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马拉松跑者来说,日常的长距离跑固然重要,但是仅仅累计跑量,并不能让你跑得更快,它只是让你更能耐受疲劳。如果你总按照同样的速度跑,比赛时的情形也不可能有太大变化。

除了耐力和力量,速度也是马拉松训练计划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让你摆脱舒适区,迫使你采用更有效率的动作,促进恢复,让你在训练中经历比赛时的肾上腺素分泌。

速度训练能改进跑步姿势,提高耐力,即使你不按训练时的配速参加比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速度训练对马拉松跑者的好处

在跑马拉松的大部分时间,你可以抵御疲劳,但疲劳终究会来的。这就是为什么你需要速度训练。想想冲刺跑时的动作:抬高膝盖,髋关节发力向后蹬腿,用摆臂带动前进。每一步都要准确⋯⋯这就是好的跑步姿势。

学会了正确的跑姿,面对任何速度和距离,你的跑步效率都能提高。而在整个跑马拉松过程中,好的姿势能够帮助你节约消耗,通过减少多余动作避免伤病,在身体疲劳时仍然可以保持正常呼吸。

呼吸和速度训练还可以提高你的最大摄氧量。对长跑跑者来说,这是训练公式中的重要一环。在跑步过程中,你能吸入并正确用于驱动跑步的氧气越多,就能维持某个速度跑得越久。

速度训练还能让双腿更有力,提高乳酸耐受,即使在比赛时感觉疲劳,你仍有能力继续前进。这是因为速度训练能让你的身体在较短时间和较短距离上,体验到与马拉松后半程类似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拉松跑者如何进行速度训练?

“为了跑快,必须快跑。”并不是这么简单。速度训练有若干种方式,侧重点有所不同。

步幅训练:帮助改进你的跑步姿势和动作。你可以在任何训练开始时或结束后做这项练习。步幅练习是短距离的加速跑,慢慢开始,迅速加速到最快速度的95%,然后减速。每次练习的距离大约是50-100米。终点并不是跑多快,而是提高步频。

间歇训练:在两组速度跑之间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快速跑的距离可以是400米、1600米或者其他距离(例如,标准田径场4圈)。以1600米为例,跑8组,组间休息4分钟。在休息时,根据身体感受,可以走也可以慢跑。在训练前,要做合适的热身和冷身练习。

变速训练:变速跑不一定是严格的结构化训练,更像是速度游戏。首先热身,逐渐加速到略微吃力的状态,然后保持速度,想跑多久跑多久;然后减速放松,再提速快跑。你可以使用地标、时间甚至感觉来计算跑量。因为你在不停地跑,它的实际难度会更大,但是,这可以提高耐力。

速度-耐力训练:最容易解释,先选择距离或时长,然后用计划的比赛速度,或是更快的速度去跑够距离或时间。在训练开始和结束后,应当分别有两三公里的热身跑或冷身跑。跑步时的速度,应当快过可以边跑边交谈的运动强度。要点是提高乳酸门槛,跑得更快、更轻松。

除以上几种速度训练,你还可以做这些:

400米 x 6组间歇跑,两轮,中间休息4分钟。用5公里的比赛速度跑400米,然后慢跑200米恢复。

800米 x 6-8组间歇跑,用10公里的比赛速度跑800米,然后慢跑200米恢复。

1英里(1600米)间歇跑:1600米 x 4组,用比参赛时快的速度跑1600米,然后休息3分钟,重复上述过程。

如果速度训练的距离超过8公里,建议在平整路面进行练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时进行速度训练?

在速度训练之前,首先要有足够的里程积累。增加每周的跑量(按照10%增量每周累计)和长距离跑训练的长度,来建立巩固有氧运动的耐力基础。有了基础,身体就会对加快速度的挑战更有准备。

在持续增加跑量3-4周后,计划一个减量周,把跑量减少30%,恢复体力。这是开始速度训练的好时机。推荐在开始尝试时,只做一两次。然后从比赛前的8-10周开始,增加速度训练的频率,达到每周2-3次。先从间歇跑和变速跑开始,然后逐渐过渡到强度更大的速度训练。

如果你的备战周期很长,可以尝试速度-耐力练习。在跑的时候进一步加快速度,缩短休息时间。在临近比赛的减量期,你可以专注于速度,快跑,结合更长的休息时间。

注意身体感受,临近比赛时可能要放弃一次速度练习。如果你的训练没有按照计划中的进行,比如没有达到计划中的速度,或是没有体力完成,那就跳过,只管去跑。与其跑一次低质量的速度训练,还不如休息一两天,再去认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