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虎穿堂过,人亡家也破”。这句流传已久的俗语相信不少人都听过。

此白虎非彼白虎,而是一种风水术语,用来指代方位。

风水,作为一门流传数千年的古老学问,在中国,乃至整个中华文明圈内都有极大的影响力,是我国古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风水是什么

葬者乘生气也,生气,聚气也,气聚而后能生,不聚,则不能生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葬经》。

以现代的眼光来看,风水就是一门有效利用与整合自然资源,从而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古人处理空间秩序的专门学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前气候无法预测,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古人不能有效规避,为了能和自然和谐相处,人只能不断寻找合适的住处,逐渐就总结出了一套根据外界环境来决定房屋装修,选址的方法,这就是风水的概念。

当然风水是一门综合科学,除选址与装修之外,还包含了比如天象学,地理学,景观学等等先进科学,同时也开创了古人早期对于宇宙的观测以及“天人合一”的哲学体系。

下面从风水学的视角来解释这句“白虎穿堂过”到底是什么意思。

青龙白虎其实是个方位词

在风水学中,古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动而将黄道和赤道附近的区域分作28个星宿,这二十八星宿又分别与四组动物形象相匹配,按照其方位,分为“东、南、西、北”四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龙:东青龙,代表着祥瑞与万物复苏。

白虎:西白虎,代表着凶煞与杀戮,同时也有辟邪之意。

朱雀:南朱雀,代表着祥瑞。

玄武:北玄武,代表着守护,长寿。

白虎也就是西方位,在风水学中往往代表了凶煞,主破财,损小口,小产或血光之灾,因此宜静不宜动,宜低不宜高,否则就会形成破财,血光的白虎煞。

既然知道了“白虎”的意思,那么白虎穿堂就很好理解了。

“白虎穿堂”是什么意思?

白虎表示西方方位,白虎穿堂也就是西方穿堂,要么就是指屋子西边是一条走廊可直穿门堂,要么是指西方的窗户打开会有过堂风,总之只要是西边来的东西能直接穿到门堂,都可以理解为白虎穿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么说可能还是有些抽象,我们就简单地理解成一股从西而来的穿堂风就可以。

白虎穿堂是穿堂风

如果将白虎穿堂理解为一股自西而来的风,那这股风就是西北风。

在中国境内,西风通常是指自西伯利亚高压吹来的西北风,温度极低,想想屋子灌满西北风,那样人势必会受寒生病,古时医疗手段并不发达,一旦没得到及时的诊治,加之传染就会导致全家染病。

加之古时玻璃的稀缺,通常窗户仅仅是用布或毛皮,也正因此,西方往往并不设窗,

所以白虎穿堂并不是无的放矢,反而是代表了古人防寒的一种生活经验。

如果我们将白虎穿堂理解为一条直通门堂的廊道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虎穿堂是条廊道

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到我国古代的建筑美学了,中国建筑设计通常讲求对称美,理性而规律,因此一条从西开口直通门堂的廊道,破坏了建筑对称的美感,在古时讲究礼教规矩的年代,这种特立独行的审美风格是不被社会所容忍与接受的。

基于种种解释,我们可以看出“白虎穿堂,家破人亡”,虽然不至于到“家破人亡”这么夸张的程度,但是确实是有实际意义,且浓缩了古人装修经验的一句俗语。

诸如此类的风水俗语,古人总结出了极多,例如“坐北朝南”也是一条。

风水的智慧

如今很多人买房都知道要选坐北朝南的朝向,但却不知为何要朝南坐北。

在风水学中“坐北朝南”是顺应天道,得山川之灵气,受日月之光华,颐养身体,陶冶情性,方显人杰地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科学的视角来看待的话,中国大部分陆地归于北归线以北,太阳自东偏南升起,从西而落,冬季太阳高度角较小,屋子里的门窗朝南可以使更多阳光斜射进入室内,使室内保持温暖。

夏季则刚好相反,斜射更少的阳光,使室内凉爽一些。

本以为是封建迷信的一句话,其实背后藏着的是无数古人一次次实践出来的生活智慧。

风水存在的意义

一种后天事物的存在目的通常在于它能满足创造者特定的需求,那么风水存在至今的原因当然也是它可以满足特定人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风水背后所表达的是华夏子孙对于美好生活的热烈期盼。

古人认为,风水布局得当就可以趋吉避凶,可以说,风水学将家居与人的精神状况相互连接,一旦人相信自己房子的风水布局会给自己带来好运,那么就会给自己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的心理暗示。

心态积极了对人的工作、生活、人际交往都会产生极大的帮助。

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安慰剂效应”。

古时虽然不讲科学,但却总能在当代科学理论的佐证下发现古人的智慧。

结语

“白虎穿堂,家破人亡”,虽然只是一句带有夸大成分的俗语,但其中却包含了古人装修建房的生活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许古代是蒙昧落后的时代,但古人的大脑与我们的大脑可是毫无区别,因此不要站在现代的科学巨人肩上鄙视古人的封建迷信。

别忘了,我们的社会是迭代发展,经由一代代人的告诫,教诲以及书籍总结传递至今,古人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凝聚了无数的智慧,还有太多太多需要我们去发掘,需要我们去佐证,需要我们去弘扬。

作为华夏子孙,我们的文明是值得骄傲与自信的。

文化自信这四个字从来不是无根之水,我们口中说出的每一个字都代表出我们五千年文化的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