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视剧《山河月明》中这位明朝开国第一将徐达可以说是骁勇有谋,战功显赫,深得朱元璋的信任和重用,“洪武三年十一月丙申,……进封奉天开国推诚宣力武臣魏国公”,徐达死后,朱元璋辍朝临丧,“追封中山王,谥号武宁,赠三世王爵。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一”。朱元璋还称赞他说:“令行禁止。不居功自傲,不贪图女色财宝,处理问题不偏不倚,没有过失。当世有此美德者只一徐达。”

1965年-1983年,南京市博物馆在南京太平门外板仓村相继发掘清理徐达家族墓葬11座,其中有徐达第3子徐膺绪夫妇墓、长孙徐钦夫妇墓和五世孙徐俌夫妇墓,余者墓主不明。2011年,南京林业大学南大山工地内发现徐达第六代孙、锦衣卫指挥佥事徐君叙夫妇墓,徐达六世孙徐世礼夫妇合葬墓,徐达五世孙徐伯宽夫妇合葬墓。北京尚有徐达家族的定国公墓地,在门头沟潭柘寺镇鲁家滩村西北。

徐达四子,皆由朱元璋赐名,三女皆嫁皇子。长子辉祖,初名允恭,因避讳皇太孙朱允炆的名字被赐名为徐辉祖。袭魏国公。以拥戴建文帝对抗“靖难”之师,遭明成祖幽襟而死,他的长子徐钦继承了魏国公爵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次子添福早卒。三子膺绪,在“靖难之役”中选择中立,在皇帝姐夫的庇护下,不但未受处罚而且仕途顺风顺水,官至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直到永乐十四年(1416)去世,是兄弟当中寿命最长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子增寿,因“靖难”之役爆发前后与燕王朱棣私通款曲而被建文帝所杀。朱棣进城后,追封徐增寿为定国公,并由他的儿子徐景昌承袭爵位。18年后,朱棣下诏迁都北京,定国公一脉随迁,一直定居北方。

长女为成祖皇后,次女嫁与朱元璋第十三子代王朱桂为代王妃,三女嫁与第二十二子安惠王朱楹为安王妃。

在明代的诸功臣中,惟有徐达子孙有二公,分居南、北二京,和明王朝相始终。

三子徐膺(yīng)绪名字乃朱元璋所赐,官至骠骑将军,中军都督府佥事(正二品)。虽一生碌碌无为,但经历了家族巨变的他,却仍然得以在“永乐中以元舅见尊宠”,“皇太子以舅氏甚敬礼之,盖仁孝皇后既崩,诸舅惟膺绪在。每见,必命坐,款语移时,退必自送之。”其墓志上提到,徐膺绪死后,“皇上、储君、亲王皆隆亲亲之恩,遣使祭之,储君又命有司备给其葬事,哀荣之典,又加盛矣。”

佛像纹金簪

徐膺绪夫妇墓出土

簪顶采用模压等工艺做成金质佛像,佛像螺髻,着左袒袈裟,作定印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

嵌绿松石金指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膺绪夫妇墓出土。戒指圆形扁体,上嵌绿松石

凤穿牡丹金簪

徐膺绪夫妇墓出土

以金丝垒成卷草纹样衬底,簪顶用金丝盘成立体的如意云纹,一只凤凰翱翔其间,凤凰与云纹皆用细如发丝的金丝垒成,工艺极为讲究。

徐俌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五世孙,成化元年(1465)袭封魏国公;成化十五年(1479)掌南京左都督府事,奉祀孝陵;弘治九年(1496)守备南京,掌中军都督府事;正德五年(1510)加太子太傅(正一品)。

自徐俌十六岁袭封魏国公后,五十余年中“家法严肃,内外斩然”,“待宗族姻党虽以恩而有节制,竟无敢挠法者”。他“礼国之忠,奉亲之孝,事神之敬皆天分,所独得而力行之”,深得明武宗赏识。徐俌死后,皇上“辍视朝一日”,加赠光禄大夫、右柱国、太傅,谥庄靖,命工部治理丧事。其原配夫人朱氏和继室王氏并封魏国公夫人。

