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期,博鳌亚洲论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ESG”分论坛举办,毕马威中国朱文伟表示,ESG理念在全球的影响力正逐步提升,并产生连锁反应,ESG的作用从未像现在这样重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从未像现在这样紧迫。

双碳目标下,监管政策、资金引导和投资者认知等多方面的加持加速推动了ESG投资。近年来,双碳战略促使低碳转型相关领域融资需求和投资机会增多,在疫情影响下,公众对健康和公共安全领域的关注度也有所提升,市场寻求更具长期性、高韧性的投资产品以增强抗击系统性风险的能力,ESG投资可满足经济复苏、可持续发展和投资回报等多重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未来伴随着ESG理念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进一步提升以及ESG标准体系的逐渐完善,中国ESG投资规模势将呈现增长趋势,存在可观的潜在空间。

当前中国市场对ESG理念的认知整体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亟须提高市场对ESG的了解,才能有助于ESG评估工作的开展。引导更多金融机构开展ESG投资,提高市场的ESG投资能力和活跃度,并增强整体投资质量。

与此同时,中国ESG标准体系的发展需要建立对应的数据库,鼓励尽早搭建数据共享的信息平台,以保证ESG数据能够日益丰富。鉴于中国ESG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政策推动和引导,建议推动出台本土化的ESG信息披露统一标准,逐步完成ESG信息披露强制化的政策路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从投资者角度,要结合拟投资策略和投资期限来辩证地看待ESG评级。ESG表现与ESG评级均有显著的行业特征,不能抛开企业的所处行业来比较ESG评级,比如某传统高能耗企业在ESG评级上排名上很难位列前茅(不是因为ESG表现差,而是其行业性质决定);当前国际主流的ESG评级背后的模型来自欧美,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评级标准不接地气,没有结合中国本土特色,即有可能发生某企业自认为在ESG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其ESG评级就是不高。

总之,在投资者进行价值判断的决策时,ESG评级扮演的角色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而一味地追求ESG评级高的企业进行投资策略较为片面。建议投资者抛开现象看本质,根据现行ESG评级的维度、主题、单元和指标及其权重关系,更好地理解企业的ESG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