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中国旅游住宿业发展报告2021——大变局与新布局》分析解读了2021年中国旅游住宿业面临新形势、新困难。对企业,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优秀住宿企业解决问题、渡过难关的案例。本报告对旅游住宿行业未来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内容简介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了《中国旅游住宿业发展报告2021》。报告指出,当前旅游住宿业发展面临变局,一是发展环境变局,二是住宿业市场格局变化,三是住宿产业格局变化。住宿企业化危机为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新冠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对住宿业发展带来危机,并由此衍生的一系列挑战。面对挑战,住宿企业都将防疫防控放在首位,确保游客健康和安全。企业想尽一切办法开源节流,确保现金流,度过艰难期,面对当前市场和经济局面,住宿企业以创新求变革。下一阶段,住宿业要在国家战略目标指引下实现新的布局。住宿业发展中既会受到政策约束,也会得到相关政策的支持。当前,抗疫曙光初现,行业发展进入“旱则造车,水则资车”、为未来疫后做准备的阶段,行业发展的士气不应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反而应是凝聚士气,鼓舞信心,迎接黎明的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精彩聚焦

把握时间窗口化危为机

随着新冠疫苗在全球范围内逐步铺开,我国防疫管控更加收放自如,加之有望逐渐形成群体免疫的局面,酒店等住宿企业对疫情也基本应对自如,企业开始寻求“戴着镣铐跳舞”,抢抓机遇,释放活力,展开自救行动。也有企业已开始筹划未来,释放潜力。

尽管酒店业受到疫情的巨大冲击,但酒店人并没有停下“上新”和不断迭代的脚步。一些酒店借助疫情期间的空档期,在酒店内部进行软硬件设施提升;一些借助数字技术优势,推出“无接触式”智能服务,打造自己的小程序、抖音直播等线上平台;有的引入人工智能等技术,逐步从传统酒店向智慧化转型;一些酒店为降低运营成本,砍掉支出与收益不成正比的经营场所、服务项目等,以弥补经营现金流的紧张;一些酒店进行了人员瘦身,精减人员,一人多岗,一人多职,机动灵活上岗等,一定程度缓解了酒店的经营费用支出;还有酒店努力提升自身实力,加强酒店文化建设,提升行业竞争力。在后疫情时期必须要抓住市场发展的新机遇,酒店业才能化“危”为“机”,实现破局和重生。真正把握当下消费者需求,不管什么时候,消费者需要的酒店,才能够在逆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塑造国内品牌,赢得国人信任

我国酒店行业当下已进入“中端时代”,包含中高端,但不含伪中端,同时呈现出各品牌、各品类“百花齐放”的态势。有相当比例的国内游客已逐步成长为精致的消费者,对知名或是连锁的酒店品牌更有信赖感。国内酒店集团正在抓住千载难逢的时间窗口,赢得国人对本土品牌的信心和信任。

本土酒店品牌正向中高端迈进,规模上已超过国际酒店品牌。疫情期间,本土酒店品牌实现了弯道超车,包括锦江、首旅如家和华住在内的中国酒店集团,已经在数量上逐渐超越了国际酒店集团,成为国内酒店业的头部企业,并逐步改写全球酒店业格局,输出中国酒店品牌文化。华住集团正在发力高端市场,重点发展禧玥、花间堂等品牌,计划到2023年年底保持每年新增至少100家高端酒店的增长速度,在全国范围内实现高端品牌酒店达到500 家的布局。世茂酒店自2004年创立至今,已发展成为中国民族酒店品牌的先行者,完成旗下七大品牌矩阵的全面落地,品牌多点开花的同时,为民族酒店品牌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土品牌塑造,更加凸显民族文化自信。在2020 年世界领先酒店品牌价值TOP50上,上百个本土品牌无一进入20强,进入前50强的仅锦江和汉庭酒店两个品牌。目前看,本土酒店集团规模增长与品牌成长严重不同步,但疫情给了本土品牌缩小与国际品牌差距的机会。本土品牌将更加多元,覆盖范围更广,涌现出更多健康疗养、休闲度假、精品艺术、文化主题、设计师、社交酒店、生活方式酒店、亲子酒店等主题型住宿品牌,塑造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品牌。

