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羽田

“孔雀东南飞”是个美丽的故事。曾有人说,事情就发生在合肥。究竟发生在哪里,曾经有争论。

这出戏,我们很熟悉,京剧演了,许多地方戏也演了。剧中的主人公是刘兰芝和焦仲卿。他们二人坚贞深厚的爱情,由于受到焦母刘兄的干涉,造成一出生离死别的悲剧。通过艺术的刻划(画),深刻暴露了封建家长制的罪恶。戏的来源是我国古代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这首诗大约产生在东汉末年,在民间流传了几百年,不断补充和加工,大约到南朝才写定。焦刘夫妻二人的结局是十分悲惨的,一个投水,一个上吊。但人们不满意这个结局,象(像)对待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那样,用美丽的幻想创造了一个神话似的结尾,说他们变成一对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充分表达了人们对于他们的同情和追求幸福的愿望。

人们说这件事发生在合肥,其根据是该诗的序言。兹录于下:

“汉末建安中(汉献帝年号,196—220)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序言说明了是“庐江府小吏”,合肥过去属于庐江郡,曾经是一郡首府。合肥又有一个小史港(旧传在小东门或时雍门内),人们推测“小史”是小官吏,就认定了事情发生在合肥。续修庐(州府)志根据康熙志断定说:“小吏港在合肥小东门内。小吏港即后汉建安中庐江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姑所出,自誓不嫁……后以为名。”偏偏安徽省庐江县也有个小吏港,人们又说此事发生在庐江县更确切。还有人认为当时庐江郡府城在舒城,后来在桐城与怀宁一带,与合肥、庐江毫不相干。有人作诗讽刺某些人欢喜附会古事制造“古迹”说:

“蹄涔拳石每驰名,往往多因附会成。底事仲卿留此港,肥庐两邑至今争。”

其实,是因为有好几个地方曾作为古代庐江郡的首府,而人们只看到“庐江府小吏”这句话,不注意序言上所交代的时间,因而产生误会。续修庐州府志也是自相矛盾的,在卷四沿革志上明白记载:“献帝建安四年庐江郡自舒移皖”。下用小字引续汉书:“乃潜山之皖”。即现在潜山一带。人民教育出版社编的高中文学课本,在注解中也是这么说。这是一个比较可靠的说法。再反转来研究合肥县志有关的记载,其实,早就有人怀疑在合肥的说法了。县志说:小史港俗名小猪港,又名小豕港,“史”与“豕”同音。人们因为热爱刘兰芝、焦仲卿这样的人,就将小吏港附会成一千七百余年前的古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资料来源:1957年06月17日《合肥日报》第三版。

封面说明:《蘧庄图卷》第二图,作者姜筠。

本期编辑:淝南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