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代以来,世界上的农业类型是“三分天下”的格局,分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盎格鲁-萨克逊模式”,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莱茵模式”,以及中日韩“东亚模式”。

先看以美国为代表的“盎格鲁-萨克逊模式”。

“盎格鲁-萨克逊”最初指的是英国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以英语民族为主体,建立的殖民地国家。它们都使用英语,政治经济方面联系密切,文化方面,都推崇殖民时代留下来的开拓进取精神和个人主义。这些国家实行的农业发展模式,便是“盎格鲁-萨克逊模式”。

“盎格鲁-萨克逊模式”是高投入的农业。所谓“高投入”不只是购置机械设备耗资巨大,另外还需要耗费非常多的石油: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需要消耗石油;将粮食产品加工、运输、销售的过程,也需要石油。因此,“盎格鲁-萨克逊模式”的农业又被称作“石油农业”。这种农业模式对石油的消耗量是非常可怕的。

以美国为例。“盎格鲁-萨克逊模式”的第一个特征是规模化经营,由于美国是殖民者建立的,原住民被赶跑或杀害,殖民者人均耕作面积很大,因此能够规模化经营。

但那么广阔的土地,仅凭人力扛着锄头是干不完的。于是,美国农业的机械化快速发展起来。书中提到,美国农业在1940年就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不过要注意,机械化并不意味着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高。相反,由于人少地多,机械化生产往往是粗放的,结果是,人均产出虽然高,但单位土地面积产出比较低。

由于土地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美国的农业更倾向于单一化种植、专门化生产、区域化布局。这样更方便机械操作。所以,美国土地上形成了专门的农业生产带,比如小麦带、玉米带、棉花带。

如此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只靠美国人是消费不完的,还要依托国际市场。所以,美国农业的商品率从一开始就很高,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国。但如果世界各国都模仿美国的方式搞农业,那么人类需要把一半的汽油匀出来生产粮食,只需要15年,全球的石油储备就耗光了。

这种农业模式不只是高消耗,也意味着高污染。由于年复一年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从1958年到1983年的25年间,美国艾奥瓦州大泉盆地的地下水硝酸盐浓度增加了3倍。除了土壤污染,由于人们使用农业机械在农田中不间断地粗放操作,还造成了严重水土流失。据统计,到2001年年底,美国土壤侵蚀面积达到27.92万平方公里,占现有耕地的20%。显然,这种模式是无法持续的。

接下来看一下“莱茵模式”。

“盎格鲁-萨克逊模式”是在殖民地形成的,“莱茵模式”则是在欧洲大陆的殖民宗主国本土形成的。正如“莱茵模式”这个名称,实施这种农业最典型的地区是莱茵河流经的德国、法国等地,由于欧盟实施相对统一的农业政策,所以“莱茵模式”也在欧盟内部逐步推广。

与美国不同,欧洲各国面积比较小,耕地有限,没法搞规模化大农业。但是,这些国家在近代参与过对外殖民扩张。这会带来两个结果,第一,很多本国人在海外寻找机会,一定程度缓解了国内“人多地少”的矛盾。第二,海外殖民地会成为这些宗主国的养料库,殖民者在海外搞种植园、开矿、做生意,会把许多物资或资本输送回本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从近代时期开始,欧洲各国的政府都比较有钱,国民对于开拓海外殖民地的热情也比较高。欧洲国家也有条件调拨社会财富在国内搞“高福利体系”,把社会收益分享给民众,以此鼓励民众多多合作,为社会赚取更多财富,进一步改善大家的生活。

在这个背景下形成的“莱茵模式”农业与美国农业很不一样。

美洲殖民地搞大农业,人少地多。只有一少部分人从事农业生产,剩下的人都居住在交通便利的大都市。甚至很多农民也住在都市,农场交给专人打理,或者远程遥控机械化操作。因此我们看到,美国的东西海岸出现多个世界级的超级城市,中央大平原的农业地区却几乎没有大都市。

而欧洲的农场普遍规模不大,往往围绕在一个个城市的郊区。这些小农场的主人,不一定是专职的农民,也可能是市民。换句话说,就是农业的市民参与度很高。他们会在工作之余,来到郊区参与农业生产,并努力打造漂亮的田园景观。

由于很多人都经营着自己的田园,收获的食物也是供自己食用的,或者是在本地销售的,所以欧洲国家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都非常严格。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相关责任人必将受到严厉惩罚。与此同时,为了保障食品安全,防止病虫害,培育新品种,欧盟国家在农业科研、技术方面的投入非常高,并给农民高额补贴。听起来严格、费力了一点,但换来的好处是,高质量的欧洲农产品在国际上很有竞争力。