锦江酒店集团推出了国潮品牌原拓,将通过主题共享、空间营造、艺术介入、品牌跨界、文创开发、快闪展览等方式,焕新演绎传统文化,在不同城市酒店中呈现在地人文新趣风尚,为新一代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旅宿生活方式。

华住集团旗下已经形成诗柏阁、城际酒店、美爵酒店、禧玥酒店、漫心酒店、桔子酒店、全季酒店、星程酒店、汉庭酒店、海友酒店、怡莱酒店、花间堂、美仑国际、CityGO(欢阁)等各档次、各种风格的系列品牌。

东呈推出了传承极致东方美学的高端商务品牌瑾程和酒店与电影产业跨界创新的高端生活方式品牌殿影,两个品牌独具匠心的品牌理念,为本土高端酒店崛起注入了民族文化自信。

(二)倒逼变革创新,进行转型升级

疫情加速了行业的洗牌与迭代。目前我国酒店连锁化率还不足30%,大部分酒店还是单体酒店,这些酒店是未来升级转型的重点。企业要主动沿着市场及行业趋势探寻发展机会,化危为机,倒逼自身进行变革创新,转型升级。

国内消费不断升级,需求变化倒逼住宿业供给侧变革。住宿企业顺应需求变化,更新发展理念,创新业态,探索新模式,建立新机制,研发新产品,创新求变,提升竞争力,活得更有质量。开发具有都市桃源氛围城市度假酒店,推出开元森泊度假乐园等以酒店为中心的一站式度假综合体,以及度假农庄、康疗酒店、云南半山酒店等新业态;探索酒店软品牌、共享住宿、轻连锁、分时度假等新模式;实践混合所有制、职业经理人等新机制;以实验室方式探索酒店空间利用和新产品研发,将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引入酒店设计建设和装修改造,将新理念、新管理模式以及数字技术运用于运营管理和日常服务,以提升硬件和软件水平,为顾客提供更佳体验。国际酒店集团也在推出新的产品,如希尔顿集团成为最早恢复运营的国际集团,推出的“CleanStay希尔顿清洁无忧住”,致力于为客人提供安心的居住环境。

国有酒店集团正在加快改革升级、激发企业活力。根据《2021中国酒店集团TOP50报告》,排名前十五的酒店集团中,地方国企酒店中仅有锦江国际集团、首旅如家酒店集团名列其中。疫情这两年酒店行业大整合,国有资本多措并举、积极行动,许多省属旅游企业在发展酒店上有了更多动作。国有酒店集团开始尝试混改,为落实省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要求,做专、做强、做优国企现代服务业板块,持续增强市场竞争力。例如,华住集团与兰石集团成立混合所有制公司,面向甘肃、青海、宁夏乃至西北区域开展酒店市场业务拓展。广东旅控集团为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擦亮白天鹅民族品牌,全力推进实施酒店板块“2+3”上市工作计划,启动白天鹅酒店品牌对外拓展两年行动方案。四川省旅游投资集团选择与华住成立合资公司,计划在3年内拓展出200家门店。

(三)部分有实力公司乘机发展壮大

疫情导致产业格局重塑,酒店集团在加速规模扩张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质量水平,构建国际竞争优势,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随着疫情的稳定,部分有实力的公司乘势发展壮大,占据市场顶端。

实力公司加速扩张,产业集中度提升。华住酒店集团通过并购、合资、新设品牌、两地上市等方式,快速发展壮大。继收购桔子水晶、花间堂、DH酒店集团后,2021年5月又收购了CityGO酒店;在2010年赴美上市后,2021年又回港实现二次上市;在与雅高酒店集团实施合作发展后,2021年又与融创文旅集团合作设立酒店管理公司。华住充分利用一切机会,整合各类资源,迅速成长为全球前十的酒店集团。

