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立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5年4月6日上午9时,早在南来的火车进站前,火车站已经被卫兵层层包裹。

往日人群川流不息的月台上,此时只有戒备森严的警卫,显得些许冷清。

以周总理为首,以及朱德、彭德怀等人在内的六位元帅此时联袂来到月台前,耐心地等待某位重要人物的到来。

期间不时回忆起往昔的峥嵘岁月,引来感慨万千。

在北京春天微凉的寒风簇拥下,卫立煌缓缓地走下火车,望着这座焕然一新的千年古城,不免有些物是人非之感。

注意到周总理等人朝他的方向走来,卫立煌神色变得有些复杂,但又迅速恢复平静,大步迎了上去。

卫立煌是何许人也?为何要出动如此大的阵仗迎接他?一切还要从那个风云跌宕的动荡年代说起。

周总理

1897年2月16日,卫立煌出生在安徽省合肥县东郊卫杨村。

卫立煌的父亲卫正球曾经在衙门当过小吏,奈何薪资微薄且家中人口众多,无奈之下只好回家务农。

虽然如此,曾经在衙门的见识让卫正球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尽管家境困窘,但他依旧支持几个孩子进入私塾学习。

当时正值清末,革命的热潮在全国各地此起彼伏,而新思想也趁此机会涌入各个大小学堂,指引年轻人走向新的道路。

在这股革命思潮的影响下,大哥卫立炯敢为人先,毅然加入辛亥革命,在柏文蔚革命军部下任和县军事学习班主任。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受大哥的影响,少年时便勇武过人的卫立煌不甘落后,决定追随大哥参与革命。

辛亥革命的烈火席卷大江南北,各地纷纷响应独立,在当时,卫立煌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当时尚在湘乡驻省中学读书,但在革命的号召下,也曾投笔从戎,加入湖南新军当了半年列兵。

好景不长,辛亥革命的果实最终被袁世凯据为己有,革命在某种意义上功亏一篑。

而卫立煌也在多次反袁斗争失败后无奈退出行伍,转而到武汉谋生。

1914年秋,求职失败的卫立煌认识到自身学历的局限性,仅凭过去在私塾学习到的知识,难以支撑他在乱世立足。

恰逢武汉此时正在招收学兵,乘着这股东风,卫立煌进入学兵营学习。

在接下来一年多的时间里,卫立煌接受了系统化的军事训练,大量吸收各种军事理论。

在学兵营的历练,使这个出身农村、空有一腔热勇的年轻人发生了蜕变,旷世名将迈出了他人生中极为重要的一步。

吴忠信

1916年,学成后的卫立煌不辞辛劳,决定南下追随表兄宋世科的足迹。

宋世科也没有辜负卫立煌的期待,在他的推荐下,好友吴忠信将卫立煌接纳为随从副官。

当时吴忠信在粤军担任旅长,而蒋中正在粤军担任参谋长,两人在日本曾是同期同学,且为结拜兄弟,所以蒋中正经常来拜访吴忠信。

每每来访,都是由卫立煌负责接待,或许那时卫立煌也没想到,这位满嘴宁波口音的年轻长官,未来会千方百计想要置他于死地。

卫立煌在吴忠信手下任职一年后,由于办事勤恳、忠厚老实,吴忠信对这个来自安徽的小兄弟十分满意。

孙中山先生

恰逢孙中山先生回国组织护法运动,在广州成立军政府,并被选举为大元帅。

借这个机会,吴忠信便将卫立煌介绍成为了孙中山的警卫。可能有人会疑惑,从副官到警卫,这不是明摆着降职了吗?

实际上,在大人物身边担任警卫才是真正吃香的职业。

不仅可以在大BOSS身边混个脸熟,还能有机会和其他权贵人物接触,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在孙中山先生身边担任警卫的这段时间,直接改变了卫立煌的人生轨迹,对他今后的一次次重大抉择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在担任警卫期间,孙中山先生总是不吝赐教,为卫立煌讲述三民主义的精神内涵。

三民主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沐浴在先生的敦敦教诲中,卫立煌对于“战争是为了什么?自己又是在为谁而战”的问题,逐渐有了自己的答案。

那自然是为了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和国家,为了此时受难的人民。确立了“三民主义”的信仰后,卫立煌的思想觉悟得到了升华。

护法运动失败后,大元帅府被迫解散,而卫立煌也被调往其他部队。

凭借着优秀的履历以及过人的军事才能,卫立煌在一次次战斗后崭露头角。

第一次东征得胜归来后,卫立煌已经升任团长,可谓是年轻有为。

而孙中山先生也一直没有忘记这位曾经的警卫。

在孙中山先生的邀请下,卫立煌登上永牢舰与孙中山先生和宋庆龄会面。

卫立煌

在谈话末尾,孙中山赠与他十二寸照片一张,并在一张六寸的单人照上亲笔题签“卫立煌同志,孙文赠”。

对于领袖的知遇之恩,卫立煌决定涌泉相报。

可惜的是,卫立煌还未来得及报答,孙中山先生便于1925年3月病逝北京。听闻噩耗后,卫立煌不顾形象失声大哭,哀恸不已。

与此同时,卫立煌默默下定决心,要完成孙中山先生的遗志,为三民主义的实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北伐前夕,卫立煌成为第9团少将团长。

