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乱世出豪杰,可在乱世之后,这些豪杰们又去了哪里呢。想来他们中的许多人应该都厌倦了战乱的生活,纷纷选择解甲归田,过起了属于自己的安稳日子。在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人物,小说传奇中也常有这样的角色,像是《天龙八部》中的扫地僧,他们从不吹嘘自己的功名,把前尘过往都看过云烟滚滚。

今天,我们故事的主人公便正是这样的一位''扫地僧'',他是一位正处在风烛残年,又饱受儿媳虐待的老人,若不是政府有天派人来寻他,或许没有人能够想到他曾是一位历经过战火洗礼的士兵,更没有人能想到,他还是一位大功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隐姓埋名,英雄解甲归田

1973年,河北的一个小村庄迎来了几位客人,是前来安家落户的一家子。男主人姓孙,叫孙顺明,大概三十岁,带着老婆和两个儿子,说自己就是出生在这里的人,只是当年为了混口饭吃,离开得早。如今有了点积蓄,便想着带着妻儿们回到家乡。

淳朴的乡民们自然是不会拒绝曾经的老乡孙顺明''落叶归根''的请求的,所以,这家人很快地就在村里有了安身之所。而且他们的家,可是相当的气派别致,是一个连四间的瓦房!这在他们落户的贫穷小村落,可是别开生面、独一份的。

看着这样精致的瓦房,村民们都在猜测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大家七嘴八舌,东扯西扯,终于有位上了年纪的村民一拍脑袋想起了尘封已久的过往。他说,这个瓦房的主人,是咱们村里有名的可怜孩子,爹娘去得早,靠村里人你一口饭我一口饭地养活着,好不容易长大了,又赶上了打仗,再然后就没有见过他。原来,他是在外面混出了名堂!

虽说村里没有一个人得到过孙顺明在外面发了大财的确凿消息,但看见他那亮堂平整的小瓦房时,大家都一致地认为孙顺明是个有积蓄有背景的人。于是乎,就有些家里揭不开锅的村民动了心,想向他借点过日子的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令他们惊讶的是,孙顺明是个异常慷慨的人,他不仅不对他们唐突的借钱感到冒犯,还从不主动要账。这样一来,村里的人都陆陆续续地找他帮忙。他一边乐呵呵地答应着,一边告诉大家,他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人,要不是没有村里人的帮助,他现如今又怎么能够在这里呢。

听了他这么一说,村里的人更是觉得感动了,久而久之,他们都亲切地称呼孙顺明为''孙老汉'',他的本名和他的功绩一样,被逐渐地淡忘在了日升日落之中。

英雄迟暮,艰苦的老年生活

孙顺明的真实身份,村民们不知道,但在屏幕前阅读的我们应该能够猜出,在这样的慷慨相助下,孙顺明的积蓄也应该不会余下太多。的确,在村里扎根不久之后,孙顺明的生活就回归到了和其他村民一样勉强糊口的境地,而且随着时光推移,愈发的局促起来。

在大儿子十二岁那年,孙顺明的妻子因病去世,他独自拉扯大了两个孩子,还给孩子盖起了房子成了家。可这些让付出了孙顺明太多的精力和钱财。虽说村里的村民也时常帮忙,但在安排完孩子的事儿后,他也变得负债累累,病痛缠身。

而且,孙顺明面对着的困难,还有外人难以讲清的家庭不睦。在两个儿子都结婚成了家业之后,他们理所应当地分开了门户独自生活,只是分开生活并分不走苦恼,债务压在这两个新组建的家庭上,让他们终日都觉得不满。

所以,村里时常能看见孙顺明顶着烈日与酷暑,一个人在田间地头沉默地干活,他的儿媳们都不愿意赡养他,他不这样,连口饭都没得吃。等到他的腿脚越来越不顶用,没法再下地干活的时候,他的儿媳妇们干脆合伙将他撵出了村,住进了机井房中。

好在中国有句古话叫''好心有好报'',村民们都记得孙顺明年轻时对所有人都慷慨相助的好,如今在他生活难以自理的时候,也反过来帮助他。每天,村里都有人前去给他送饭,菜碗装的满满当当的,生怕他不够吃。

只是,即便是有村民们援手相助,对于一个曾浴血沙场的英雄来说,这也是一个晚景凄凉的悲伤下场。

英雄身份浮出水面

孙顺明老人又回到了吃百家饭度日的生活,若不是某日政府有人前来寻找他的下落,或许他的英雄身份不会有人知道。

自称是政府派来的人的客人们,在村民的带领下,来到了孙顺明老人居住的机井房,望着他家徒四壁的困苦生活环境,他们很难将他和一位英雄联系在一起。在多次比对完照片之后,他们才终于和孙顺明老人相认。

原来孙顺明老人在离开家后,有幸地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军人,并在中印战争中表现英勇,获得了一等功的荣誉。但在退伍之后,他从未提起过他曾经的光辉事迹,只是带着妻子孩子安稳地生活在这个小村庄内,政府也无从知晓此地还有着一位英雄,相应的补贴也没有及时到位。

不过在此情此景之下,孙顺明老人也不再掩饰他的过往,他拿出了自己的那些尘封已久的奖章和证书,即便它们裹在破布中,压在箱子底几十年之久,拿出来时还仍旧显得那么亮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访的人给了孙顺明老师三十万元补贴,虽然来得有些迟,但说明政府心中一直都记挂着这位英雄,多年来持续地寻找着他的下落。他们还告诉老人,他每个月还可以领取2000元的补贴,不再需要住在机井房里勉强度日了。

面对着这么一大笔''从天而降''的巨款,孙顺明的儿媳儿子都连忙要接老人回家好好赡养,但看尽了世态炎凉的孙顺明老人拒绝了他们的请求。他觉得自己只是个独居的老人,不需要那么多的钱,而且之前村里人一直都在关照他,他也是时候再回报一笔了。所以孙顺明老人只留下了三十万元中的三分之一,剩下的二十万全部给了村长,让他来安排、改善村民的生活。

一生跌宕起伏,充满戏剧性的孙顺明老人,在经历过如此的苦难后,居然还能够保持善良为民的初心。他的精神是许多老兵都保有的,他不是一个典型,而是一个代表,希望所有曾为国家奋斗过的志士们都能够拥有幸福的生活,而我们作为后辈,也将持续学习他们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