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每个人都在说,病毒在变,防疫措施也应该变。但很多反对“动态清零”的人,说这话的意思其实是,“奥密克戎危害性很低、传染性太强,不用严格防疫了,防也防不住”。这显然是一种错误论调。面对奥密克戎,防疫措施肯定要变,但这个“变”,关键是要针对奥密克戎传染性强、隐蔽性高的特点,以更快速度实施“早检测、早发现、早隔离”,让防疫措施跑在病毒前面,提前斩断病毒传播链,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最终控制住疫情。

2)从上海迎战奥密克戎开始,中国防疫事实上已经进入到了“2.0阶段”。在第一阶段,从武汉开始,中国主要依靠“早检测、早发现、早隔离”,在全世界走出了一条“动态清零”的中国特色抗疫之路,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防疫和确保社会正常运转之间的最大平衡。中国感染人数、病死数,在全世界都非常低,取得了抗疫“1.0阶段”的胜利。上海“封城”,标志着中国抗疫进入“2.0阶段”,在这个阶段,面对奥密克戎带来的新挑战,中国“早检测、早发现、早隔离”的“动态清零”之路,是否走得通?我的答案是:“可以。”上海的教训是,面对奥密克戎,防疫措施必须要更加迅速、有力。一旦病毒在社区大范围传播,只能“硬封城”,这将给民众生活和社会正常运转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在上海“封城”之后,深圳、广州也出现了零星疫情,但两地快速行动,都已经基本把疫情扑灭了。北京迎战奥密克戎,继续坚持“早检测、早发现、早隔离”,如果再次获胜,将形成中国抗疫“2.0阶段”的基本策略,以及全中国对这种策略的信心。

3)很多人在讨论“封城”是不是最佳防疫策略,实际上,这种讨论从一开始就没有抓住真正的问题。“封城”从来不是任何一座城市抗疫的第一选择,而是当病毒在社区大范围传播、其他措施已经不足以控制疫情之后,不得不采取的一种终极防疫手段。这相当于是防疫的“大杀器”,一般轻易不能用,用了副作用太大。任何一座城市,一旦走到“封城”的地步,说明前期的抗疫策略已经失败,将不得不面对“封城”之后各种次生灾害和惨重的民生、经济和社会代价。

4)在中国防疫“2.0阶段”,各地应该把“早检测、早发现、早隔离”这套策略,也升级为“2.0版”,其中的核心在于“更早”,本质是“更快”。因为奥密克戎传染性极强,所以防疫策略要更快,才能真正跑在病毒前面,切断传染链。深圳和广州的经验表明,只要行动足够迅速、思想足够统一、行动足够有效,中国依然可以依靠“早检测、早发现、早隔离”,取得抗疫的阶段性胜利。

4)昨天夜里,北京已经宣布从4月26日到30日,在11个区进行三轮全员核酸检测,这就是把“早检测、早发现、早隔离”,提升到“2.0版”的具体体现。奥密克戎的某个变异毒株R0值接近10,哪怕只有1个病例,隐匿传播一周,也会有2-4代病例出现,最糟糕的情况就是100-10000个感染者。如果是3个病例,最糟糕的情况就是有300-30000个病例。北京在精准防控、朝阳区等“重灾区”全员检测的基础上,在11个区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就是要尽快把其他潜在的感染者找出来,并把其密接、次密接纳入管控,从而切断病毒在社会面继续传播的路径。这一措施非常及时、非常重要、非常关键。

5)对于北京的民众来说,现阶段不用慌,最重要的是做好两件事情:第一,戴口罩、勤洗手,尽量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减少病毒感染和传播风险;第二,全力以赴配合北京市的核酸检测等其他防疫措施。大家一起努力,越早切断病毒的传播链,北京就可以越早控制住疫情,就不用走到最坏的情况——“封城”。

6)我个人对北京这一轮防疫是有信心的。很明显,北京跟深圳、广州一样,也吸取了上海的教训,这一次行动非常果断、迅速。这是面对奥密克戎,中国防疫政策“2.0版本”可以取得成功的关键。另外,北京作为首都,情况极其特殊,相信所有人都能理解这一点。接下来,北京11个区全员核酸检测的数据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发现病毒在社区大面积传播,预计1-2周内,北京这一轮疫情就会结束。但如果发现病毒已经在社区大面积传播,就比较麻烦了。不过,后一种情况目前看起来可能性不大。

7)最近,随着媒体和专家,集中论证“动态清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实现性,关于要不要“动态清零”的争论,少了一些。但依然有不少人,还是会把抗疫情绪化、政治化。我再说一遍,中国抗疫,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最大程度保护民众的健康和生命,从来都不是为了证明中国制度的优越性。没有哪个国家会蠢到“为了抗疫而防疫”,中国更不会。还有人推测,中国是不是要通过“动态清零”,去强化基层动员和执行能力。应该说,防疫确实是对中国基层动员和治理能力的一种检验,但这是防疫的客观后果,而不是抗疫的目标,否则的话,这个代价也太大了。好比一个人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体愈合能力,去故意把自己的胳膊砍一刀。

8)现在,有关“动态清零”的主要争议,集中在各种因为不科学防疫、层层加码、一刀切带来的次生灾害上。比如,随意封路,导致前段时间全国高速公路运输出现梗阻。再比如,某些地区打着抗疫的名义,竟然阻止农民下田、下地,这完全是瞎胡闹。目前已经很清楚,抗疫是一个综合社会工程,抗疫跟保民生、跟有序复工复产,密不可分。绝对不能在抗疫的过程中,保障民生不力,复工复产不力,那样的话,只会影响“动态清零”在民众当中的支持度,甚至会让中国抗疫变得不可持续。

9)上海最近每天新增的死亡病例数不低,这再次说明,数据不会撒谎。很多人一开始看上海通报,那么多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只有1例重症,觉得“奥密克戎真的没什么可怕的”。现在随着疫情发展,一些高龄感染者病情加重,上海的死亡病例增多,这种想法应该要打消了。香港的数据已经反复说明,对于80岁以上的老人,不接种疫苗,一旦感染,死亡率超过16%,即便是接种了两针或者三针疫苗,死亡率依然超过3%。上海2020年统计,80岁以上老人有82万。如果不实施“动态清零”,大家可以算一算,要付出多少老人生命的代价。这个时候,还在因为各种原因鼓噪不要实施“动态清零”的人,基本上都是立场有问题,且不讲道理,所以不用跟他们争论了,你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

10)防疫是有经济代价的,不防疫经济代价更大。在中国实施“动态清零”的政策下,防疫的经济代价,很大一部分是由跟线下消费密切相关的行业、企业和个人承受了。中国第一季度GDP中,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消费也是最疲弱的。现在稳增长、保民生,除了货币政策,在保消费方面,财政也需要考虑怎么拿出措施,通过发放补助、补贴等方式,刺激消费、保民生、提升民众的获得感。这既是一笔经济账,也是一笔政治账,期待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士好好算一算。最终,还是希望能出台有效的措施,让受到疫情影响的人,能避免陷入困顿,让整个社会在疫情之下的焦虑感有所减少,让民众对于抗疫的信心可以继续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