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圈子里,“别人家的孩子”成为优秀的代名词。可不是么,人家的孩子乖巧又听话,学习、品行、能力样样好。再瞧瞧自家娃,怎么看都不顺眼。用“三天不打,上房人揭瓦”来形容,最贴切不过了。

网友@偶好洁给莞妈留言说:“我天天被女儿(3岁左右)气得够呛,她主观性太强,(大人)不听她的就哭喊,每天都在和她斗智斗勇,心累体累。只希望等她长大些懂事,别再气我了。”

孩子成长过程中,会先后经历两次比较明显的叛逆期,一次就是2-3岁刚懂事的时候,另一次就是12-18岁青春期。两三岁的孩子堪称“鬼见愁”,正是最淘气最难搞的时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哪怕是“别人家的孩子”,也会有不听话的时候。所以别再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了,我们首先得正视自家孩子“不听话”的原因。

孩子“不听话”是成长的必经阶段,家长需正确看待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约两岁左右,会突然性情大变:任性、执拗、脾气大,说一不二,稍有不顺从就又哭又闹。这时候,家长要理解孩子,耐心并给予正确引导,否则他可能会变得越发叛逆、偏执。

其实孩子变得不听话,在成长中是有迹可循的,究其原因有三:

  • 心理发展的必然结果

孩子两岁左右,自我意识发展,其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都有所提高。而且这时候的他,认知能力也提升,并逐步意识到“我”的力量。

具体的表现:什么事都想参与,所有东西都想自己把控。如果你把意愿强加到他身上,他会激烈地反抗,并且产生挫折感,长此以往的话,就会变得越来越“不听话”。

  • 好奇心得不到满足

懵懂时期的孩子,对任何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什么都想去摸一摸,碰一碰甚至尝一尝。这是他们探索世界最常见的方式,但有时候这些行为在我们看来很不安全。

很多家长会下意识阻止孩子的行为。他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越是被制止就越想去尝试,由此可能遭到训斥甚至打骂。孩子情绪不满、行为受控,还被“惩罚”,怎么可能好好听话呢

  • 运动能力飞跃式发展

随着宝宝的成长,其身体活动能力大大增强。以往很多做不到的事,他都有能力做得到了。因此孩子渴望有更大的活动空间,并想要做更多独立、新鲜的尝试

但因为环境或别的原因限制,家长担心孩子磕碰受伤,会对孩子 “放飞自我”的行为加以限制。他施展不开,需求得不到满足,自然不开心,跟你对着干,也就不奇怪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教育“不听话”的孩子,建议你巧用这4种暗示方法

我们了解了孩子的“不听话”的缘由,但有时真的没法放任不管。尤其是有些孩子“疯”起来,简直“毫无底线”。当孩子不听话时怎么办?

家长先别着急上火,打骂终是无效。建议你试试这4种暗示方法,比打骂管用,不劳心不费力,还不会破坏亲子关系!

  • 眼神暗示法

当我们给孩子读绘本或讲故事时,孩子起初是认真听的,但是渐渐地就有些闲不住了,小手搞起了小动作。这时候,你会怎么做呢?

莞妈是这样做的:边减缓讲的速度,边用眼睛盯着孩子手上动作。没一会儿,孩子注意到我的眼神,意识到自己手上的动作,于是马上停下来,安静地听故事了。

解析: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眼神则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有时候,一个眼神比千言万语更能清晰地表达情感。用眼神暗示向孩子传达意思,如果他能顺利接收,我们称之为“心领神会”

  • 表情暗示法

有一次家里来客人,孩子兴奋不已,完全呈现出一个“人来疯”的状态。他一会大叫,一会上蹿下跳,一刻也不停歇,说了几次都不管用。

后来,我把他按住,蹲下来与他平视,然后皱着眉头,用力地摇了摇头。没想到,这一招见效了,孩子总算收敛起来,后面安静了不少。

解析:通过表情,我们可以传达很多信息:赞同、肯定、高兴、生气、难过、不同意等等。表情所传达的内容比眼神丰富,但不同的是,对孩子的刺激更明显。比如,孩子做对了表示赞许,会心一笑,这是对孩子最好的激励。

  • 语言暗示法

有段时间疫情居家,孩子每天起床都是被子一蹬,然后就爬起来干别的事去了。他总忘记叠被子、整理床铺,说过好几次,但效果并不理想。

有次应老师要求,发孩子居家活动照片。我把他的床整理好拍了一张发过去。并跟老师说,孩子很乖,被子每天叠得整整齐齐。老师闻言,回了一个大大的赞。此后,孩子每天主动叠被,再也不需要我提醒了。

解析:语言暗示,并非直接说出问题所在。我们可以用迂回的方式,通过别的场景、事件,或用讲故事、打比喻的方式,把正确做法巧妙地表达出来。孩子会非常乐于接受这种柔和的教育方式。

  • 动作暗示法

周末的晚上,接近10点钟,孩子还在看动画片。反复催促孩子却无动于衷,差点就忍不住爆发。我想我当时是真的差点忍不住了。但想想,这时候发火也不合时宜,还会影响睡眠。

于是我干脆放下手中的事,把客厅大灯一关,进房间铺好床然后上床休息。这时候,孩子也感受到了无声的语言,一溜烟跑回房睡觉了。

解析:用体态把自己的想法表露出来,对于孩子来说更有说服力。语言能力有限的孩子,他会更倾向于观察你的动作神态,来接收信息。比如孩子坐姿不正,拍拍他肩膀,示范抬头挺胸的动作,比任何说教都有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写在最后

要知道,孩子的想法永远不可能跟家长保持一致。而事事都“听话”的孩子,未必是优秀,很大可能是没有主见。

当你发现孩子变得“不听话”,应理性对待。这或许是孩子在传达信号,说明他的需求没得到满足,抑或是你的教育方法出现问题。多点理解,多点耐心,多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