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是路遥获得矛盾文学奖的作品,全书有三部,通篇有100万字,讲述的是1975年到1985年这10年间,发生在陕西的故事。

路遥用6年的时间创造了这部作品,小说的主人公,是双水村农民孙玉厚的大儿子孙少安和二儿子孙少平。

孙玉厚是个朴实的农民,他有4个孩子,老大孙兰花,爱上了一个不着调的男人王满银,她是最让孙玉厚操心的孩子;

老二孙少安,18岁就成了村里的生产队队长,后来又开砖厂,给村里盖学校,成了双水村的村委会主任;

老三孙少平,高中毕业,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见解,不甘心一辈子务农,去了双水村以外的世界闯荡,完成了从农民到工人身份的转变;

老四孙兰香,学习成绩优异,考上了全国重点大学,用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看过《平凡的世界》的人,大多把眼光聚焦在孙家的孩子身上,这4个孩子代表了农村青年的4种出路:在农村继续务农的,在农村折腾出自己一片天地的,外出务工的,靠知识改变命运跻身新的阶层的。

但在我看来,这4个孩子的父亲孙玉厚身上有更多值得挖掘的闪光点。毕竟双水村那么多家农户,为什么是孙玉厚家的孩子成了路遥笔下的主人公呢?这和孙玉厚这个父亲息息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玉厚的出场是低沉的,他老了,没有能力照顾整个家庭,所以,成绩优异的孙少安辍学,在家充当劳动力,父子一起担起家庭的重任。

大女儿孙兰花被好吃懒做的王满银“勾引”,一心要和他结婚,踏实勤劳的孙玉厚铁定是看不上王满银这种人的,但他没有办法,谁让女儿铁了心要跟他呢?

孙玉厚不得不向现实妥协,路遥是这样描写孙玉厚的:孙玉厚难受地从窑里走出来,站在自家的院子里,不停地挖着旱烟袋。

他佝偻着高大的身躯,失神地望着东拉河对面黑乎乎的庙坪山。山依然像他年轻时一样,没高一尺,也没低一尺。可他已经老了,也更无能了……

但如果你认为孙玉厚只是一个无能为力的老农民,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孙玉厚就是路遥笔下的“宝藏男人”,他的光辉事迹值得读者往下继续挖掘。

01

孙玉厚坚信,世界是识字人的天下。

孙玉厚16岁就出去闯荡过世界,他曾经翻山越岭几十天,给山西的商行驮瓷器,他也是见过世面的人,他比一般的农民眼界都要开阔。他深知,从古到今,世界说来说去,都是识字人的天下。

孙玉厚年轻的时候全力支持自己的弟弟孙玉亭去念书,但孙玉亭偏偏是个不争气的主儿,好容易初中毕业去钢厂当了工人,他又嫌工资低,跑回了农村。

孙玉亭也算一朵奇葩,为了他孙玉厚没少受累。

对孙玉亭培养的失败并没有打消孙玉厚心中对知识的渴望,他全力支持孩子上学。

孙少安小小年纪回家务农,让孙玉厚心里一直觉得对不起他。他曾经对孙少安沉痛地说,“爸爸对不起你,爸爸一辈子没本事,没把你的书供成,还叫你回来劳了动。”

孙家最小的孩子孙兰香,因为初中要多上半年才能毕业,于是她回家说她不想继续上学了,要回家帮助爸爸和大哥,被孙玉厚父子俩拒绝了,让她回去安心读书。

孙兰香不负众望,考取了重点大学,成为孙家唯一的大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 还 没有高考制度的时候,农民孙 玉厚就坚信, 这个世界是识字儿的人的天下,知识才是改变一切的最终力量。

他也尽他所能,让孩子尽可能的多读书,多上学。尽管这个选择,会让他更加辛苦,让他没有富足的劳动力干农活,但他依然全力支持孩子上学。

现在社会很多人都在抨击考试制度,认为考试不合理不公平,让孩子压力山大,甚至有人呼吁应该取消高考。

这些呼吁真的有点“何不食肉糜”的讽刺。对一个农村孩子来说,高考才是他们的捷径,几乎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02

孙玉厚是一个粗糙的农民,他的心却异常细腻。

  • 支持小儿子外出闯荡

大儿子孙少安和秀莲结婚以后,开了砖厂,家里越来越忙,人手成了问题。

小儿子孙少平刚当满三年老师,正好可以回家帮忙,但他又不想一辈子在农村,想去外面的世界闯荡。

孙少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亲孙玉厚,孙玉厚支持儿子的决定,让他去问大哥的意见,毕竟他的出走会增加大哥的劳动量。

在这一点上孙玉厚做得很好,他没有像有的父母一味偏袒小儿子,放纵小儿子去做他想做的事情,把责任都推给大儿子。

他支持小儿子出去闯荡的想法,同时也要求小儿子取得大哥的支持。他不独裁,也不希望为一个孩子牺牲另一个孩子,他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想法。

