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声婴儿的啼哭打破了间的宁静,从此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是第一个将中西医结合起来治病救人的伟大开拓者,也是挽救中医学的倡导者,是第一个自愿在死后无偿将尸体捐献给医学家解剖研究病理的患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也是弃政从医的伟大先贤,他与萧龙友,孔伯华,汪逢春并称京城四大名医,此人便是民国第一中医施今墨。

早期从政

施今墨原名施毓黔,1881年出生于贵州官宦世家,在他13岁那年,随母亲回娘家时,与自己的舅舅河南安阳名医李可亭结下了中医之缘。

初次接触中医的他对其非常好奇,看着舅舅高超的医术救治了很多病人,对他发自内心的敬佩,也因此感叹于中医的神奇,便缠着舅舅给他讲述中医的治病原理。

李可亭在这过程中也发现施今墨在中医的学习上很有天赋,因此便想收他为徒希望他可以继承自己的衣钵,继续治病救人造福百姓。

但是这一提议遭到了施今墨父亲的拒绝,父亲认为入仕才是正道,这样才能光耀家族。

1902年施今墨进入山西大学堂读书,初次接触到新思想的熏陶,让他萌生民主与革新的思想。

当时中国内忧外患严重,列强入侵中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清政府一味妥协忍让,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

施今墨对朝廷的腐败深感痛心,他立志要改变中国现状,在政界做出一番事业。

后来,施今墨在学校因反对传教士李提摩太的殖民主义思想而被学校除名,因此施今墨又进入山西法政学堂学习法律。

后被保送至京师法政学堂,结识了辛亥革命领袖人物之一黄兴,开始了革命生涯。

辛亥革命胜利后应邀参加孙中山先生的就职典礼,之后留在黄兴身边编修法典,就在他想大展身手的时候,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局势再次陷入混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军阀割据,政治腐败,施今墨先生深感痛惜,不为良相便为良医,随即弃政从医。

力挽狂澜,使中医得以延续发展

1921年开设医馆,改名为施今墨,取名“今墨”蕴含两层深意:一为要做当今时代的墨子,要让那些贫苦家庭的人也可以看得起病,二为如同木匠的墨绳,以墨为准绳,严格要求自己要在医学上做出一番成就。

施今墨先生以其高超的医术救治无数人,免费为那些看不起病的人诊治,面对不同的病人他都会采取不同的方式。

因为小孩子害怕看大夫,所以每次给小孩诊病时都会脱去大夫穿的长衫,先和小孩子建立信任关系然后再为他看病。

每次对待病人他都会非常耐心为其解答疑惑,病人看完病后他都会起立目送他们离开。

同时他还会学习各地方言,为的就是能让病人在看病的时候减少陌生感,能够让他们感到家乡的亲切。

这样做不仅减少了因为语言不便造成的治疗失误,也增强了病人对他的信任,这一习惯从此也成了传承,无论是他的学生还是后代都很好的传承着这一美德。

当时那个年代西学涌入中国,在各个领域大兴西学,1929年汪精卫提出废除中医。

他指出:医学就像军队一样有一个就够了,不需要什么中西医之别,应当废除中医。

就连当时的先进分子鲁迅也主张废除中医,他认为:中医不过是有意无意的骗子罢了,严复、梁启超等人也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西医。

中医到了存亡绝续之秋,外见辱西医,谓气化为荒诞,内见辱于政府,为医界附庸。

为了中医不被废除,施今墨先生与各省中医代表联合抗议主张延续中医。

就在中医岌岌可危之际,说来也是巧合,汪精卫的岳母在此时患了痢疾,看遍西方名医也不见好转。

就在这时,有人建议让施今墨先生一试,先生通过号脉就诊断出了病因,并开了处方使其服用,问到何时进行复诊时,先生说一剂就可痊愈。

果不其然,一剂药吃完之后真的便痊愈了,这可是请便西方各名医都治不好的顽疾让先生一剂药就治好了,这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医的魅力。

后来在各界舆论和施今墨先生等人的努力下,最终废除了废止中医案的条令,但是,施今墨先生也在如潮的浪声中,重新审视了西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非常肯定西医的一些治疗方法,尤其是西医的治疗仪器,这是中医的一大缺陷,因此他便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理念。

提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理念

要想保住中医,就要进行革新,施今墨先生根据前人的实践经验和自己的一些治疗经验,将气血与八纲相结合,明确提出了十纲辨证治疗法的学术思想,提高了效率和准确性,使得中医理论上升了一个台阶。

同时他也看到了中医相比于西医的一些弊端,主张学习西医的精华,然而却遭到了中医传统派的强烈反对。

他们认为他这样做是离经叛道,然而他并不在意外界对他的讥讽,积极学习并引进西医的先进之处。

施今墨将中医的望、闻、问、切同西医的一些治疗器材相结合,更加精准的为病人看病.

他不仅在诊疗手段上借鉴西医,在必要时也会建议病人服用西药从而达到更好的疗效。

他效仿西医的医院,创设了中医疗养院,开设了中医设置病房的先河,参考西医制药厂创办中药厂,进行中药提炼的实验。

最后由于国内环境的影响中医革新并未成功,但却积累了大量中西医结合的经验,用西医的病名结合中医的辨证治疗,他制出了多种药方和药丸,提出西医辨病中医辩证的治疗方法。

后来施今墨发现中医存亡不在官府和西医,而在于学术,便开始兴办学校。

1931年施今墨创办华北国医学院并担任院长,聘请西医专家授课,主办《文医半月刊》,用来传播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思想。

施老办学的三大方针是,“将医德和医术相结合,中医和西医的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结束语

1969年春在病危之际,口述关于中医治疗的治病方案,共计十条,无偿捐给国家,这为后世留下了宝贵财富。

施今墨并嘱咐在自己去世后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医学院解剖,让他们更好地研究病症的治疗方案。

施老先生的大义与医德永远值得后世人学习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