一些国有酒店集团与民营企业或地方国有企业强强联合,进行战略合作。例如,金陵酒店管理公司在疫情期间迎难而上,2020年新签约中高端酒店项目63家,并且出资5000万元参与设立金陵文旅基金,加速连锁酒店扩张;同时分别与贵州饭店集团、合肥文旅集团、河北旅投达成了战略合作、联合发展,继续深耕全国市场,实现酒店业高质量发展。一些有实力的酒店集团在低谷期加紧扩张速度。例如,锦江酒店、首旅如家、希尔顿、华住等都加大力度以特许经营或品牌合作等模式提速扩张。雅诗阁通过主打酒店式服务公寓,成为疫情之下逆势扩张的住宿业经营者之一,在2020年扩张速度超过往年,未来将继续加速在中国市场的扩张,计划到2023年达到6万套房间。

下沉市场热度高涨,头部企业连锁化加速。从区域布局来看,华东区依然为饭店集团的优势业务区域,也是2020年饭店供给增幅最大的地区;从城市布局来看,新一线城市依然为饭店集团的核心发展区域,饭店集团在二、三线城市扩张速度超过一线、新一线城市。同时酒店业头部企业通过其完善的运营管理制度和庞大的会员体系优势,加速品牌升级以及下沉市场的扩张。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或地区的大量单体酒店倒闭,释放出部分市场份额;酒店业头部企业抓住时机,使这些单体酒店加盟,进而以较低成本扩大市场份额,有助于酒店行业整体连锁率提升。

(四)为疫后国际化重启,做好充分准备

虽然疫情尚未远离,但对于全球酒店市场来说,我国头部酒店企业仍然在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酒店上市公司的市值水平与国际酒店集团差距依然较大,从单间客房平均市值计算,我国头部酒店企业与国际酒店集团也有差距,我国酒店连锁化水平相比美国依然较低。未来,随着中国旅游酒店市场发展态势的回升,酒店业务将稳步朝着正常水平逐渐恢复,并随时为疫后国际化重启做好准备。

锦江酒店集团在“守擂”国内市场的同时继续瞄准国际市场。锦江集团通过并购手段,收购了卢浮、铂涛、维也纳、丽笙等酒店集团,快速奠定了在国内以及全球酒店市场规模的领先地位。疫情期间,锦江国际集团不仅宣布中国区公司的成立,还将统筹推动全球“五大区域”建设,即中国区、亚太区、欧洲区、美洲区、中东非洲区。此举是锦江国际集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大势变化、推进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举措,未来将进一步谋求锦江在国际酒店市场中的地位。

华住以全球化思维奠定发展基石,推进国际化布局。截至2021年第二季度,华住酒店规模突破7000家。华住迈向国际化重要举措之一,就是收购了德国第一大本土酒店集团德意志酒店集团,拥有了诗柏阁、城际酒店等从豪华酒店到现代生活方式酒店的全面品牌组合,加强了华住在高端品牌的布局和组合。华住也积极与国际品牌展开全面合作,在2021年上半年,华住除了对旗下中高端酒店品牌桔子水晶重磅升级,城际酒店也落子国内,同时与保时捷设计精品集团携手,计划打造联名奢华生活方式品牌施柏阁保时捷设计酒店。另外,华住将世界一流的品牌、技术和管理模式引入中国,以推动中国酒店业的进一步提升与发展。同时,借助在中国发展的优势,实现品牌、技术、效率、规模等能力的沉淀,参与全球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华住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试读部分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作者简介

作为文化和旅游部直属的专业研究机构,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以“促进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政府智库、业界智囊、理论高地”为建设宗旨,主要承担旅游业政策和理论研究、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研究以及文化、旅游的统计和数据分析职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书名:《中国旅游住宿业发展报告2021——大变局与新布局》

作者:中国旅游研究院 编著

出版时间:2022年1月

书号:ISBN 978-7-5032-6924-0

定价:66.00元

扫码购书

京东

扫码购书

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