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在QQ农场里玩得不亦乐乎的那群人,最近似乎又被微信农场支配了。
前两天,微信状态更新了功能,上线“微信农场”。仅半天时间,“微信农场”话题阅读量就突破5亿,多达7万人参与讨论。
什么是微信农场?
点进相关话题前,品牌君还以为微信农场会是QQ农场的复刻版,我们以后就可以在微信上实现种菜梦想。
事实证明,我想多了。
所谓的微信农场,严格来说和QQ农场没有太多关联,它不是一个互动类游戏,只是在已有微信状态功能的基础上,开辟出一个“农场背景图+动物表情包”的展示场所。
比起QQ农场,品牌君觉得它的玩法倒更像是QQ空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进行创意装扮。
但也仅此而已。
甚至,微信状态设置一次的有效期仅为1天。超过1天就会自动回归默认状态,想要继续玩就得重新手动设置。
多少有点麻烦。
可就是这么一个连“游戏”都算不上的新功能却不费吹灰之力地收割到一大波流量,顺便还让一群人回忆起当年玩QQ农场的岁月,玩了波回忆杀。
吸睛的总是“农场”
从过去到现在,从QQ到微信,时间变了,社交平台变了,受众群体大概率下也有所变化。
不变的是人们依然无法抗拒农场,无法抗拒打着农场旗号的衍生产物们。
都说消费者喜好日新月异,用户喜新厌旧是常有的事。为何到了农场这儿,百变的消费者忽然变得“专情”起来?农场二字身上究竟有何魔力?
1. 平台本身就是网红
无论是早年间的QQ农场还是现如今的微信农场,它们能在极短时间内博得众人关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前提是:背靠大树。
QQ和微信都是用户基础庞大的社交平台,这就奠定了一个基础:无论其表演什么,都有一大波固定观众。
所以QQ农场与微信农场能跨越时间,完成流量聚集,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它们本身自带网红体质,具备极强的号召力与影响力。
2. 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田园仙女李子柒,她的走红,除去本身在种菜与做饭上展露出的出众能力外,还离不开繁花与土壤,离不开日暮与朝霞,离不开春耕与秋收。
我们对田园生活总是充满着天然的向往和憧憬,但现实情况下,多数人并不能真的归于田园,过上只考虑早午晚三顿饭的生活,依然需要每天奔波忙碌,为了生活琐碎操心。
所以“农场”这样极具田园乡野属性的游戏总是能够焕活起用户心底对质朴、简单生活模式的憧憬,一次又一次吸睛。
3. 从众效应发挥作用
个体很容易受到群体影响,当一个事物在一个群体中成为流行时,某些个体可能原本并未关注到该事物,但在群体影响下,还是会“随大流”参与活动。
微信农场可以在一夜之间刷屏社交平台,就与从众效应有着密切关联。
有些人可能原本对农场游戏、对装扮社交平台并不感兴趣,但因为周围人都在玩,为与他人保持行为的一致性,也津津有味地玩了起来。
当然,“微信农场”终究只是一场装扮秀,大概率下会如一阵风,吹过也就过去,像QQ农场那样长居顶流位置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