等到北伐战争打响后,卫立煌在永定、松口两次战役大展拳脚,立下战功赫赫,直接被提拔为师长。

当时的卫立煌还未满三十岁,升迁速度比坐火箭还快。

1927年,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宁汉分裂。

反革命政变中被逮捕的进步人士

什么是宁汉分裂呢?其实就是指蒋中正所代表的南京国民政府与汪精卫代表的武汉国民政府分家了。

这场分裂使得北伐军的兵力被大大分散,防线出现了不少漏洞。

以孙传芳为首的反动军阀窥见这一变化后,决定抓住机会主动出击,向南京进军直捣黄龙。

值此紧要关头,白崇禧密电卫立煌,命他率部回防。

白崇禧

实际上,当时的卫立煌拥有忠于自己的部队,完全可以待价而沽。

以“将在外君名有所不受”的理由拒绝回防,按兵不动坐看南京方面打生打死。

可卫立煌不顾部下阻拦,决定率部回防,而他给出的理由是“中山陵就在南京,南京不能丢”。

1927年,卫立煌亲自来到前线,与麾下士兵共同奋战,将通往南京的沪宁路上的敌人一扫而空。

随后又扫清围困南京的敌人残部,使得孙传芳等人狼狈北遁,只赢得仓皇南顾。

卫立煌就此一战成名,以勇猛善战闻名大江南北。

蒋中正、卫立煌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凭借保卫南京的功勋,卫立煌也成功被蒋中正接纳为心腹,成为少有的不属于“黄埔系”的蒋系将领,并一步步成为蒋中正的“五虎上将”。

十年内战期间,卫立煌受蒋中正的指示参与围剿红军的行动。

在一次次与红军的接触中,卫立煌对红军的印象逐渐发生了变化。在国民政府的宣传中,红军和共产党不过是一些盘踞山林、乡村的土匪。

但卫立煌发现这些“土匪”似乎也不是十恶不赦,他们有信仰、有理想,士兵识字率比起国军只高不低。

看到他们,卫立煌仿佛看到了当年还未变质的国民革命军、北伐军。

红军

在国民政府官场浮沉的这些年,他也感受到其间的腐朽,官官相护、尔虞我诈。

一次在抗命卸职后,他回到南京休假,友人询问他为何在接到委员长的任命后拂袖而去,他气愤说道:

“仗打赢了,全是别人的功劳,输了,全是我的责任。我又最不愿与那几位(陈诚等)共事。”

其实卫立煌早已意识到,国民政府再也不是那个生机勃勃的革命党。

孙先生的三民主义已经成为了口头空话,其内在精神已经无人问津,被弃之如敝履。

抗日战争全面打响后,卫立煌终于从同胞自相残杀的苦海中挣脱,投入到这场反侵略的民族战争中。

面对淞沪会战后,国军全线溃败的危局。

忻口战役纪念墙

卫立煌主动请缨北上抗日,并在南口、忻口和韩信岭等多次战役中击毙数万日军,成功挽救华北于水火之中,一扫抗日颓势。

就连敌军也对他的军事才能表示肯定,日本华北最高司令香月清司称其为“虎将”。

在华北抗战期间,卫立煌还抽空拜访延安,与朱德、周总理等人结下友谊。

在彭德怀的回忆里,卫立煌是“当时国民政府中的抗战派”。

卫立煌曾多次明确表示:凡是抗日的部队,都应该一视同仁。

因此,卫立煌没有理会国民政府内部的压力,坚持给八路军调拨、支援了大批武器弹药、食品、服装等军需物资。

1938年,在得到延安方面许可后,卫立煌一行人直奔延安而来。

尚未抵达延安城,卫立煌便感受到此间的氛围与国统区的不同之处。

卫立煌(中)

相较于国统区的死气沉沉,延安周边的百姓更显生机勃勃。

从延安城到郊外二三十里的乡村都贴上了“欢迎卫立煌副司令长官”、“加强国共合作”的标语,欢迎的人群绵延数里,锣鼓声、口号声此起彼伏。

抵达延安后,卫立煌决定下榻数日,打算对这座红色之都进行一番仔细考察。

在罗瑞卿等人的陪同下,卫立煌参观了延安抗大,看着抗大内学生来来往往,气象万千,卫立煌不禁感慨:

“倘若其他地方也能像抗大这样发展,何愁抗日不胜?”

在与毛主席的会面时,卫立煌表示国军的后勤、兵力等方面皆优于八路军和新四军,可战绩却惨不忍睹,实在是愧对百姓。

对于卫立煌的自责,毛主席宽慰道:

“卫将军,话不能这样讲,你们面对强敌,不屈不挠,屡败屡战的精神,中国人民是看得见的啊!你是坚持华北抗日的领导者。”

卫立煌

卫立煌闻之释怀不少。

随后,卫立煌专程前往二十里铺,探望在平型关大捷后负伤的林彪。

这也是国共双方两位战神的第一次会面。

面对卫立煌的关怀询问,林彪淡淡地回应道:

“我没什么需要的,但部队缺装备补给,你能解决吗?”

