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主义之一:弗洛伊德

1.弗洛伊德早期的两大发现:" 无意识" 和" 性本能"
弗洛伊德主义因其创始人而得名。而严格地讲,弗洛伊德主义是指弗洛伊德的后期思想,即指他早期的两大发现——" 无意识" 和" 性本能" 在社会历史、文化领域的运用。因此,论述后期弗洛伊德主义必需先介绍其早期的两大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弗洛伊德 (1856-1939) 。出生于奥地利弗莱堡一个犹太籍的商人家庭。 1876 年起在著名生理学家 E . 布鲁克的生理研究所研究低等动物的神经结构与功能。 1881 年获维也纳大学医学博士。 1882 年进入维也纳公立医院研究脑解剖及精神病理学。 1885 年到巴黎随精神病学家 J .M . 沙尔科进修精神病学,并且开始涉猎精神病的心理原因。 1886 年回维也纳与生理学家 J . 布鲁尔合作研究歇斯底里及其疗法,创立了心理分析学说。其主要著作有:《梦的解析》 (1900 )、《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 (1904 )、《性欲理论三讲》 (1905 )、《精神分析引论》 (1910 )、《超越快乐原则》 (1920 )、《文明及其不满》 (1920 )、《群众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 (1921 )、《自我和本我》 (1923 )等。

弗洛伊德进行精神分析时,提出 " 无意识 " 和 " 性本能 " ,认为人的一切活动 —— 精神的物质的都是缘于这两个因素,并把这理论运用于解释社会历史、文化。弗洛伊德主义的基本思想和特征即如此。 " 无意识 " 是弗洛伊德对人的心理结构进行分析时的独特发现。他认为人的心理由三个系统:无意识系统、下意识系统和意识系统组成,三者具有不同的特性、起着不同的作用。意识系统同直接感知相联,它面向外部世界,完成着感官的作用,是心理结构中的最高层;下意识系统处于意识系统边缘,是储存在记忆中的东西。而 " 无意识 " 则处于心理结构的深层,是人的生物的本能、欲望的贮藏库。这种本能、欲望具有强烈的心理能量的负荷,能够自己决定自己,并总是为自己寻求出路,追求着得到满足。

弗洛伊德还认为人作为社会存在物,总是力图掩盖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不曾注意到无意识,而正是这无意识是心理的深层基础,是进行心理分析的理论基石," 心理过程主要是无意识的"。

"性本能" 也是弗洛伊德的独特发现。他在把无意识归结为人的基本本能后,又把人的基本本能归结为原始性欲,或" 性本能"。他称之为" 力比多"。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人与生俱来的,但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它的对象和表现形式有所改变。弗洛伊德将它分为三个阶段,每一阶段上都有一个能使力比多性欲满足的" 动欲区"。第一阶段是口腔阶段,动欲区为嘴和唇;第二阶段为肛门阶段,动欲区为肛门;第三阶段是" 崇拜男性生殖器" 阶段,动欲区为生殖器,此时,儿童从" 自恋" 转向" 他恋"。之后,弗洛伊德又提出" 恋母情结" 和" 恋父情结" ,即" 俄狄浦斯情结" 和" 爱兰克拉情结"。 "无意识" 和" 性本能" 是" 足以触怒全人类的发现。这些发现构成了弗洛伊德主义的基础,同时也使他的学生纷纷起来,与他分道扬镳,创立了各自的理论。这是后话了。

2.两大发现在社会历史、文化领域的应用:弗洛伊德主义(弗洛伊德由早期转向后期)

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分析中的基本论点不仅可以用来解决个人生活领域中的各种问题,而且可用来解释人们的社会生活活动和社会现象。弗洛伊德提出了许多论点。

① 出于解释社会现象的需要,弗洛伊德对人的心理的理解作了修正和补充,提出了个性论,即他把人的心理和个性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

本我是最原始的、无意识的心理结构,同肉体相联系,是心理能量的贮藏器。在本我中充满着本能、欲望的强烈冲动,力图依据快乐原则而通过 " 自我 " 得到满足。自我是一个意识结构,同外部事物相接触,处于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是外部世界与本我、欲望与满足之间的居间者。它依据现实原则行事,主张克制,但不否定本能的要求。超我是一个由父母和 " 师长的指示 " 而形成的结构,具有有意识的东西的共同点:理性、良心。超我依社会行为标准和要求行事,严格支配站 " 自我 " 以压抑 " 本我 " 。个性论实质上是弗洛伊德早期关于心理结构三系统理论的精练化。正是从此出发,他将其心理分析基本论点推广到社会科学领域之中。

