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作为我国的最高学历,是无数学生望尘莫及的存在,而考研则成为了当今社会大学生毕业后的首要选择。

据统计,2022年报考研究生人数达到了457万,但根据各大研究生院校的招生计划,预计今年总招录人数仅占报考人数的24%左右,也就是说将有近300万考生落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关系,考生又怎么能更加从容地面对,为了能提高上岸概率,大学生们起早贪黑地备考,就是为了能在考试中多考几分,就能争取更多上岸的机会。

然而,那些想着只要能考上研究生,就万事大吉的考生们,只有顺利上岸之后,才能深深地感受到读研,才是真正的修罗场,其中还与研究生导师有关。

研究生导师的“区别对待”,和考生家境密切相关

刘同学是一名即将读研二的学生,已经读研有一年的时间,当被问到读研的感想时,刘同学深深地沉默了,因为在他看来,读研的难处不在于知识点多么深奥。

更多的是考验学生,如何去平衡各种关系,而这其中的很多关系,完全和个人能力无关,甚至需要由家境决定一些得失,虽然还在学校,却需要开始思考一些社会上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同学的本科是一所比较普通的本科大学,因为在大学期间意识到了学历的重要性,所以开始奋发图强,认真为了考研做准备,并且也取得了满意的结果顺利考研。

但等到研究生开学后,他渐渐发现尽管自己是导师所带的新生中,能力最强的学生,却并不是导师最看重、最得力的学生,甚至导师只愿让自己做一些打杂的事。

直到一次饭局上,才让刘同学真正意识到和其他学生的差别,原来导师手下的另外两名新生,家境都远超刘同学的,几乎到了根本没法比的境地。

刘同学的父母只是普通的工人,虽然日常生活过得还算富足,但和大富大贵根本不搭边,而另外两名新生,家中或是从商,或是参政等,总之,就是比刘同学的家境优越。

最重要的是导师似乎在饭局上看出了刘同学的尴尬,却并没有要缓解局面的意思,反而,把刘同学拉到身边,再三强调另外两名考生的家境

并且直接表示会更看重另外两名学生,希望刘同学要追赶上他们的脚步,要更加勤快一些,否则就会被这些人落下,这让刘同学感受到导师的区别对待,却又无能为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妍妍学姐有话说:

很多大学生考研,就潜意识地把考试当成最大的难关,认为只要考研通过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真正的考验是在读研期间,学生需要小心维系和导师之间的关系。

虽然学生的家境没办法选择,但就是因为家境的不同,给各自的成长带来很多不同的变化,所以学生要相信,即便生活在普通家庭,也能有机会创造出不一样的价值。

家境,到底能影响学生多少?

家境如何,实际上是由父母双方和上一代的老人决定的,并不是任何人能选择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因此,学生想要改变现状,最好的方式就是努力学习

而家境对学生的影响,却是实打实存在的,一个好的家境,能让学生从小接受到优质教育,当今社会只有买得起学区房的人,才有机会上当地的重点学校。

同时,好的家庭教育,父母对孩子的期许,全部都由家长投到孩子身上的教育成本来体现,很多家境优越的家长,会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特长班

甚至是费用更高的家教,也是能请得起的,比如市面上一节家教钢琴课,可能一节课2小时下来就要支付成百上千的费用,更何况还有其他的美术、书法、插花、茶艺、舞蹈等等。

虽然都能培养学生的气质,却也是真金白银需要承担的教育成本,但也会得到更加显著的效果,经过父母精心培养的学生,不仅气质过人、能力突出,最重要的是更容易获得成功。

文章结尾:

学生在整个学习生涯中,如果遇到这种不公平的情况,对学生来说也是很难接受的一件事,但终究还是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不能因为一时的不公平,影响今后的发展。

虽然对于普通家庭的学生,不管在学习中还是职场,因为家境被“区别对待”,会感到非常委屈,但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想要改变这样的处境,就要更加努力学习。

今日话题:你有因为家境被“区别对待”的经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