与林彪冷冽的眼神对视后,卫立煌斩钉截铁地回答道:“能!”

回到西安本部后,卫立煌下令拨给八路军步枪子弹一百万发,手榴弹二十五万枚。

这一命令一出,自然迎来极大争议,军需官也以“恐引来委员长猜忌”的原因对卫立煌发出警示,让他仔细思量后再做定夺。

但卫立煌力排众议,装备补给终是如数送往延安。

果不其然,卫立煌在的这一举动引来了蒋中正的猜忌。

蒋中正在特务得到的情报中分析出卫立煌恐有与“共党”勾结的嫌疑。

于是,为了扼杀这股势头,蒋中正将卫立煌调离了华北,在几经辗转后让他挂个闲职赋闲在家。

中国远征军

对于蒋中正的权术手段,卫立煌心知肚明,虽然敢怒不敢言,但这也使他与蒋中正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

1944年应英美要求,蒋中正组织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

由于国民政府当时实在是人才匮乏,蒋中正无奈之下只好重新启用卫立煌,任命他为远征军司令。

虽然在家赋闲数年,但卫立煌始终关注着前线战事,指挥才能不退反进。

在他的运筹帷幄下,远征军一举打通滇缅公路,赢得国内外赞誉无数。

二战结束后,卫立煌受到邀请,前往美国访问军队,在采访中,美军方面代表以“元帅”称呼卫立煌,足见卫立煌的地位之显赫。

在卫立煌离开中国前,轰轰烈烈的国共内战已然打响。

卫立煌

虽然他因为被蒋中正猜忌的原因没有被调往前线,但卫立煌深知国民政府内部积病已久,不久后便会出现无人可用的问题。

到时候蒋中正势必会重新启用他。这一次,卫立煌不想再卷入其中。

于是,在访美结束后,卫立煌并没有立即回国,而是带着夫人从纽约转道去了巴黎,开始在欧洲访问和学习,决心避开国内战事。

逃得过初一逃不过十五。

果不其然,在解放战争初期我军战略拉扯结束后,国军的进攻势态逐渐被瓦解,战争进入我军反攻的节奏。

1947年10月,蒋中正发电报急召卫立煌回国,在多次拖延未果后,卫立煌无奈回国。

1948年,卫立煌被派往东北担任剿总司令,接手陈诚留下的烂摊子。

陈诚

实际上,在卫立煌来到东北时,他已经看出东北局势已定,解放军取得战役胜利只是时间问题,而他能做的只有拖延时间罢了。

于是,在林彪攻打锦州期间,卫立煌深知这是林彪的围点打援策略,目的就是引蛇出洞。

于是他不顾蒋中正的多次电令,只是固守沈阳按兵不动,但在蒋中正眼里,卫立煌这就是妥妥的“通共”。

这差点给卫立煌引来杀身之祸。

辽沈战役结束,卫立煌回到南京后,蒋中正立刻以“延误战机”、“通共”等罪名将卫立煌软禁。

卫立煌不愿意坐以待毙,于是在一番操作后,他与家人乘坐飞机试图辗转逃往香港。

可惜出逃计划被特务所识破,卫立煌与家人在转机途中被拦截,押回南京。

出逃未果被截住,卫立煌当时觉得自己恐怕在劫难逃,就在这时,我党公布的一份战犯名单救了他一命,卫立煌赫然在列。

后来也有人认为,这是毛主席故意而为之,帮助卫立煌洗清“通共”嫌疑。

李宗仁

淮海战役后,蒋中正被迫下台,李宗仁成为代总统。

为了笼络人心,李宗仁释放了一批政治犯,其中便包括被“洗清嫌疑”的卫立煌。

虎口脱险后,卫立煌毫不迟疑,抓住机会避开蒋中正的特务来到香港,直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才真正放下心来。

卫立煌不愿意一辈子窝在香港,于是他通过我党在香港的联络渠道,曾给毛主席致电:

“先生英明领导,人民革命卒获辉煌胜利。从此中国人民得到伟大领袖,新中国富强有望,举世欢腾鼓舞,竭诚拥护,煌向往衷心,尤为雀跃万丈。敬电驰贺。朱副主席、周总理代致贺忱!”

在经过多次试探后,由周总理亲自发出邀请,卫立煌才真正确认自己不会遭到新政府的清算,安心回国。

于是也就有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毛主席与卫立煌

周总理与六大元帅亲自前来为他接风洗尘,多年前的抗日袍泽在北京聚首,毛主席也在不久后亲自接见了他。

卫立煌回国后并没有被冷遇,而是先后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常委等职务。

作为一名军人,卫立煌战功赫赫,享誉中外,是唯一一位在抗战期间登上《时代》杂志的中国军人。

而比起军人,他深知自己更是一个中国人,抗日期间他奋勇杀敌,内战期间由于不愿残害同胞选择消极作战,只因他知道自己是中国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