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20日举行的海信网络科技“信号机大数据”线上发布会上,海信网络科技交出了4个TOP1的亮眼成绩。在除港澳台的31座省会级城市中,海信信号机已覆盖18座城市,城市覆盖量最高。在参与调研的88座一二三线城市中,海信信号机覆盖33座城市,城市数量维度市场占有率达37.5%、信号机安装量维度的市场占有率达16.6%,均位列行业第一。

信号机作为城市交通中最重要的控制设备,需要在各种恶劣气候和环境中,7×24小时全天候运行,“稳定可靠”“低故障率”是用户最关心的问题。报告在对交警用户最认可的信号机品牌调研中,有95座城市的交警用户反馈了意见,海信被其中80座城市的用户选择,占总城市样本的84%,位列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四项第一背后,是海信在智慧交通领域多年深耕的结果。据车网世界了解,海信打造了国内最早的信号机生产线,以及最完善的出厂检验机制。海信智慧交通事业本部高级专家韩锋介绍,出厂前,每一台信号机均需要通过2轮全功能检验,通过老化测试,再通过第三方抽检测试后,方可上市,确保每一台信号机都是高质量交付市场。

二十余年来,海信在智能交通领域始终坚持打造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不追热点,不踩风口,坚定不移地为用户提供切实的效果体验,成为智能交通领域的“实干派”。

智能交通领域的“实干派”

信号机作为城市交通中最重要的控制设备,需要在各种恶劣气候和环境中,7×24小时全天候运行,“稳定可靠”、“低故障率”是用户最关心的问题。

海信网络科技智能交通事业本部副总经理陈晓明表示,海信信号机被用户认可的背后原因是稳定可靠,这也是海信的核心标签。

陈晓明强调,统计数据显示,海信信号机年故障率已达到低于1%的高标准,“北京交警内部曾总结了一个关于故障率的统计,海信信号机故障率在当时北京所有品牌中是最低的。”

值得一提的是,海信对信号机的打磨已不止于产品本身,更精细到了应用中的每一处细节、每一颗螺丝。而对信号机产品的精细化打磨,来源于实际应用中的每一次痛点反馈。信号机具有应用场景广泛、复杂的特殊性,除道路状况相对较好的城市主城区交通场景外,还有相当数量的信号机用于国道、省道等路况较为复杂、基建相对薄弱、大货车相对较多的路口。

近年来,行业内诸如“智慧路口”等类似概念层出不穷。然而陈晓明表示,造再多的概念都是搞空中楼阁,看似美好实际经不起现实的检验,“包装一百个‘智慧路口’概念,不如真正做出一个‘智慧’的路口,”只有用户愿意竖起大拇指夸一句“好”,才能在行业竞争中站稳脚跟。

毕竟,交通信号控制是城市交通智能管控的核心,未来要下决心由真正的交通工程专业团队(而不宜是只擅长系统集成或所谓的大数据应用等团队)做好所有道路交叉口(包括主城区和郊区)的交通渠化、配时和相位设计及协调策略设计等工作,这些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深挖一条线去做好这件事。

总之,智能交通建设最终比拼的是背后的技术、执行落地和交付效果,以及最后给客户带来了什么价值。智能交通的交付是一个“硬活儿”,交付是真正把价值转移给客户。而海信智能交通与其他企业最大的不同,就是用技术优势保证产品的稳定可靠性,把人工交通调优经验和大数据经验融合起来,通过信号机一点点积累交通控制策略。

对症下药缓堵保畅

海信自1998年入局智能交通稳居行业第一梯队,产品和解决方案已服务于全国169个城市。在智能交通领域深耕了24年,海信一面不断吸收和发挥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科技力,一面深入结合交管业务的真实需求,以始终为客户提供价值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扎根业务实践,积累了雄厚的经验。

如今,拥堵已成为摆在城市运营者面前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难题。全面提升市民出行效率和生活质量,与丰富出行工具的新能源汽车火热一样,对生活效率有极大改善的智能交通同样应该赢得市场关注。

陈晓明表示:海信依然围绕客户‘缓堵保畅’的核心需求,持续产品+服务模式,打造好信号智能调优产品体系。据介绍,“信号智能调优产品体系”将以“提升调优效率、打造落地效果”为目标,实现交通问题自动识别、问题成因自动诊断、控制策略自动推荐、配时方案自动生成、控制效果自动监测与方案自动更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调优人员的专业依赖、提升工作效率。

据了解,目前就已经有多个城市应用了海信信号调优相关产品与服务,而成效明显的城市榜单也出炉了,据高德报告显示,2021年拥堵同比下降城市榜前五名分别是西安、昆明、兰州、银川、贵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西安为例,海信智能交通系统对西安主城区1341处信号灯完成整体智能化改造,并建设114条“绿波带”让市区道路通行效率提升了23%,海信团队保障了超2000次共计300小时的信号控制分秒不差,守护100余趟勤务线路精准抵离,圆满完成信控“0失误”。

这是自1998年海信涉足智能交通领域以来,数起成功案例中的一个,而像西安这样治堵出现明显效果的还有昆明、兰州、银川、贵阳等4个,8座中有5座得益于海信的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在近五年的高德报告缓堵榜单中,海信都助力5座城市上榜),成为“缓堵提畅”领域的大赢家。

国内的城市拥堵状况其实已经在慢慢改善中,因此说明国内的智慧交通系统已经卓有成效。当前,海信的技术已经服务超169个城市,在北京两次奥运会赛事、西安全运会,武汉军运会和青岛上合峰会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可以看出,智慧交通在当今的城市中显然必不可缺,城市的繁华需要顺畅的交通,但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技术,而是需要深耕行业,且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专项治疗”,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国内的技术已越来越成熟,期待更多的改善和优化,让城市交通自由呼吸。

不止是海信,科技公司已经把目光投向更具未来想象空间的智能交通产业,智慧交通产业布局如星罗棋布一般迅速铺开。数据显示,仅2020年,就有百度、阿里、华为、腾讯、滴滴等科技巨头频频释放信号,抢分智能交通市场一杯羹。在当年度全国14860个城市的智能交通市场项目中,共有大大小小5136家企业参与角逐。

在此背景下,需要参与其中的企业克服“难以想象的复杂”和“异常激烈的竞争”,通过长时间积累和创新性应用,才能建立起真正的优势,成为智能交通领域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