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很多人在生活中,职场中都会从各方得到不同的建议。作为产品人,就更是可以说天天碰到。哪次评审没有被研发,被老板,被运营提出建议呢?
在这大量的信息中,我们应该听谁的更合适呢?
根据我的经验,判断一个建议是否听取取决于2点:信息面和业务目标。
01
谁掌握足够全的信息面,他的建议就更有价值。
这里我们先举两个例子:
例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为什么苏轼会不知道庐山长什么样呢?因为他在山里面,看不全庐山的样子。如果他可以坐在直升机里从天上往下看,庐山的样子是不是就一目了然了呢?
这里其实有2个观点。
-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 站得高才看得清
例二:盲人摸象的故事我们小时候就听过,几个盲人摸大象,因为他们看不见,光靠手摸就只能摸到大象身体的一部分,有的摸到大腿,有的摸到尾巴……
所以他们会觉得大象长得和柱子一样,和绳子一样……
这也就告诉我们如果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是不能了解真相的。
通过上面两个例子其实就是想告诉你,不要以为你的领导或其他同事没有你厉害(很多产品真的有这种想法),只要他们对事情的熟悉程度比你高,所掌握的信息面比你广,那他们的建议你都应该认真听,仔细想。
不管最终你是否会在当前阶段采纳,但一定一定要上心。
特别是B端业务,很多B端业务的老板在这个行业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虽然互联网经验没有你强,但对行业的认知却比你强数倍。只有两相结合才能做到1+1>2的效果,才能离成功更近一步。
02
谁的建议离目标达成更近,那他的建议就得听
之前多次有提到一个词:结果导向
产品的工作请无时无刻都围绕着目标和结果去思考。
正好最近身边有这么个案例:
一个朋友最近在尝试做无人直播,他的无人直播其实是搬运,将国内直播的内容下载下来,通过obs推流放到海外平台(FB、油管)去直播带货。同时又把海外的直播内容放到国内平台去带货
他们公司在广告投放,代运营方便很强,但内容产出的能力非常差。这样做可以帮他们解决内容生产的问题。
但这些视频里有一个很大的问题:语言。中文在海外是听不懂的,英文在国内也一样很多人听不懂。
他们一开始不做任何调整,想着铺量,也就是说不管内容是否能听懂,先铺量,几十个号进行直播,一天至少也有上万的流量访问。哪怕千几的下单转化,也能有不少订单产生。
但经过一周的测试后发现并没有几个订单产生,当时是30个账号进行直播,一天总计约6000访问量。
前两天他找我沟通,想听听我的建议。
其实这件事情里面,当前阶段就2个选择方向,质或量。
要么提升直播内容的质量;要么铺更多的账号,以量取胜。
他自身是偏向量的部分,因为这个量可以很快做上去。几天时间的准备就可以从30个账号变成100个账号的直播。
但我的建议却是做质量的提升。
因为我们想一件事情,做无人直播的目的是什么?是通过节省人力同时还能保证有订单的产生。赚的其实是人工省下来的钱。
而不管再怎么铺量,你的视频因为语言不通,用户就看不懂,看不懂的情况下,用户停留时间和互动率一定是短和低的。
而这两个数据点对直播流量本身是非常关键的,因为用户的停留时间长了,互动率高了,那么
系统会给你有更多流量的推送,那么总的流量池就会变大。同时用户看懂了你在讲什么,停留时间又变长的情况下,下单转化也必然变高了。
那整个事情就可以正循环起来。而不是纯粹靠量来铺,可能我一场经过二次剪辑的直播内容,就可以顶得上你100个账号同时直播的效果。
质和量哪个能让你的业务离目标更近一步呢?很显然是质。
03
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中,多听听他人的建议,多想想他们为什么提这样的建议。你对事物的判断力将得到提升的。
- 拥有很强的结构化思维
- 做事情有很明确的结果导向
- 业务上判断能力很强
- 商业敏感性很强
以上四点是我认为产品工作最重要的四个点,而判断力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你如果想要以后自己带团队,带业务。请提升你的判断力。共勉
·······END·······
我是宁叔爱思考,公众号同名,期待和你的交流
今天是保持日更的第41/60天。
如果有收获,欢迎关注、点赞、分享,一键三连
感谢你的慷慨~