到左侧去协防里斯-詹姆斯的埃兰加,陷入了两难境地。他的前提,直接让对手抓住,里斯-詹姆斯获得了他想要的空位传中空间。

第四,切尔西在前场拉开了进攻宽度,且由哈弗茨这个高点完成了针对性的头球后蹭。后点处于空位的马科斯-阿隆索完成精彩射门,德赫亚的球门被洞穿。

【结语】

丢球后的曼联,依靠本场“阶段性”的高位逼抢,最终形成了机会,由马蒂奇挑传助攻C罗得分。这是C罗这种巨星,以及马蒂奇这种老将,价值的展现。

在比分均势下,切尔西换下哈弗茨上卢卡库,意味着他们要阵地攻坚。曼联换下拉什福德,也算是否定了比赛中的部署。最终,双方都没有继续制造深度威胁,平局收场。

从朗尼克到滕哈格,曼联展现出了“拥抱”大陆思维的态势。但要想真正深度重建,并不容易。一个重要的“抓手”,就是通过阵容的迭代去强行“逆推”。毕竟,曼联如今阵容结构上的问题,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