  • 果断分家

孙玉厚还做了一件干脆漂亮的事儿,就是和孙少安分家。

分家是大儿媳妇秀莲跟少安提出的,但是少安不同意,他心疼父亲老迈,要照顾奶奶,还要供养妹妹。孙玉厚及时打消了少安的顾虑,他再次显出年轻时的气魄,坚持分了家。

他想让 儿子过几天松快的日子。 他的想法非常的朴实,“趁他还能在山里刨挖,就尽量给娃娃们腾出几年时间,让他们各自凭本事去踢腾上一番……”

我们经常说要做孩子坚强的后盾,但又有几个父母能毫无私心的做到这一点呢?

很多的人以“为孩子好”的名义,限制孩子的交友、社交,让孩子按照父母设计的路线行进,完全无视孩子的需求和想法,把孩子当成私有财产,不让孩子有选择的权利,这算是什么后盾呢?

只不过是满足自己的控制欲罢了,我们真的要向孙玉厚学习,给娃娃腾出时间,让他们各自凭本事去踢腾上一番。

03

最初孙玉厚家很穷,给弟弟孙玉亭娶媳妇要借钱,给孙少安娶媳妇同样要借钱。 但他不是老赖,他也有羞耻心,每次借钱都让他难以启齿。

在孙少安和秀莲要结婚的时候,他鼓起勇气去找老伙计金俊海借钱。

他还没张口说借钱的事儿,金俊海的妻子就主动问孙玉厚家里办事儿钱紧不紧张,需要的话他们可以拿钱出来。

孙玉厚感动得眼圈都红了,金俊海家人这么好主动借钱给他。这一切都是孙玉厚换来的,因为他也是个好人,好人才会碰到好人。

金俊海和儿子 金波平时都在外面跑车,孙玉厚家经常帮着金家干地里的活。

也因为孙玉厚和金俊海的关系好,所以金少平和金海的儿子金波是好朋友,孙兰香和金俊海的女儿金秀也是好朋友。

他们在学校互相扶持,步入社会之后互相关怀,真正显示出友情的伟大。

孙玉厚不仅帮助好朋友,连昔日的宿敌他都能帮忙。曾经陷害过孙少安的大队干部田福堂,独自一个人气喘吁吁的种地时,孙玉厚也默默的去帮忙。

孙玉厚的善良让孩子耳濡目染,所以孙少安在生活好转之后不忘带领乡亲们致富,重修学校;

孙少平当老师的时候,不顾门第偏见去帮助和孙家不对头的金光亮家的孩子补习功课。孙家父子的善良,让孙家在双水村的威望越来越高。

04

孙玉厚没啥文化,但他不像有的人咋咋呼呼,有钱就得瑟,没钱就耍赖。 他始终能心怀忧患,宠辱不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孙少安的砖厂扩大规模即将投产的时候,他也没有像别人一样欢呼雀跃,他心中始终怀着惧怕和担忧。

事实证明,孙老汉的担忧成了真,孙少安破产了,繁华成了过去。

孙玉厚没有指责儿子,而是贴心的叫儿子媳妇回家吃饭,一起来面对困难。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没有什么是一顿热乎乎的饭菜解决不了的。

孙少安找到了新的贷款,还差1000块钱才能动工,孙玉厚想起了孙少平寄给他用来盖新房子的1000块钱。

他想用这笔钱支援孙少安,他也没有擅作主张,给孙少平寄了一封信,详细说了家里的情况,征求了孙少平的同意,把这笔钱给了孙少安。

面对困难,孙玉厚始终没有退缩,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面对荣耀,孙玉厚也始终保持着一颗淡定的心。

孙少安给村里盖的学校建成之后,孙玉厚去参加落成典礼,他的脸上没有任何嘚瑟的激动和愉悦,尽管这次活动他会是全村瞩目的焦点,因为这是他老孙家的孩子出钱盖的学校,这是几代人的荣耀,他依然保持淡定。

孙 玉厚就是这样一 个农民,一辈子依托着黄土地,眷恋着黄土地,用他的汗水在黄土地扎根,用他的远见给孩子翅膀,用他的无私给孩子依靠。

就像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所写的, 生活中真正的勇士向来默默无闻,喧哗不止的永远是自视高贵的一群 。 孙玉厚,就是这样的勇士,看起来默默无闻,却给人深远的感动。

在这样一个平凡的世界里,有很多像孙玉厚一样的农民,尽自己所能滋养着黄土地,养育着自己的儿女,给他们最无私的爱,让他们能去更广阔的天地。

他们没有想着养儿防老,没有自私的把孩子留在身边,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孩子诠释着爱和责任,这样朴实的家庭教育,胜过讲千万遍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