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兰妈谈育儿

随着经济需要、社会的文明发展,一股叫做“职场妈妈”的力量正在不断崛起,也成为了女性职场中的重要力量,尤其是从心理状况、职场发展、到家庭参与,我们可以发现职场妈妈这个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不过职场妈妈想要回到职场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要面对“家里娃谁带”的现实问题,从如今流行的带娃趋势来看,带娃主力军开始逐渐偏向于“姥姥”群体,毕竟婆媳之间虽然也是每天以“妈妈”来称呼,但是在沟通以及感情方面始终没有亲生母女的和谐亲切,为了减少家庭矛盾、为了促进家庭教育质量,很多职场妈妈的内心都倾向于“姥姥”带娃。

01

姥姥带娃、和奶奶带娃的区别在于现实和讽刺

如果走在老人带娃的小区、或广场中,就会发现现在很多家庭都形成了姥姥带娃现象,而了解相关宝妈对“姥姥带娃、和奶奶带娃的区别”后,很多宝妈都表示姥姥带娃可以避免很多家庭矛盾,有人觉得和婆婆相处就是一场身心搏斗,也有人觉得婆婆始终不是妈,也不会从内心理解包容、亲近自己。

说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都心知肚明了,自古以来婆媳矛盾就是一个比较难解的结,而姥姥带娃、和奶奶带娃的区别在于现实和讽刺,讽刺的是明明是一家人,婆媳之间就像是一条跨越不过的鸿沟,彼此之间说话小心翼翼、还经常为了一些小事而耿耿于怀,生活在一个家庭而心却是分裂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实的是,职场妈妈需要经历生育前后的艰难处境,比如受到失去晋升机会的不公平待遇,又或者既要经济独立、又要家庭兼顾,这些来自职场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很容易让她们的生活一地鸡毛,所以在职场妈妈的内心,她们需要的不是一个能带娃的老人、而是理解关爱自己的亲人,因为职场妈妈这条路是孤单、也是寂寞的。

单位王女士就是这样一位妈妈,她告诉我,职场妈妈这条路她走得非常辛苦,如果不是有妈妈帮忙带女儿大概早已崩溃,就在6年前的某一天,王女士因为怀孕被质疑“精力、能力”而失去晋升机会,那个时候王女士虽然遗憾伤心、但也没有绝望,直到生了宝宝后回归职场的事业家庭两兼顾,让她成为了一个“另类”。

为了减少婆婆的唠叨、多兼顾一些家庭,每次公司大小活动王女士都尴尬地推掉,可能在某个忙得不可开交的时间,婆婆还会打电话说“孩子哭得不行,你赶紧回来喂奶”,于是王女士单位、和家庭之间每天都比别人多跑最少2趟,尽管公司和家之间的距离不是很远,但次数多了、时间久了,也惹得领导和同事不悦,毕竟公司是一个整体一个团队,大家都需要共同去克服困难、维持运作。

有一次,因为一个方案刚被主管批评:“这个月都几次了,你还能不能干了”,后又被婆婆催着“回家喂奶”,在身心疲惫下王女士崩溃地抱头痛哭,另一边王女士的妈妈得知女儿的处境后,专门进城欲准备和亲家一起共同带娃,不曾想刚进城到家没几天,奶奶就以“老家有事”回到了乡下。

自此以后,王女士的女儿一直都是由姥姥带着,姥姥带娃也的确给王女士的生活增添了很多光彩,首先在哺乳喂奶这件事情上不用再两地来回奔波,每次姥姥都会坐公交车提前到王女士公司附近等待,等王女士有空闲后再进行哺乳、有时候还带上了丰富的爱心午餐,用王女士的话来说“有妈的孩子真好”

就这样,姥姥带娃一带就是 7年…

02

奶奶出钱买房、姥姥免费带娃,孩子该和谁亲?女儿说出心声

从带孩子角度来说,基本情况就是谁带娃时间久、孩子就容易产生依赖跟谁亲,时间一晃,王女士母亲带孩子的时间已经7年有余了,孩子也即将升学至二年级,有一次奶奶进城来探望孙女,发现孙女连喊都不愿意喊一声,反而和姥姥待在一起才是“一家人”,于是奶奶有些心堵地说“真是个白眼狼”,这件事被王女士的丈夫得知后还专门教育了孩子。

爸爸开始对女儿说“你为什么不喊奶奶”

女儿有些委屈地说“谁让她老催我妈妈生弟弟,我才不想要弟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奶奶每次进城后催完王女士生二胎、又催孙女喊奶奶,小丫头和奶奶之间来往较少,一时间在感情方面还是比较生疏,大概5岁左右,奶奶打趣地对孙女说“等你妈生了小弟弟,你就失宠了,到时候让弟弟喊我奶奶”,这句话就像是一根针刺进了孩子的心、也就有了后来不愿意喊奶奶的事。

对此,爸爸进行了心理上的安慰后又对女儿说”但她毕竟是奶奶呀,你要和奶奶亲”

女儿听到后回答“我是姥姥带大的,我要和姥姥亲”

结果爸爸不悦道“奶奶是你的家人,出钱帮我们买房,姥姥是客人,迟早要回自己家的”

女儿听到爸爸的话后非常难过,还生气地说“我才不要姥姥回她家,我要和姥姥一直生活”

而父女两个人的争吵也引起了王女士的注意,得知对话内容后王女士生气地说“你妈出钱帮忙买房,我妈还免费带了孩子7年…”

