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常态化核酸检测

实施第一天

这些相关问题

权威解答请收好!

Q1

为什么要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

A

目前,全国及周边省市仍然呈疫情多点散发的态势,杭州面临着严峻的输入风险。核酸检测作为是否感染新冠肺炎的金标准,阴性基本可以证明未感染新冠病毒。公共场所人群密集复杂,若有阳性感染者进入公共场所后,可能会造成放大传播。故要求广大市民前往公共场所持有48小时内核酸采样证明,利于感染者早发现,减少场所放大的可能。

通过查验核酸采样证明,提醒大家定期参加核酸检测,确保做到早发现、早处置。通过在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加强查验核酸采样记录,主要是为了早发现,对防止疫情扩散极为重要。

Q2

哪些人员需要做核酸检测?

A

全市居民及其他在杭人员。

Q3

未完成48小时一次核酸采样会怎么样?

A

未及时完成核酸采样的,本人健康码及进入公共场所扫“场所码”时将作相应提醒,不得进入公共场所,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

Q4

核酸采样是否免费?

A

此次开展的全市常态化核酸检测服务均为免费

Q5

此次常态化核酸检测什么时候开始实施?什么时间结束?

A

2022年4月28日起施行,其中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查验自4月30日起开始。具体结束时间另行通知。

Q6

常态化核酸检测后,市民出行是以完成核酸采样时间,还是以核酸阴性报告为依据?

A

市民朋友只要每48小时内完成一次核酸采样即可正常出行。

Q7

全市核酸采样点设置情况如何?如何保障检测力量充足、检测及时,哪些采样点提供24小时采样服务?

A

全市将设立不少于10000个采样点,按照就近就便原则满足群众核酸检测需要。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汽车站、火车站、地铁站(周边)、交易市场、物流中心、商业综合体、商场超市、宾馆饭店、学校、农贸市场、活动中心等场所增设采样点。同时增设移动采样车、独立采样亭等多种形式流动采样点;因地制宜在符合条件的党群服务中心、驿站、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公共服务中心开展核酸检测服务。

按照应设尽设原则,所有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省级医院)及社区(乡镇)卫生服务中心均开设核酸采样服务。其中,开设病房或发热门诊的医疗卫生机构将提供24小时检测服务。组织引导符合条件的药店、健康驿站等提供24小时核酸检测服务。鼓励其他各级各类单位、组织、社会团体积极参与“无疫单元”创建,增设核酸采样点。

科学统筹全市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和核酸检测机构,充分挖掘辖区内核酸检测力量,将所有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核酸检测基地、气膜实验室、方舱实验室、移动核酸检测车用于承接核酸检测任务,确保检测能力,让群众第一时间查询到检测结果。

Q8

哪些重点公共场所要落实扫码查验?

A

汽车站、火车站、地铁站;市场交易、物流、大型活动中心;商业综合体、商场超市;宾馆饭店、咖啡馆、酒吧、茶座;公共浴室、理发美容店;影剧、游艺、音乐场所;网吧、棋牌室;游泳馆;展览、博物、美术、图书馆;学校及各类培训机构、农贸市场等公共场所均应同步进行查验核酸采样情况,做好“四码”查验。如群众遇到紧急看病就医需求,医疗机构应开通绿色通道进行诊治。

Q8

市民如何查询采样点位置、运营时间、排队状况等信息?

A

所有采样点均有统一标识,方便群众识别。采样点信息将通过多种宣传途径广泛告知,并动态更新。市民朋友可通过“健康杭州”公众号、“健康码”页面、高德地图杭+新闻、杭州之家、橙杮互动、杭州通、开吧湖心听等媒体客户端查询。

Q9

不去公共场所,也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不可以不做核酸采样?

A

可以不做,但我们鼓励市民定期参与核酸采样工作

Q10

对没有手机的老人、小孩,或遇到手机遗失等紧急情况来不及做核酸的市民,如何保障其出行需求?

A

目前,通过健康码扫码,能够确保有手机的群众出行时显示“四码”一屏,实时查看。针对没有手机的老人、小孩或其他特殊情况,推出“扫证”模式,通过身份证进行验证。在这里,提醒有需要的市民出行时要准备好身份证,这样才能实现“扫证”出行,通畅出行。

另外,对无智能手机的老人、儿童等人群,也可通过他人手机在“浙里办”app中的“老幼核酸代查”中查询核酸检测结果。

Q11

核酸报告如何查询?

A

核酸检测结果可以在“支付宝”健康码-核酸检测结果中查询或在浙里办-核酸检测结果中进行查询。如果遇到核酸检测工作量较大的情况,数据上传可能有延迟,请耐心等待。

Q12

如何减少核酸检测带来的人员聚集?

A

请广大市民朋友们及时关注采样点相关信息,结合生活工作情况,合理安排采样时间。同时,提醒市民朋友们在核酸采样时注意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保持一米线安全距离,有序排队,不扎堆、不交谈,并做好个人防护。

杭州抗疫求助平台

24小时接受疫中求助

留言方式:

2.首页点击“战疫求助平台”——点“发帖”即可留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健康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