徐俌墓葬为夫妇合葬墓,他与夫人朱氏、继室王氏同葬于南京板仓徐氏家族墓地。夫人朱氏是太子太傅成国公朱仪的长女,去世时不过31岁。

出土器物包括雕花白玉带板、金镶玉带板、琥珀发冠、金簪、金凤冠、金钗、鎏金银簪、嵌宝石金耳坠、金扣、银扣等。

琥珀束发冠

徐俌墓出土

冠以泛红的金黄色半透明琥珀雕成,簪为金质。冠呈半月形,上部饰五道直梁,并作出凸起的边缘,前下部用直线作出宽边,两侧各有一小孔,可插入金簪固定发髻。记录明代严嵩父子被抄家产的《天水冰山录》中,有“玛瑙冠二顶”的记载,这里提到的“玛瑙冠”,应与徐俌墓琥珀冠相似的东西。

琥珀束发冠所搭配的这种簪帽为圆珠状的金簪可参考徐达家族墓6号墓出土的这款

明王朝官方颁行的冠服制度中并未见到“束发冠”的记载,可见此类束发冠是男子在非重要礼节性场合的非定制冠戴。明代男子所用束发冠的尺寸大多很小,多在“二寸”上下,使用时在束发冠上罩巾,或加额子,以不露发为常。

秋葵纹玉带板

徐俌墓出土

这副玉带以新疆和阗玉琢制而成,共20块,由长方形銙、长条形銙、桃形銙、鉈尾等几部分组成。

采用镂空透雕手法作秋葵纹,分上下两层,上层为秋葵花叶,下层为根茎,蕾花相映,枝叶相扶,琢工精细,枝茎曲折宛转,自然灵秀,极富美感。

这种在平面片状的玉料上雕出上下两层不同的图案,被后代鉴赏家们盛誉为“花上压花”工艺,在镂雕立体型器物时能恰到好处地把握好表面和内部的完美和谐,这种技术甚至连清代玉匠都自叹弗如。

不同质地的带板标志着佩戴者不同的身份地位,在明代只有皇帝、皇后、嫔妃、太子、亲王、郡王、公、侯、驸马、伯及文武一品官才有资格使用玉带。

这副秋葵纹玉带伴随着徐俌入殓在地下埋藏近500年,出土后依然质细莹润、灿然如新,不愧是当时玉雕作品的上乘之作。

凤凰形金插饰

徐俌夫人朱氏墓出土

至今金光灿灿,毫无污染。与一般金簪的簪针末端不同,将其弯曲呈钩状。上端亦弯曲连接簪首。簪首造型为一只凌空飞舞的凤凰,尖喙,羽冠,丹凤眼,昂首挺胸,双翼外张,振翅欲飞,羽毛层层叠叠,尾羽飘拂,伫立于如意形祥云之上。出土时插戴在徐俌元配朱氏的攒珠如意灵芝凤冠上。

凤凰形金插饰工艺非凡,凤首和凤爪采用炸珠工艺,先融金为珠,再将状若谷粒的金珠交错排列,点焊连缀而成。凤眼、凤喙以锤鍱方法加工而成。凤身系堆垒成形。凤羽用两股细如发丝的金丝拧成一股,弯曲成羽毛状,层层叠压。凤翅、尾羽及双足下的祥云用掐丝工艺,先以金丝掐出翼羽、尾羽和云朵的形状与轮廓,继而用累丝工艺将各种卷云状的金丝分别在轮廓内平填,形成形状大小均相同的镂空纹饰。最后将各个部件进行攒焊,一只栩栩如生的凤凰就此成型。

