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为什么我运动了没长高呢,很大程度是这些人所谓的运动是零散训练,想到了就动动,忙了或者忘了就不做,这样的运动是没用的。我们必须帮助孩子进行系统性的刻意练习。无论是长高、健身、减肥、增肌都一样,最怕的就是这种不系统的训练。

做到这四点,孩子的身高不用愁

从健康的体态看身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语有云:“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身体姿态不仅是外在美的一种体现,还与身体健康紧密相连,而少年儿童时期更是身体姿态塑造的关键时期。

但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已经连续20多年出现下滑,其中,有33%的青少年存不同程度的健康隐患。

现在的青少年儿童,要么是矮矮胖胖的,像个墩子,要么是又高又胖,像堵墙,要么是瘦瘦小小的,像个小不点,要么就是瘦瘦长长驼着背,像根豆芽菜。总之,就不是那种健美的体态。

长关注孩子的身高,要关注孩子的体重更要关注孩子的体态。拥有健康的体态,彰显个人的气质,对孩子的成长有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这样的孩子,身上会自带一种积极的、向上的、自信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发展的眼光看身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孩子的身高是不是正常,主要是看这三点:

一看标准。

看看孩子身高标准在哪个位置,低于50th就需要特别关注孩子身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身高体重百分位表(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身高体重百分位表(女)

二看目标。

靶身高由遗传因素决定,可以理解为一个人没有施加外部干预的理论身高。

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给孩子设定一个身高目标,通过干预尽可能长到更高,而不是脱离实际设定一个不切实际的身高目标,因为不切实际的目标会影响人付诸行动的积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看趋势。

孩子的身高不是一下子长成的,是在孩子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一点一点生长的。

定期为孩子记录身高测量数据,用行动关心孩子的身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科学思维分析身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响孩子身高的因素,有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的干预是漫长的人类发展过程,解决不了我们的问题,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

我们可以做的是对非遗传因素的干预。

  • 非遗传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激素水平。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胰岛素对身高的影响。
  • 基础营养。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高钙的有效吸收对身高的影响。
  • 睡眠质量。深度睡眠时生长素的分泌会是白天的数倍。
  • 适量运动。运动促进孩子的骨骼生长发育,运动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 心理状态。长期的心情郁结会扰乱激素分泌,影响生长发育。
  • 生存环境。土壤、食物等工业制成品残留,促使少年儿童性早熟。
  •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促使少年儿童性心理发生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系统思维干预身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孩子身高的干预手段,主要有医疗干预、运动干预、营养补充、身体姿态等。

每一种干预手段,对孩子的身高成长都会有一定的贡献度。

如果孩子的身高在正常值范围内,不建议进行医疗干预,也就是注射生长激素,只有生长发育明显低于正常值的孩子才需要考虑这个干预手段。

那么运动干预、营养补充、身体姿势等干预手段,是最广大的孩子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干预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运动时由于体重或肌肉收缩或地面、机械的反作用力都会使长骨两端的骨骺受压,如果压力适宜,就会促使骺软骨板的软骨细胞增殖、骨化,使长骨长长,从而促进身高的增长

已有的研究表明对于矮身材的儿童在体育指导者指导下按运动处方(内容以跑、跳为主,时间45min、强度为心率160~ 170次/min,频度4次/周)进行了6个月的体育锻炼后,相对于对照组身高平均增长了3.5厘米。运动干预是一种最经济、便捷的促进儿童身高增长的方法。跳跃类的动作能最直接有效促进长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