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由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法院(下称“禅城法院”)新城知识产权法庭与佛山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联合构建的佛山市知识产权纠纷调审一体化处理中心(下称“知产处理中心”)在绿岛湖正式揭牌。该知产处理中心的成立旨在贯彻落实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方针,加强知识产权快保护机构建设,把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推向专业化、精细化发展的道路,为群众找到一条低成本快速化解知识产权纠纷的路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佛山市知识产权纠纷调审一体化处理中心在南庄绿岛湖揭牌。 南方+ 唐梦 拍摄

在该启动仪式上,禅城法院新城知识产权法庭负责人刘应东向与会人员详细介绍了知产处理中心的成立背景、运作模式和特点。据他介绍,知产处理中心总体目标是通过建设调审一体化处理中心,整合知识产权司法、行政、社会组织的力量,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的流程和方式,帮助当事人快速化解知识产权纠纷,缓解司法审判压力,降低权利人的维权成本,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应东。南方+ 唐梦 拍摄

其特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党建引领、党业融合,以禅城法院新城知识产权法庭、立案庭、佛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党组织联合开展党员活动的形式,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充分利用法院对最新裁判标准的把握和保护中心的知识产权领域信息资源、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力量,把常规的诉前和解工作推向知识产权专门领域内司法、行政、社会组织合力进行的专门化调解,提高调解的精准度和效率。

二是吸取和发扬禅城法院2019年与市版权局联合建立的佛山市著作权纠纷一门式和解机制的经验,通过诉前调解全过程免费快速处理、成功后由调解员代为提交各项程序性申请,实现一次跑腿终结所有纠纷处理程序的真正一门式纠纷处理机制,真正把便利带到群众身边,切实为群众办实事。

三是通过在调解阶段进行案件送达、签署送达地址确认书、进行证据交换、确认无争议事实等审判内容前移,简化审判程序,实现快调助快审。同时,通过建立快调系统,与快审系统对接,查询类案判例、法官在线轮值,实现快审促快调,最终实现快调快审系统线上无缝对接。知产处理中心的快调快审机制,其创新之处在于把一般情况下的调解与审判各自相对独立,发展为对程序化工作的一体安排、一体利用的调审一体化流程,切实简化群众处理知识产权纠纷的程序,提高纠纷处理效率。

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调研员谢建华介绍,自2019年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与法院构建诉调对接机制以来,佛山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多元化解决知识产权纠纷工作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今年3月,共受理调解案件644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谢建华介绍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与法院构建诉调对接机制以来,佛山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多元化解决知识产权纠纷工作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南方+ 唐梦 拍摄

谢建华表示,佛山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开展首先要练好内功,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其次要提质效,注重经验积累和模式创新,充分发挥快调快审机制的最大效能;另外就是要优服务、升品牌、善总结,持续改进完善快调快审工作机制,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工作经验。

禅城法院副院长怀晓红认为,知产处理中心是一项把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推向专业化纵深发展的创新举措。“知产处理中心准备对禅城法院收到当事人起诉的50万元以下的商标权纠纷和商业秘密纠纷进行专业化诉前和解,还准备通过快调系统和快审系统的建设,实现知识产权纠纷线上全链条快速处理模式。”

她强调,这项工作的开展是对佛山市诉前和解工作向知识产权专门领域延伸的一项创新举措,能更好地利用社会资源和科技手段,对知识产权矛盾化解进行加速。同时,也是延续了著作权一门式和解机制的成果,并向商标权、商业秘密领域扩展。

而最具特色的是,通过调解过程中对审判中的程序性事务进行前置处理,简化程序性事项,达到快调快审的效果。怀晓红对知产处理中心还作出了推动快调快审工作顺利开展的工作指示。

在揭牌仪式结束后,禅城法院还同时发布了《2021年度佛山知识产权一审民事审判工作报告》白皮书,详细述明了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法院2021年度的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总体概况。

与此同时,佛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也向与会人员发布中国(佛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十大案例,展示佛山保护中心成立以来主要业务领域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佛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向与会人员发布中国(佛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十大案例。 南方+ 唐梦 拍摄

出席该揭牌仪式的除上述领导外,还有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吴行政,及佛山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及各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领导、各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代表共40余人参加。

【南方日报记者】唐梦

【通讯员】廖旋

【作者】 唐梦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