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发生以来,美方等国家一直试图在各领域对俄进行打压,不过收到的效果却并不如这些西方国家的预期。然而,此前西方国家又想出了新的主意。俄一大“命门”突然被西方掐住。

西方国家对俄种业下手

作为全球主要谷物及油料的出口大国,俄乌两国发生冲突后,一度引发了国际上对于粮食进口的担心。与此同时,粮食也成为了俄方一张有力的“底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俄方在多项农作物产量上都位于世界前列,但俄方的许多农作物的种子却对国外有着较大的依赖。数据显示,俄方的玉米种子进口数占到了播种总数的60%左右,而油菜籽的种子进口数则达到了88%。

在此情况下,此前一个德国拜耳集团却发表了一项声明,他们表示会停止其在俄及白俄罗斯的全部“非必要”业务。

据悉,该公司为世界上最大的种源企业,俄方的大量农作物种子也是从该公司购买的。除了该种子公司外,此前位于美国的全球四大粮商中之列的公司也曾表示,将缩减在俄的非必要活动并停止进行投资。因此有人担心西方在种子上的制裁也许会使得明年俄国内农作物种源面临短缺的状况。

中国也避无可避?

据悉,俄中央黑土经济区为俄主要的农业产区。从2021年该区域内的部分州的进口种子情况来看,俄方对于外国种业的依赖程度十分触目惊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近段时间以来,俄各地对俄本土的国产种子的需求量出现了显著增加,俄相关从业人士表示,此前俄国产的玉米种子有些被本国的农民低估,俄国产的杂交种子在产量及质量指标方面同进口种子并没有明显差异。此外,对于今年的春季播种,因为在西方进行制裁前便已经买好了种子,因此俄罗斯中央黑土经济区避免了发生重大的种子短缺问题。

面对西方以种子卡俄罗斯“脖子”的情况,一些人也开始担心是否我国也同样面临在种业方面被“卡脖子”的风险。事实上,我国一直在种业方面比较重视。我国种业专家表示,在主要作物方面,我国已然实现了种源自主。不过我们还需要不断掌握育种新技术,不断创新技术,避免今后在技术上被外国企业“卡脖子”。

免责声明:本文由《视野参考》原创创作,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

部分信息参考来源: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