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布谷妈~

朋友跟我讲了一件事,我觉得可以跟大家聊一聊。

有几个小孩子来家里做客,朋友招呼女儿要好好款待小客人。孩子们玩得还挺开心,朋友也乐得忙自己的事。

等孩子们都走后,朋友却见女儿独自坐在地上,手里拿着一个芭比娃娃,她只低着头不做声。朋友走近一看,居然看见女儿眼里还含着泪水。

这是怎么回事?

朋友有些心疼,赶忙询问起来。这才知道,原来孩子们玩耍时,不小心把她最心爱娃娃的裙子撕坏了。

这是你最喜欢的娃娃,你不是一直收在抽屉吗,怎么会拿出来给大家玩呢?朋友有些不解。

女儿回答说,大家在找东西时,发现了这个娃娃,便想拿出来玩。一开始她不肯,但架不住大家央求,她便答应了。

没想到,娃娃的衣服还是弄坏了。看到娃娃这样,她也没敢多说,只是默默难受,甚至等孩子们都走后她才敢哭出来。

唉,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太怯弱了,不懂拒绝,这以后不得总受委屈啊。朋友叹了一口气。

听完朋友诉说,我脑海里第一时间蹦出来的一个词是——讨好型人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若不想孩子形成这样的性格,避免以后总是“委屈自己,成全他人”。那么,我们就要尽量不使孩子带有这样的人格。

一:“讨好型”是一种危险人格

在心理学上,把“讨好型人格”定义为,总是把别人的需求放在首位,并且努力取悦他人。

你可能会说,还有这种人呢?谁会不先想着自己还优先取悦他人啊?

我想说,这种人真的还挺常见的。

●他们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不敢拒绝。

别人拜托他的事,明明自己另有安排,但为了不让他人不悦,于是推掉自己的事,去完成别人的事。尽管这件事跟他毫无关系,即便拒绝也是人之常情。

但为了得到别人一句“你真好”,或者不让别人对他失望不满,他宁可委屈自己,也要成全他人。

●还特别在意别人的感受和情绪。

当身边人发脾气时,他也会跟着战战兢兢,生怕是自己惹怒了对方。

而且,他还很容易受身边人情绪的感染。明明是别人处于负面情绪中,但他也难以快乐起来。仿佛那个经历不好事情的人,是他自己。

●爱帮别人的忙,自己有事却不敢麻烦别人

别人提出请求,即便自己心里不爽,但他还是会给人家做好。

而当自己有困难时,却不敢请求他人帮忙,因为害怕麻烦别人,害怕惹来别人的怨言。所以,再有压力,也要自己咬牙扛着。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那他妥妥就是“讨好型”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讨好型”人心里是怎么想的?

当孩子不懂拒绝、习惯性迎合他人时,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孩子的内心状态是什么。

一般来说,孩子在玩耍中,不懂拒绝别人,他内心一般会有这样一个想法:我想让每个人都喜欢我。

孩子会根据外界的评价,来评价自己。当一个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偏低时,他就误以为,只要有人不喜欢他、指责他,他就是不好的,不值得被爱的。

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指责,他想要每个人都觉得他很好。

另外,很少被认可的孩子,当听到别人的称赞时,他会本能地感觉开心、满足。于是,为了追求这种愉悦感,他会不停地去“讨好”别人。

孩子还有一种心理是,内心比较脆弱,害怕被别人批评

拒绝,就意味着冲突,而冲突带来的指责、批判,会让孩子内心受伤。为了逃避这种伤害,孩子便没有勇气拒绝,从而讨好别人。

三:什么样的家庭,会养出讨好型的人?

如果去观察那些“懂事得让人心疼”的孩子,你会发现,他们的父母,一般都比较严厉。

比如我朋友对待女儿,就是几乎不允许孩子说“不”。

如果孩子想买红色的鞋子,而朋友却觉得黑色的更百搭,于是她不允许孩子提不同的意见。否则,就会严厉批评孩子。

还有时候,朋友会将“妈妈不喜欢你了”这样的话挂嘴边。

孩子不愿跟某个小朋友玩,朋友会说,你是姐姐,你要让着人家啊,不然妈妈不喜欢你了。

孩子想玩沙子,但朋友觉得会弄脏衣服,于是说,你去荡秋千啊玩什么沙子。去吧,不然妈妈不喜欢了啊。

这些举动,会让孩子觉得,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只有达到父母的条件,他才会被爱、被认可。

孩子习惯了这样的相处模式,他会把这种方式,照搬到其他关系上来。在社交中,他也会觉得,只有达到了别人提出的条件,自己才是有价值的、被认可的。

四:父母可以怎样引导

若发现自家孩子有“讨好型”倾向,那么,我们不妨对孩子宽容一点,允许他们有自己的想法。

其实,即便孩子做错了也没关系,我们损失的,真的不多。孩子还能从错误中汲取经验,成为他人生的宝贵财富。

而且,不要给孩子的爱附加太多的条件。当你说“妈妈不喜欢你了”这样的话时,孩子可能真的会乖乖听话,因为他不敢也不能失去你的爱。但他也可能因此形成讨好的性格,因为他害怕失去外界的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若孩子在人际交往中不敢拒绝,那我们可以试着教给他几个小方法,改变局面。

比如孩子有最爱的玩具不想分享,但朋友却要求拿出来玩。孩子可以这样做。

①不立刻答复

别人提出请求,如果孩子不想同意,但又没有勇气立刻拒绝,那不妨拖延下时间。

不立刻回复,给自己争取思考和做选择的时间。如果拒绝,我该怎么委婉一点呢?我到底想不想跟他分享这个玩具呢?

孩子可以思考一会儿。

②准备说辞

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拖延时间的说辞。比如说,让我想想吧。又或者说,我还要用一下,你等一会儿。

③提出折中方案

如果孩子舍不得,又觉得实在不好意思拒绝,那就提出一个折中方案。

比如跟朋友们说,这是我最心爱的玩具,我害怕它弄坏,你们只能看不能碰好吗?

或者说,我自己还没玩够,你玩一会会就得还给我,可以吗?

提出折中方案,既能满足别人,又不伤害自己。

你有遇到过这种“讨好型”的人吗?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

作者简介:布谷妈妈,一个善观察、爱思考、有办法的妈妈。专注儿童心理,读懂孩子轻松养育,喜欢就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