不过,“莱茵模式”也有许多弊端。最直接的问题是,政府要承担过重的负担,除了对农业生产和研发给予高额补贴以外,政府还要为高福利制度兜底。财政负担重,这几乎是大多数欧盟国家的通病。

另外,欧洲国家最初之所以能推行高福利,是因为有多余人口外移,在海外寻找机会,回报本国社会。但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人口大量外移,也将加重国内人口老龄化。而农业生产是件需要持续投入的艰苦工作。尤其是近些年,欧洲年轻人大多不愿务农,而是喜欢做回报更高的工作。就这样,虽然欧洲农业的科技在进步,但参与者在减少,结果造成欧洲国家农业生产力难以提高。

“莱茵模式”面临着一个更复杂的问题。欧盟内部推行“共同农业政策”,农业方面的财政收支是统一制定的。但实际情况是,欧盟各成员国的经济总量、科技水平、土地条件、农业传统不太一样,这就造成权利和义务不均衡的问题。举个例子,法国只承担欧盟共同农业预算的17.5%,却享受欧盟农业补贴的25%,是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最大受益者。隔壁的德国,承担29.2%的预算,却只得到14.8%的补贴资金。可想见,这样的利益分配不公,成员国之间的矛盾少不了。

除了“盎格鲁-萨克逊模式”和“莱茵模式”,世界上还有一种农业模式,就是以中日韩为代表的东亚“自耕农业”。

一直以来,东亚都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人地关系比较紧张。同时,这里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人们可以根据比较有规律性的气候变化进行农业生产。在这个背景下,东亚地区形成了特有的自耕农业。

讲中国经济、中国历史,我们常提到“自耕农”这个词。到底什么是“自耕农”呢?简要概括的话,自耕农业有两个特征,第一是土地规模小,第二是农民自己耕种,一般不雇用他人。

但东亚地区的自耕农业,并没有这么简单。

首先,自耕农意味着农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不曾离开,没有出现欧洲那样四处殖民扩张的情况。因此,东亚地区产生了“精耕细作”的农业传统。中国农民对种地有个形象的说法,叫“伺候土地”。因为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财富,除了这块土地,就别无去处了。东亚地区的农民会依托一块土地构建起小型生态系统。以最普遍的水稻生产为例,稻田里的稻谷成熟了,人们收割了稻谷还没完,还会把稻谷的秸秆也收走,因为秸秆可以当家畜饲料。之后,人畜的粪便还会返回稻田用作肥料,以养护土地的肥力。

东亚的土地,不仅是个小型生态系统,具备持久的生产能力,它还具有社会福利和生存保障功能。在前面提到的“莱茵模式”中,欧洲政府把海外攫取的财富分享给民众。在东亚的传统社会中,父母能给儿女们分什么财物呢?真正有价值的,也就是只有土地了。所以,传统东亚社会实施的是“分户析产制”,分析的析,也就是说,张三有二十亩地,四个儿子,不管儿子年龄多大,将来每人都继承五亩。你会说,这样分下去,地块儿不就越来越零碎,管起来越来越麻烦吗?古人早想到办法了,“宗族”中“族长”这个角色的功能,就是化解农田衍生出来的各种问题,比如张三死后,兄弟俩因为房产分割的事情闹僵了,族长要管,因为房屋是在宅基地上建起来的,与土地有关;再比如,张三家的小儿子一直没媳妇儿,族长也管,因为在古代只有结婚生子,生产生活才能有序推进,否则就容易出现一个无业游民扰乱社会秩序。你看,土地对于东亚人来说,从来都不只是种两亩水稻那么简单。

我们刚才讨论“东亚模式”,好像一直在讲过去、讲中国。那么,在现在、在东亚的日本、韩国,情况相同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亚地区的情况是基本一致的。你可能听说过,今天的日本和韩国一直在实行“综合农协制度”,“农协”就是“农业协会”中的那两个字。“日本综合农协”是亚洲最成功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只要是与当地农民有关的事情,这个组织都管。比如,农协负责为农民提供农药、化肥、饲料、农业机械,还负责农产品的包装、销售,甚至直接参与农民日常生活,像医疗、养老、红白喜事、证券投资,都离不开农协。正如书中所说,日本综合农协涵盖了农民“从出生到死亡”的各种事务,为农民提供了生活一体化服务。你看,这不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中国古代的“宗族”吗?

听起来,“东亚模式”不仅符合本地的社会特征,而且在操作中具有明显的稳定性,既然这样,为什么今天的中国农业还需要探索新方向呢?请关注下期《南阳大宗农产品的未来》。

参考:温铁军《从农业1.0到农业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