03

婆婆是妈,丈母娘也是妈,一定要公平对待

其实在“奶奶出钱买房、姥姥免费带娃,孩子应该和谁亲”这件事情上,作为家长要教孩子尊重老人、礼貌待人,但不能强迫孩子去分配情感,要知道感情这东西向来就是人心换人心,同样是父母孩子可能会和妈妈更亲近、也可能会和爸爸亲,但在孩子心中只有都有爸爸妈妈不就可以了吗?如果我们强迫孩子跟某个人亲近或干涉他们的情感,就很容易造成孩子情感上的抗议或缺失。

最重要的是夫妻本为一体,婆婆是妈,丈母娘也是妈,一定要公平对待,把婆婆、丈母娘任意一方当作“外人”都是夫妻之间对彼此的不尊重,如果非要论“主人”和“客人”,那么夫妻和孩子这个小家划分为“主人”,奶奶和姥姥为“客人”。

当然,这里的“主人”和“客人”并不是情感上的划分和疏远,而是爸爸妈妈作为子女,都从彼此的小家出来带着自己的孩子建立一个“新的小家”,这个小家需要大家彼此尊重、爱护、朝着美好的方向前进,尤其是尊重方面一定要做到把彼此家人当成自己的家人去看待,不论是姥姥奶奶、七大姑八大姨,从夫妻二人结合的那一刻开始她们都是亲人,都应该用同样的情感去热情相待。

从家庭教育方面来说,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成长和人生观都有着极大影响,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好榜样,不管是奶奶出钱买房、还是老人免费带娃,她们都是家里面的“大功臣”,未来也要共同去孝敬、感恩她们的付出、承担养老责任,同时爸爸妈妈对父母的态度也是孩子将来的态度,做好“奶奶姥姥一家亲”,这也是父母为孩子诠释世界美好的开始。

那么,爸爸妈妈如何为孩子做好“奶奶姥姥一家亲”呢?

首先,不要问“孩子最喜欢谁”这个问题

其实,家庭生活的一地鸡毛有时候是在于我们“不会说话”,不论是家庭、生活还是亲子沟通往往情商高的人“会讲话”,他们所带来的气氛感是让人舒适的,舒适的内心又怎么会斤斤计较、大发雷霆呢?

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孩子身上的“你最喜欢谁”这个问题开始杜绝,相信很多人都发现了,成年后我们和老父母之间的最多相处,基本上都是结婚有了孩子,孩子将我们共同拴在一起、也是家庭关系的主要标志,经常见到很多家长因为“孩子最喜欢谁”这个问题而生闷气、小题大做,其实这些都是围着一个孩子打转的“缺爱行为”,更是大家倾心相付、辛辛苦苦带娃的能力否决。

所以当孩子表达对家中某个人的喜爱程度时,我们要引导孩子这样去做:

“我喜欢爷爷奶奶xx”

“我喜欢姥姥姥爷xx”

“我也喜欢爸爸妈妈xx”

这种引导孩子将家里面人身上的某些特征都喜欢的行为,既可以轻松化解“孩子最喜欢谁”这个疑难杂症,又可以从小培养孩子与人相处时爱分析、爱发现的高情商思路!

其次,把彼此的父母当成自己的亲父母

一段婚姻,它其实就是将男方和女方的家庭紧密牵连在一起,而婚姻又仿佛是放大了双方的所有缺点,在婚姻里,如果婚姻是围城、那么父母就是美味的菜肴,而把彼此的父母当成自己的亲父母看待,便是这道菜肴里不可缺少的佐料,有了它们一段婚姻、一个家庭才能更加圆满甜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小情侣,婚前爱的不分你我、婚后却总说“你妈,我妈”,这样的称呼很容易给另一半带来心里的不平衡,一句“我妈不是你妈吗”又会掀起很多情绪或矛盾,而把彼此父母当成自己亲父母的爱屋及乌,却恰恰正是体现在这些小细节方面,一个细节足以暖热另一半过日子的鸡毛蒜皮坏心情,同时也可以暖热老人的一颗“天下父母心”。

在带孩子方面,如果俩亲家相处得来可以都住在一起共同带娃,既能分担彼此的辛劳、又可以共享天伦之乐,最重要的是妈妈们开心了、孩子有人带了,我们的生活也安逸幸福了,所以把彼此的父母当成自己的亲父母时一定要做好爱屋及乌,热情公正地偏爱双方父母,婆婆(亲妈)有的,妈妈(丈母娘)也有,在真诚的情感面前,哪怕是一人一双袜子都给父母带来了幸福而满足的真心。

最后,做个常带微笑、又会撒娇的智者

说到把彼此的父母当成自己的亲父母的爱屋及乌、公平公正,可能很多人都觉得一碗水很难端平,在一些生活的小细节方面总有一些轻重之分,比如奶奶喜欢衣服、姥姥喜欢帽子,这个时候不同的兴趣爱好,我们自是不能以同样的一份心意来表达对她们爱的公正。

其实在兰妈看来,只要我们能做好“把彼此的父母当成自己的亲父母”看待,相信在和乐一家亲的气氛环境影响下,我们的爸爸妈妈是不会给我们找这样添堵的事,即便是心里面有一丢丢不平衡,学会撒撒娇、给他们说说情话、按按背,你会发现老父母们瞬间乐开了花,同时也能真情流露地感受到子女那份投其所好的爱-真心。

所以,“把彼此的父母当成自己的亲父母”的最高境界,是学会做个会说情话、会撒娇的子女,若注意看那些婆媳关系融洽、女婿丈母娘亲如母子的家庭,其实他们之间的相处模式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子女会撒娇,他们打打闹闹、其乐融融、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相信只要做好这些我们的家庭气氛也可以越来越丰富。

说到最后,愿天下所有的亲家与亲家、爷爷奶奶与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和孩子,大家都能和谐美满、健康快乐!

我是兰妈,专注于育儿领域解析作者,以亲身事例、各种家庭教育实例,来记录育儿感触的瞬间,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兰妈谈育儿一起学习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