即使是平填、焊接等细微之处也处理得一丝不苟,干净利落,精细至极,而累丝工艺的运用,使得首饰造型更加轻盈秀丽,富有立体感,堪称金银器手工制作所能达到的精细之最。

这种成对的凤凰形金插饰一般插于凤冠两旁,是凤冠的一部分。凤头外展,凤喙中空并衔接长串珠结,垂至肩部。

嵌宝石金耳环

徐俌夫人朱氏墓

耳环呈水滴状,下置圆形金托,内嵌一颗红宝石。金托下垂挂几片金叶,叶下又有金托,内嵌一颗椭圆形蓝色宝石。红蓝宝石的镶嵌部分类似茄形。制作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这种形制的耳环与《天水冰山录》中提到的“金厢珠宝茄耳坠”类似。茄子的形状长而不圆,上小下大,果实与花萼连在一起看上去就像一个人戴着一顶官帽,在古人的心目中,有着暗喻“加官进爵”的吉祥含义,茄子的形象屡屡出现在饰物中也就不足为奇了。

葫芦形金耳环

徐俌夫人王氏墓

耳环下缀一只葫芦,葫芦的颈部有叶五片,瘦长形似蕉叶。叶片上方金丝缠绕,连接五个金珠;葫芦空心,束腰,上小下大,棱角突出;葫芦底部饰一钱纹。

葫芦耳环是明代耳环最为流行的样式,在《天水冰山录》中,记载了各色葫芦形耳环的名称,有金珠宝葫芦耳环、金光葫芦耳环、金摺丝葫芦耳环、金累丝葫芦耳环金葫芦耳环等。葫芦耳环与“头面“相配,是贵族妇女盛妆时的必备饰品。

牡丹莲纹金钏

徐俌夫人王氏墓

金钏盘成七圈,用金丝相连并调节松紧,金钏的一端浅刻牡丹、夏莲、秋菊、冬梅等四季花卉,富丽堂皇,雍容华贵。

嵌宝石花叶形金冠饰

徐俌夫人王氏墓

嵌绿松石金簪、嵌猫精石金簪

徐俌夫人王氏墓。这是一对花头金簪,两件花瓣样式相同,一支镶嵌猫眼石,另一支镶嵌绿松石

嵌宝石金簪

徐俌夫人王氏墓

片状条形簪身上宽下窄,上部三分之一处微微向后弯曲,圆形累丝宝石碗四个顺序排列,分别镶嵌红宝石两颗、蓝宝石一颗、绿松石一颗。

还有这些金饰

药神采灵芝金耳环(徐达家族墓6号墓)

这副耳环制作工艺复杂精湛,采用了花丝、镶嵌、锤鍱、焊接等多种工艺。耳环的上部作穿戴用的细长弯钩,钩下连缀一顶花盖,每一个花瓣素边框,内焊接金托,托上原镶嵌有宝石,现佚。耳环的底端是一花托,制作方法与花盖相同。所嵌宝石亦佚。花托上立有一仙人,头挽高髻,颈带项圈,身着衣裙,双手环绕飘带。背负一柄药锄、一个药篓,药篓里面插着灵芝。整个形象栩栩如生,小巧玲珑,凝聚了高超的技艺。

根据耳环所饰人物身后背篓携带有灵芝的细节,扬之水先生考证,此处塑造的形象实际上是“毛女”。毛女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仙女,原名玉姜,本是秦时宫人,后因采药入山,以松叶为食,而渐渐身轻得道,世人称之为毛女。

出土这对金耳环的墓葬并未发现可证实墓主人准确身份的墓志,但随葬品非常丰富,包括金簪、金链饰、金戒指、金头饰、银带扣、白玉腰带等,根据出土文物的级别和出土地点推测,墓主人应为徐氏家族的一员。

嵌宝石花蝶形金饰件(徐达家族墓6号墓)

衬底用金片、金丝采用锤鐷、编结等工艺制成花叶形,上嵌红蓝宝石,但大部分已脱落。

菊花形金簪(徐达家族墓6号墓)

簪帽为方形,作双层花瓣状,均用金丝编结而成。

勾亭金耳坠(徐达家族墓出土)

由钩和亭两部分组成,长方形亭为重檐,顶由金丝编结成13瓣花形,一面有屏风,三面为双扇门,门可启闭。亭下部有望柱和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