②用本能、欲望、升华等概念解释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的产生和发展。

弗洛伊德力图把文化和社会生活归结为生物本能和深层欲望的表现形式,认为生物的本能、欲望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基础:整个社会制度的形成、发展都离不开本能、欲望同以它们为基础的感情的相互作用,人们追求某种感官的愉悦和机体需要的满足也是生存本能之故,革命起义、战争分别是侵略本能和死亡本能使然。总之,整个人类历史就是由生存本能同死亡本能斗争的生动画面交织而成的。

与此同时,弗洛伊德又把人的本能、欲望同社会对立起来,认为本能、欲望追求着一种有碍于社会、不利于人类文明的满足,时时刻刻威胁着社会的进步,破坏人类的共同生活,而社会是一个禁令和限制系统,它借助于超我压抑、限制人的本能、欲望的冲动。文明和文化是以抗拒本能、欲望的满足,特别是性本能和死亡本能的满足为基础的,人类社会的进步也就体现于对本能、欲望的压抑的成功与否。具体地讲,受到压抑的本能、欲望仍贮藏着心理能量,总力图通过迂回的道路得到满足,途径之一就是依据升华原则,以社会所能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文学艺术创作、科技发明等就是这种升华的结果。

因此,在弗洛伊德那里,人的本能、欲望同社会相对立,但正是在这种对立中,本能、欲望受压抑而又得到了畸形但为社会所认可的满足,社会文明受本能、欲望阻碍却又在本能、欲望的升华中得到高度发展。

弗洛伊德的上述观点实际是把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因归结为人的本能、欲望,从而忽视了经济因素的决定作用。

③运用" 无意识" 和" 性本能" 分析社会集体得以构成和稳定存在的原因。

弗洛伊德认为,建立在性本能基础上的" 爱的联系" 是人际关系的核心力量。他借用了叔本华的一个著名比喻:一个寒冷的冬天,一群豪猪相互之间紧紧地挤在一起,它们都想借助于同伴的体温使自己免于冷死,但当它感到对方的刺扎在自己身上时,又不得不分散开来。但当它们为了取暖又重新挤在一起时,被刺的烦恼又发生了。于是,它们为避免这两种烦恼而不停地聚扰和散开,直到最后它们发现了一个最能忍受的适中的距离。

弗洛伊德认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对立和厌恶的情绪,可他们又结集成了一个集体,且能够稳定地存在。其原因何在呢?他指出原因就在于,在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 爱的联系" ,亦叫" 力比多联系"。" 一个集体的本质就在于它自身存在的一些力比多联系"。

弗洛伊德说,在集体中存在着两种联系:个人与领导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联系。" 力比多联系" 既维系着个人与领导的关系。使其产生错觉,认为领导对每个人施以平等之爱;又维系着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使其认为他们之间是平等的,且享有平等的爱。因而" 力比多联系" 使相互厌恶的人们找到了一种最能忍受的适中的距离,他们既相互" 挤" 在一起,又不感到" 对方的刺扎在自己身上" ,从而集体得以构成和维护。④把泛性论运用于社会科学中,认为社会、宗教、道德的最终根源是" 俄狄浦斯情结"。

弗洛伊德在《图腾与禁忌》中指出,人类的史前时代,占据最高统治地位的是父亲,他把全部妇女霸为己有,把受俄狄浦斯情结驱使而欲与父亲分享妇女的儿子们逐出本部落,有一天,忍无可忍的儿子们联合起来,杀死并吃掉了自己的父亲。父权制部落结束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儿子们意识到同样的命运在等待着他们——被自己的儿子们杀掉。因此,他们缔结条约,禁止与相同图腾的妇女发生性关系。于是,便产生了道德;同时,杀父行为引起了他们的忏悔,他们感到了一种犯罪感,产生了对父亲的爱和崇拜,把被杀的第一个父亲看作上帝,搞起了图腾崇拜。于是,就有了缘这种杀父行为所起的犯罪感的宗教。

弗洛伊德接着指出,杀父后,兄弟们为了自己能成为遗产的唯一拥有权而争吵不休,但他们被放逐时把他们联起来的友谊及为获得自由而不惜杀父的回忆,使他们停止了这场无益和危险的争吵,签订条约。这样,产生了社会。弗洛伊德总结到:" 我们可以说,社会的存在是建筑于大家对某些罪恶的认同;宗教则是由罪恶感及附于其上的懊悔心理所产生;关于道德,则一部分是基于社会的需要,一部分则出自罪恶而促成的赎罪心理所造成。" (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第181页)

弗洛伊德主义无论是分析人的本质,还是解释社会、宗教、道德的起源,都是以无意识、性本能为理论基点,是一种典型的非理性主义。但这种非理性主义又同其他非理性主义有别,它同生理学、生物学、心理学、进化论等自然科学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它在对人进行分析时,始终把人看作一个生物实体。因而这种非理性主义又是建立在庸俗的自然主义基础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