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最近的文章科普,或许很多人已经知道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的中国癌症报告,在前几期文章中,我们主要介绍了报告的大概说了哪些事以及死亡人数最多(肝癌)的癌症情况,今天,主要换一个主题和大家探讨一下。
报告中提到,在男性癌症中,有三种癌症发病率有所下降,分别是食管癌、胃癌、肝癌。
这对大家来说是一个好消息,意味着死亡人数也会相应减少,不过大家也会好奇,这些癌症是怎么引发的,和哪些因素有关,以后有没有希望完全消失。
国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曾经指出,中国的食管癌、胃癌、肝癌的发病率虽然下降了,但那是对比几十年前,而从现在的国情来看,癌症负担依然很大,和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处于较高水平,所以,不能放松对癌症的控制。没有到完全消失的那一天,就不能掉以轻心。
而且,中国在这三个癌症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有希望进一步降低发病率。从癌症本身来看,死亡威胁依然存在,对患者的寿命影响很大,都是预后比较差的恶性肿瘤,而发达国家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则比较高,这说明我们目前做得还不够好,要继续努力提升医疗水平,同时还要加大国民的早筛意识,尽量在早期发现肿瘤。

食管癌、胃癌、肝癌,3种癌症来临前,有哪些危险信号?
食管癌
它的症状比较明显,大多数人都能察觉到,例如喉咙不适,就像不小心吞了一个开心果到喉咙里,非常难受,有时吃饭还会产生摩擦感、灼烧痛,这是食管中的肿瘤被食物反复摩擦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因为太过难受不想吃饭,体重慢慢下降。
家里经常腌渍、购买咸口的食物,或过于节省常吃发霉的食物,或有饮热茶、热粥的习惯,均要定期查一查食管。另外,烟酒也会对咽喉黏膜产生刺激,烟不离手,酒不离口的人,要多注意。
胃癌
胃不舒服的时候很容易感受到,通常不是近期出现,当症状开始加重的时候,说明肿瘤变大了,不能继续拖延,例如严重胃痛、大便发黑、身材消瘦虚弱、饭后早饱等。
Hp感染者、老胃病患者、胃癌近亲属,这三类人在出现相关症状时要提高警惕,早日做胃镜检查。

肝癌
肝脏很沉默得就像一个哑巴,即便到了中晚期,也有可能毫无知觉,不过,还是有异常的变化,比如厌油不想吃饭、黏膜容易出血、小便颜色加深、眼白变成黄色等等,要考虑肝胆方面的问题。
要留意肝癌的人群比较多,因为它的诱因可能有很多种,酒精、黄曲霉素、病毒、脂肪等,都对肝脏不利,和这些危险因素有关的疾病和人群,都要重视。
消化道的癌症说起来复杂,但其实也很简单,主要和生活习惯有关,其中还有四个和吃关系密切,所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改掉坏习惯,或许能进一步降低三种癌症的发病率。
这些生活习惯,要尽快改变,请提醒身边的人
- 红肉摄入量太多
红肉很香,很多人爱吃,不过摄入过多带来的风险也很大,要控制摄入量。而且肉的种类那么多,不是非红肉不可,还可以吃白肉,就算吃红肉,也要吃得健康点,皮和肥肉不要吃,过度加工的不要吃。

- 水果摄入量太低
身边很多中老年人不爱吃水果,一个是害怕血糖高,另一个是觉得麻烦,吃不吃无所谓。其实水果是非常健康的食品,其中的维生素对身体有益,不仅能补水,还能调节免疫,每天都应该吃。
- 整天离不开烟酒
烟酒从口腔进入人体,一路伤害了食管、胃、肝脏,甚至其他器官都受到影响,在长期的刺激下,为癌细胞提供方便,肿瘤自然而然会形成。而且烟酒出现的时候,人们的饮食也令人担忧,大多是吃海鲜和烧烤,这些食物在加工过程中通常会产生有害物质,应该少吃、少喝、少抽。

- 任由体重蹭蹭上涨
大部分人对自己的身材比较在意,不过也有不少人,因为减肥失败而放弃管理身材,从此暴饮暴食,放任自我。尤其是北方人,肥胖人士明显偏多,和饮食不无关系,而过度的能量消耗不了,就会积攒在体内,对肝、肠等都会造成伤害。
说到底,癌症的发病率如果能下降,大多是人们在生活习惯上作出了改变,例如少吃肉、多吃谷物和豆制品,炒菜少放油和盐,简单烹饪,每天都吃粗粮和果蔬,并且还有人戒掉了烟和酒。说明人们的健康意识在提升,已经意识到癌症的危害,所以才作出了改变,正是因为这些努力,才让发病率下降了。
不过,也有人想问,既然癌症的发病率下降了,以后是不是有希望完全消失呢?说实话,其实不太容易,因为癌症细胞也在进化、发展,在和人类对抗,不过,我们有办法和癌细胞和平共处,利用医疗手段让它安分守己,这样就不会对人们的寿命有太大威胁。
参考资料:
[1]这些生活习惯让胃肠肿瘤发病率升高50%,转给家人收藏·健康时报.2021-12-10
[2]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癌症5年生存率上升到40.5%·中国新闻网.2020-12-23
[3]这五种癌症中国人最常得,医学博士教你该怎么预防·丁香医生.2017-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